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雷
“ 一座花园,花园里有一座小山,山上满满覆 盖着花草,灿烂得好像锦绣一般。山下淙淙的泉水,从峡中流出后,环绕着花园的一角,水色苍翠澄澈。这里乔木葱葱,居室周围花竹环绕……”又做了同一个梦,醒来的沈括坐着怔怔发呆,他已经记不起,这个花园闯入自己梦里几回了,可那么真切,难道世间真的有这么一处,美得跟梦里一样的园子吗?
10年后,沈括在润州看到了梦里花园,他立即花30万两白银将这处田园买下,同时放弃了准备在庐山终老的打算,而将归老之处定在了这里。然而,时势弄人,又一个10年,直到58岁,沈括才最终迁居至润州,住进了这个梦了近30年的花园,他称它为“梦溪园”。
沈括将自己的梦境一步步地实现在“梦溪园”里。虽然历史的风雨将沈括精心修造的梦溪园吹打得无处可寻,但我们依然可在《自志》中看到当年梦溪园美丽的影子:“日常居住在被花丛簇拥的壳轩,轩下有花堆阁;花堆尽处有茅舍,叫岸老堂;堂后有苍峡亭。从阁中俯瞰,只见一派绿油油的田野;临亭下望,就是那潺潺的梦溪。花堆的西头,丛丛簇簇地满种修长的幽竹,叫做竹坞。有墙围绕的尖端,叫做杏咀。篁竹深处,有宴游所在的萧萧堂;竹丛南面的水滨,有轩名叫深斋。还有一座高耸的凉亭,叫做远亭。”在现实的梦境里,沈括过起了完全隐居的生活,并且完成了他一生的最高成就——编写《梦溪笔谈》,也在中华史册上点亮了一盏科学明灯。现代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称誉《梦溪笔谈》为11世纪的科学坐标。我国当代科学家钱伟长说:“这座坐标就屹立在镇江。”为了纪念这位光耀青史的科学家,镇江人将他的全身像塑成了一个地标,安置在离梦溪园旧址不远的繁华街道广场上,并将广场取名为梦溪广场。
走進梦溪园巷21号,就是梦溪园旧址了。现在的梦溪园只有原来的1/5,有两幢建筑。前幢为清代修建的硬山顶平瓦房,坐东朝西,当中设正门入园,门上方嵌有茅以升题写的“梦溪园”大理石横额。后幢为清式厅房,坐北朝南,内有沈括全身坐像和文字图片、模型、实物,展现了沈括在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质、医学等方面的科研成就。2013年,梦溪园重新布展开放,增加了多媒体展厅,展厅里采用了先进的幻影成像技术,为游客形象地展示“长虹吸水”的原理。
站在庭院里,微风袭来,树枝摇曳,人有些恍惚,似乎听到的是涓涓而淌的溪水声。是的,那条迷醉了沈括的“梦溪”也挤进了我们的脑海,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