摘 要:丹尼尔·笛福是英国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一直被各类学家所探讨和分析。小说通过主人公对其去非洲航海途中遇到风暴后只身漂流到无人荒岛上的生活经过描写塑造出一位典型的殖民主义的男性形象。本篇文章将以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为主要内容来对其作品中的殖民主义进行思考分析,主要有后殖民主义、殖民主义倾向等内容的探讨。
关键词:丹尼尔·笛福;殖民主义;鲁滨孙漂流记;批判
作者简介:耿维峰(1977-),男,吉林省吉林市人,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2
1、后殖民主义的概述
后殖民主义与殖民主义是不一样的。殖民主义主要指的实施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中期,很多西方国家采取经济、政治等手段对很多贫困的国家进行剥削和占领,使得这些国家变成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殖民主义最大的特点是暴力和血腥,接下来就對后殖民主义进行思考介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后殖民主义的内涵
后殖民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期的政治理论中被第一次使用,主要是用来形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摆脱欧洲帝国束缚的国家的尴尬。相关学者对于后殖民划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对前殖民地社会当时的情况的一种真实描绘,它主要是指后殖民社会或者后殖民知识分子,是有着明确的对象;第二个是对于殖民主义时代以后全球状态的描述,它描述的比较抽象,就像对于第三世界的描述一般;第三个是描述关于全球装它的术语,是世界发展的产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很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获得了独立,但是殖民主义仍然以经济和文化的形式存在着。这种状态被称为后殖民主义,具体的定义是二战结束后,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落后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围剿的侵略政策。我们从世界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到文化殖民、文化霸权以及文化帝国主义,这都是后殖民主义的体现。其中后殖民主义批判是对于西方的经典文化作品的重读,对于文本的分析和批评是后殖民文化批评的基础。现代社会对于后殖民批评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定义,其中狭义的是对于近代欧美国家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行为的批评,广义的是对于不同种族、文化、和国家之中对于经济、文化等领域主宰和从属关系的批评。
1.2后殖民主义批评的特征
后殖民注意批评的特征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反对西方主导叙事,提倡异化叙事,对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人民而言,他们已经取得了反对殖民统治斗争的胜利和政治上的独立,但是他们在文化和精神上还受到束缚。西方殖民主义体系下的文化知识一直在人们的脑中,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地用这种理念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而后殖民主义批判的目的是唤醒人们的主体意识,将残留在人们脑中的错误理念消除。第二个是反对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提倡多元主义文化。因为二战,西方很多国家失去正当的理由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统治,他们便采用文化输出的形式来统治他们,利用文化来获得政治和经济上更多的利益。后殖民主义对于类似文化霸权主义的行为并不认同,他们宣传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在交往的过程中需要遵守每个民族的文化。
2、《鲁滨孙漂流记》中的殖民主义体现
从上面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后殖民主义的概述主要有后殖民主义的内涵以及后殖民主义批评的特征这两个方面。接下来就对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中的殖民主义体现进行思考介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小说的时代背景
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很快,一些封建国家的发展速度与其有很大的差距,这使得殖民主义的出现有很大的可能性。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它需要大量的资源来促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因素促使英国人民开始旅行和冒险。《鲁滨孙漂流记》被看做是当时英国环境的真实写照,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就是殖民主义者的映射。作者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之中,他对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十分关注,通过小说表达了自己的殖民主义倾向,这一点可以通过小说中主人公将荒岛上的所有认为是自己的所有物,同时还奴役星期五得到验证。
2.2文化殖民
小说主人公对于星期五不仅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同时还控制了他的思想。首先,主人公利用武力控制了星期五,这是殖民改造中暴力的体现;其次,主人公灌输给星期五穿衣服、喝羊奶等思想来改变他吃人的习惯;最后,主人公传输给星期五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来控制他的思想。主人公始终认为自己比星期五高一等,认为像星期五一样的黑人是他们天生的奴隶。小说中,主人公征服控制星期五的做法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征服殖民地的映射。
2.3经济殖民与土地殖民
经济殖民最著名的就是奴隶贸易,土地殖民是在殖民地建造帝国的思想。小说中,主人公刚到巴西,因为种植园缺乏劳动力便通过奴隶贸易来发展庄园。到后来,主人公认为荒岛上的一切都是他的所有物,岛上的人都是他的奴隶、臣民,这体现出主人公的殖民主义思想。他也将这种思想变为现实,他在荒岛上建立自己的国家。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思想就是当时社会流行的殖民思想。
3、《鲁滨孙漂流记》中的殖民活动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鲁滨孙漂流记》中的殖民主义体现主要有小说的时代背景、文化殖民以及经济殖民与土地殖民这几个方面。从上面这些信息并对小说进行仔细探讨可以对《鲁滨孙漂流记》中的殖民活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接下来就对《鲁滨孙漂流记》中的殖民活动进行思考讨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殖民动机
主人公漂流至荒岛的导火索是和父亲在职业上出现争执,主人公不满现状想要出去冒险。主人公是英国的一个缩影,英国为了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在利益的诱惑下开始殖民扩张活动。相关数据显示,在英国殖民统治的鼎盛时期,殖民地的面积是本国面积的一百倍,这使得英国在当时有着极高的地位。小说中的主人公的一生也像英国一样不断进行殖民扩张、贸易开发以及资本积累。
3.2殖民的条件
主人公在漂流至荒岛之前受过良好的教育使得他精通商业知识和航海知识。在小说中,主人公先经历过两次失败的航海使其积累了不少航海的经验,在种植园中的工作让其掌握了生活的技能,这都为其在荒岛的生存打下基础。其中,枪支是主人公称霸的关键因素,他在荒岛上建筑房屋、制造工具以及种植作物这些可以体现出主人公对于荒岛的土地殖民。他利用枪支等武力手段来控制星期五,并向其灌输文化思想是他文化殖民的体现。
4、《鲁滨孙漂流记》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从上面的信息中可以看出《鲁滨孙漂流记》中的殖民活动主要有殖民动机和殖民的条件这两个方面。无论是从小说主人公的行为语言中,还是从星期五的行为语言中都可以直观感受到殖民主义的存在。而殖民主义对星期五等居民的迫害可以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轨迹中清楚看出,为更好地了解该小说的人物形象接下来对《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进行思考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文明社会之中的鲁滨孙
小说中的主人公——鲁滨孙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他有着两个兄弟,其中,他的大哥在战争中失去性命,二哥离家出走至今未归,这使得主人公的父母将一些重心放在了他的身上。而主人公年纪小,反叛心理促使他向往冒险的生活,他与父母满足现状的心理完全不同,这也是故事开始的一个由头。主人公父母的状态可以反映当时英国社会大多数人民的状态,而主人公则是代表着小资产阶级的打拼心理。因为英国自身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这束缚了他们的发展,故主人公选择出去闯荡。主人公在巴西通过奴隶贸易来实现资本的积累,这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主人公脑中的殖民主义观念。
4.2荒岛上的鲁滨孙
主人公漂流至荒岛后并没有因为陌生的环境而感到害怕,在荒岛生存的过程中,主人公的殖民主义体现的十分明显。从资料中可以明显发现,早期的殖民者都有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凭借自己的勇气向大自然索取从而达到原始的资本积累。刚到荒岛的主人公对荒岛的开发处于殖民扩张的最基础阶段,到后期,主人公对西班牙的水手和星期五的父亲以总督来自称的时候,他的殖民思想已经进一步发展了,这前后两个阶段的对比可以体现出主人公殖民主义倾向的不断发展。有一个场景是主人公和船长联手打败水手后将其仍在荒岛上的行为是殖民主义最为直接的体现。主人公在进行文化殖民的时候,也进行了宗教殖民,他告诉土著人吃人的行为是不正确的,这与人性是相悖的,这是他传播基督教的相关文化。后期,居民归顺于主人公,主人公要求其以《圣经》的名义起誓保证永远忠心于他也是宗教文化的传播。
4.3星期五
星期五是小说的另一主人公,我们通过星期五可以对主人公的殖民主义的行为有了主观的感受。主人公救下星期五并利用他的感激之心来使其慢慢归顺,但是因为双方的语言不通,星期五开始学习主人公的行为方式,而这在主人公眼里是顺从的一种表现,这也使得主人公对于人种的歧视想法更加坚定。主人公在不断改造星期五的过程中,没有去主动了解星期五接触的文化,只是单方面强硬的将自己的文化灌输给他,这体现出从始至终主人公就将星期五当做自己的奴隶来看待。
5、总结
整篇文章先后殖民主义的概述进行介绍,紧接着对《鲁滨孙漂流记》中的殖民主义体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殖民活动进行分析,最后对《鲁滨孙漂流记》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探讨,主要有文明社会之中的鲁滨孙、荒岛上的鲁滨孙以及星期五这几个方面。从丹尼尔·笛福的作品中,我们对其思想有一定的了解,这本小说的盛行也进一步激发了英国人的殖民人情,这也促成了大英帝国的形成。我们在阅读作者的相关作品时,可以从殖民主义的角度來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汝蕊,孙树彪.《鲁滨逊漂流记》中丹尼尔·笛福的价值内涵[J].芒种,2015,(12):29-30.
[2]赵坤.丹尼尔·笛福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积极因素[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61-62.
[3]关峰.《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观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10):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