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芳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有科普文的身影:《恐龙的灭绝》《蝙蝠与雷达》《太阳》《月球之谜》《鲸》《新型玻璃》……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文富于知识性、科学性和逻辑性。教材编排此类文章旨在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兴趣,了解说明方法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然而,由于科普文文体平实朴素、语言准确严谨等特点,不少教师会出现教学模块死板、教学方法单一、语言分析过多的现象。这样的课堂“了无涟漪”,教师教得毫无生趣,学生学得无精打采。教师若能有效整合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声色兼备的优势为科普文教学“架桥铺路”,则可以使科普文教学走向动态化、精细化、立体化,进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达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化虚为实——创设情境亲历学习
科普文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的功能。不少教师在教学时总是习惯性地在科普知识的讲解上打转,这就使得不少学生不能像学习其他类型的文章那样感兴趣。在教学科普文时,教师可以大胆地让多媒体步入课堂,弥补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等方面的不足。多媒体作为时代进步的产物,可以通过声音、图片、动画等效果为学生创设生动新颖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鹿和狼的故事》一课时,笔者创设了 “我是凯巴伯森林考察员”的情境,带领学生走进凯巴伯森林,通过多媒体呈现大量森林被毁前后的图片,在强烈的对比中引起学生想要求根问底的原因。这一环节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科普文教学逐段分析讲解的枯燥学习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科学探究的假想情境中,以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亲历学习过程,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充分领略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反客为主——自主探究增添趣味
相对于有故事情节的记叙文来说,科普文重在普及科学知识,所以略显枯燥乏味。不少教师在教学科普文时,倾向于“教师说、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单项通道”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成为被動接受者,科学没有了生命、文字缺失了魅力、情感游离了文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然就无从谈起。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打破了这一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思考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科普文教学增添趣味因子,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如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时,教师可以出示“新型玻璃产品说明表”,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充分研读文本,悉心填写“新型玻璃产品说明表”。待学生填写完毕,再组织展开“新型玻璃产品推荐会”,让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创造性地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又如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师可以设计6个学习主题供学生选择学习:了解黄河的地理概貌;了解黄河的过去,想一想“黄河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了解黄河两岸人民的风土人情;了解黄河的开发和利用;了解黄河的污染,为什么黄河被人们成为“祸河”;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一个主题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借助电脑网络平台进行多层次、多方面、多维度的思考与交流。
三、化静为动——直观演示突破难点
小学学习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形象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具体的表象。由于受到儿童认知水平的限制,儿童对科普文中的科学知识的理解往往容易成为教学此类课文的“瓶颈”。教师若单纯地将书面文字与口头传授结合在一起,学生不仅无法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甚至还可能失去与文本对话的兴趣。而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恰巧突破了这一难点,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或现象形象化、直观化,为学生架起了一座形象感知与抽象思维的“桥梁”。
《蝙蝠与雷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科普课文。让学生理解“蝙蝠与雷达的关系”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让学生易于接受这一抽象的教学内容,笔者在执教时通过直观演示的方法,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具体动态的视觉画面,将静止抽象的文字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的音像复合体。笔者在演示“蝙蝠的探路秘密”时通过放大、重复、慢放、定格等多媒体技术使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跟蝙蝠之间的联系清晰而具体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很快就理解蝙蝠的探路过程和雷达的工作原理。
四、举一反三——巧妙迁移说明语言
科普文在语言方面的最大特点是选词考究,表义准确,说明方式丰富多样。不少教师在教学时也普遍重视说明语言及方法的介绍。但从总体上来说,教师理性分析的多,学生读书领悟的少;教师单独讲解的多,学生整合感悟的少。这样的理性讲解使得科普文准确严谨的语言被孤零零地肢解为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几种干巴巴的说明方法。笔者以为通过朗读感受科普文语言严谨之美是“根”,巧妙迁移以写演绎科普文语言之美是“本”。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写作情境,提供写作素材,促进读写结合,使科普文的语言之美不再是“纸上谈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太阳》一课,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写作因素,利用多媒体提供有关地球的信息,如地球的大小、气候情况、植被情况等。要求学生迁移从《太阳》一课中习得的说明方法选择一个方面具体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
又如蒋军晶老师在教学《麋鹿》一课时,在充分品读课文后出示一个卡通的麋鹿图像,创设让麋鹿参加奥运吉祥物竞选的情境,要求学生结合麋鹿身上的优势为其写竞选报告,促进了读写结合。此环节,教师并没有直接讲解课文的说明方法,学生却在不知不觉中巧妙运用这些方法为麋鹿竞选报告“添姿润色”。
五、内外融通——链接资料延伸课外
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科普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到课外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如果教师仅仅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陈旧教学方法上,学生就很难领略科普文的独特魅力。多媒体和电脑网络信息容量大、功能强、操作简便等特点打破了以往科普文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开辟了多向立体的学习通道,使得学生的学习资源不再局限于教材及课堂一隅。教师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自主拓展阅读,将科普文学习延伸到课外,真正体现“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理念,实现科普文教学“小课本,大课堂”的目标。
在教学《月球之谜》时,笔者通过多媒体技术较好地处理了课程资源拓展的问题。课前,笔者布置学生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上,笔者链接“月球知识超市”网页让学生了解更多月球的知识,如月球的回声、月球坑穴的形成等。课后,笔者更是鼓励学生到网络中了解更多的月球奥秘,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月球之谜的兴趣。这种紧扣文本适度拓展的教学策略,始终根植于科普文学习的“沃土”,将知识拓展与兴趣激发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为科普文教学注入了蓬勃生机,使科普文不再是一张“严肃的面孔”。作为科普文课堂教学组织者,教师要成为信息海洋的“导航员”,熟练掌舵多媒体技术之“帆”,让科普文教学也能实现“言”“意”相生的和美境界!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