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淑芹
(哈尔滨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9)
落叶松毛虫(DendnolimussuperansButler)为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松毛虫属(Dendrolimus)昆虫。在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等[1];在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河北北部等地[2,3]。
落叶松毛虫是我国北部林区危害落叶松的重要食叶害虫。我国每年因落叶松毛虫危害而降低的木材生长量达276万~368万m3,给我国木材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果的巩固及木材和林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4]。因此,本研究以落叶松毛虫为研究对象,对其人工防治、物理防治及喷雾防治等技术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掌握其在本地区发生、发展规律,寻求经济、安全、有效的途径控制落叶松毛虫的发生与危害。
在该地区选取立地条件相似的标准地2块,面积为0.5 hm2,在落叶松毛虫的卵期、蛹期进行人工采摘,于翌年分别采用单对角线法对落叶松毛虫幼虫虫口密度进行实际调查,抽样数为20株,并根据所得数据对防治地与对照地虫情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分别采取黑光灯和频振式杀虫灯对落叶松毛虫成虫进行了诱杀,其中,黑光诱杀设置了单灯诱杀、双灯诱杀、多灯诱杀3个处理。具体方法为:在落叶松人工林内,设置面积为0.2 hm2的标准地15块,采用以上处理,每处理设置重复3个,在相同功率、灯距、时间条件下,于落叶松毛虫成虫羽化期,累计诱杀成虫30 d,并于翌年按1.1方法调查落叶松毛虫幼虫虫口密度,评价防治效果。
1.3.1 雾滴平均直径的测定 将熏有氧化镁薄层的载玻片置于标准喷雾区内,在喷雾水平距离110 cm,垂直距离40 cm条件下,用喷雾器以最大力喷出液体,设置重复3次,接取雾滴并在显微镜下用测微测尺测量其大小,详细记录数据。并根据所得数据计算雾滴直径(校正系数0.86)、雾滴数量中直径(NMD)、雾滴质量中直径(MMD)、雾滴大小均匀度(NMD/MMD)。
1.3.2 雾滴密度的测定 利用喷雾法防治时雾滴密度与防治效果关系十分密切,即只有喷雾达到一定的雾滴密度才能保证防治效果,但如果雾滴密度过大又必然出现药液的浪费现象,因此,本文对雾滴密度进行了测定。其具体方法为:将白纸放在标准喷雾区内,并将药液中滴入适量的黑色墨水,在喷雾水平距离110 cm,垂直距离40 cm,喷雾器最大压力条件下喷雾,喷雾3次,待白纸干燥后计算雾滴密度数、雾滴密度最高限及雾滴密度最低限,其计算公式为:
雾滴密度最高限=(最高雾滴密度-平均雾滴密度)÷平均雾滴密度
雾滴密度最低限=(平均雾滴密度-最低雾滴密度)÷平均雾滴密度
1.3.3 室内毒力测定
(1)最佳药剂筛选。首先对所选5种药剂药效进行了筛选和测定。选用的药剂和浓度为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森保得可湿性粉剂6 000倍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800倍液、0.2%阿维菌素乳油800倍液、灭幼脲三号乳剂800倍液。具体方法为:采集落叶松毛虫3龄幼虫450头,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设30头幼虫,以自来水为对照,并分别移入放有湿润滤纸片和嫩梢的养虫瓶内,每4、8、16、24、48 h观察1次,记录试虫死亡数据,并按以下公式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死亡率(%)=(死亡虫数÷总虫数)×100%
校正死亡率(%)=(对照区生存率-施药区生存率)÷对照区生存率×100%
(2)最佳浓度筛选。选用的药剂和浓度为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3 500倍液、4 000倍液及4500倍液,采用以上试验和计算方法,综合防治成本分析,对所选药剂最佳浓度进行进一步筛选和确定。
1.3.4 林间药效试验 在实际防治中,自然条件比较复杂,如地区、土壤、气象等环境因子都会对防治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防治研究中必须通过林间药效试验弥补实验室毒力测定的不足,确定防治效果。本文于林龄为20年的落叶松林中,在风速为5 m·s-1,日平均温度为18 ℃,最低温度10 ℃,24 h无雨的条件下,设置面积为30 m×30 m的样地内,选择树龄和被害程度相同样树,并采集一定量的幼虫,用喷雾器分别选用以上药剂进行喷雾处理,设对照1组,重复3次,套笼观察。按1.3.3方法计算害虫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表1 人工摘卵和蛹防治落叶松毛虫结果统计
人工物理防治是控制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防治落叶松毛虫的重要措施之一。由表1可知,利用人工采摘卵和蛹可有效防治落叶松毛虫的发生,在对照样地内2014年平均虫口密度为93.59头·株-1,2015年同期亦达84.71头·株-1,下降9.31%,在防治地1中,其虫口密度由2014年6月的102.21头·株-1,下降至2015年的35.84头·株-1,同比下降64.93%,较对照组高55.66个百分点,而在防治地2中,采用该方法防治落叶松毛虫,其虫口密度仅下降了27.57%。此外,从防治成本角度考虑,平均每人每天可防治面积0.8 hm2,需付平均每人每天劳务费90元,因此防治成本约112.5元·hm-2。但近年来随着劳务费的增加,其防治成本亦在快速上涨。由防治地1与防治地2数据对比分析可知,在虫口密度较低的情况下其可获得的经济效益必然大幅降低。因此,在虫口密度较大,即落叶松毛虫大发生时,采用该方法防治落叶松毛虫,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而在虫口密度较低时则不适于落叶松毛虫的防治。
表2 灯诱防治落叶松毛虫结果统计
从表2可知,采用黑光灯多灯诱杀落叶松毛虫成虫,其诱蛾量可达22 635头,相比对照组虫口密度为109.41头·株-1,其2014年9月平均虫口密度仅为24.71头·株-1,下降77.41%,且翌年6月虫口密度相比对照组亦下降80.95%。其次为频振灯多灯法,诱杀后相比对照组,2014年9月其平均虫口密度下降59.52%,2015年6月下降61.98%。同时,相比频振灯诱杀,黑光灯具有更好的诱杀效果,其3种布灯方式诱杀效果均高于频振灯,且黑光灯对落叶松毛虫雄性成虫具有更高作用效果,在相同布灯方式的条件下,黑光灯单灯诱杀雌性比为0.35,而频振灯仅为0.22。由此可知,黑光灯和频振灯均能有效地控制落叶松毛虫幼虫虫口密度,降低其危害程度,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黑光灯多灯防治效果最佳。
2.3.1 室内独立测定
(1)药剂的筛选。采用喷雾法选取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森保得可湿性粉剂6 000倍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800倍液、0.2%阿维菌素乳油800倍液、灭幼脲三号乳剂800倍液对防治药剂进行了筛选,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5种药剂对落叶松毛虫3龄幼虫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统计
由表3可得, 5种药剂均对落叶松毛虫具有较高的毒力,校正死亡率均高于85%,其中,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森保得可湿性粉剂6 000倍液及0.2%阿维菌素乳油800倍液校正死亡率可达100%。以0.2%阿维菌素乳油药效最快;其次为1.8%阿维菌素乳油;森保得可湿性粉剂致死作用较为缓慢。由此可见,以上3种药剂均为防治落叶松毛虫理想药剂。1.2%烟碱苦参碱乳油处理组平均校正死亡率亦达92.08%,也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公害药剂,但考虑其具有不耐光解等局限性。从防治成本角度考虑,0.2%阿维菌素乳油药剂成本较1.8%阿维菌素乳油高,因此本文综合考虑防治成本和效果等因素, 1.8%阿维菌素乳油为防治落叶松毛虫的最佳药剂,并对其最佳施药浓度进行了进一步筛选。
(2)浓度筛选。分别选取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3 500、4 000、4 500倍液对落叶松毛虫3龄幼虫进行室内独立测定,以对最佳药剂使用浓度进行筛选,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浓度1.8%阿维菌素乳油对落叶松毛虫3龄幼虫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统计
由表4可知,4个浓度梯度1.8%阿维菌素乳油均对落叶松毛虫3龄幼虫具有较高的毒力,其校正死亡率均高于80%,但4 500倍液处理组落叶松毛虫3龄幼虫校正死亡率低于85%,因此,考虑到防治成本, 1.8%阿维菌素乳油3 500倍液为防治落叶松毛虫最佳药剂浓度。
2.3.2 林间药效试验 本文于2014年在吉林省和龙林业局广坪林场人工落叶松林林中,选取1.8%阿维菌素乳油3 500倍液采用喷雾法对落叶松毛虫幼虫进行了大面积防治和林间药效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喷雾法防治落叶松毛虫林间药效结果统计
由表5可知,利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500倍液喷雾防治落叶松毛虫,其平均校正死亡率均高于90%,为92.23%。由此可得,该地区利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500倍液防治落叶松毛虫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3.1 利用人工采摘卵和蛹可有效防治落叶松毛虫的发生,防治后其虫口密度同比下降了64.93%,较对照组高55.66%。此外,在虫口密度较大,即落叶松毛虫大发生时,采用该方法防治落叶松毛虫,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而在虫口密度较低时则不适于落叶松毛虫的防治。同时,黑光灯和频振灯均能有效地控制落叶松毛虫幼虫虫口密度,降低其危害程度,其中以黑光灯多灯防治效果最佳,其诱蛾量可达22 635头,相比对照组虫口密度为109.41头·株-1,其2014年9月平均虫口密度仅为24.71头·株-1,下降77.41%,且翌年6月虫口密度相比对照组亦下降80.95%。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3.2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种药剂均对落叶松毛虫具有较高的毒力,校正死亡率均高于85%,其中以1.8%阿维菌素乳油3 500倍液为防治落叶松毛虫最佳药剂浓度,校正死亡率达94.12%。林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利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500倍液喷雾防治落叶松毛虫,其平均校正死亡率达92.23%。由此可得,该地区利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500倍液防治落叶松毛虫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