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培育壮大新兴动能临矿集团高质量发展步步登高

2018-12-15 02:55兰恒敏通讯员尉光王学兵崔鑫
山东国资 2018年17期
关键词:动能创客成果

□ 本刊记者 兰恒敏/通讯员 尉光 王学兵 崔鑫

“刘师傅,这两天咱工作面的气温降低了,风速也柔和多了!”“是啊!因为咱矿13307工作面投入使用了‘智能通风’。”近日,山东能源临矿集团王楼煤矿采煤一工区的一对师徒一边工作一边交谈。

据介绍,这是该矿创新性“嫁接”矿井大数据建设平台并投资建成的临矿集团第一套智能化通风系统,可实现以风定产、智能调节、精准控风、实时控制,提高了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和分析决策水平,实现了可视化“无人值守”。

同处济宁地区的临矿集团鲁西煤矿选煤厂在省内率先引进智能干选系统,可通过WiFi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远程调整和实时监控。日前,系统升级改造圆满完成,18名选矸工被分流到其他岗位,彻底结束了该矿人工选矸的历史,并且每天选矸量由原来的200吨增加到600吨,工效提高2倍。

像这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智能、前沿、“高大上”的技术,如今正在临矿集团稳步推进。

“经过两年多的新旧动能转换工作,集团上下形成了令人欣喜的创新理念、创新氛围、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涌现出层出不穷的创新成果和迭代叠加的创新红利。一个创新动力强劲、创新工作活跃、创新成果卓越的创新型临矿集团正在建成。”日前,临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孝孔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学习力=企业核心竞争力”

2016年3月,临矿集团新班子上任后,总结了煤炭黄金10年和危机4年来的发展经验、教训,得出结论:市场残酷无情,危机变化无常,唯有练好内功、固本强基,才能应对挑战;唯有打造成长性、领先性企业,才能永续发展。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以市场为师,向先进看齐”,确立了创建“领先性”企业发展战略。

“领先性”领导班子是战略实施的中流砥柱。临矿集团出台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20条纲要”,提出强化领导班子政治敏锐能力、管理提升能力、资本运营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四个能力”建设。

“我们要把学习能力作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对待,把对学习的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向学习要动力,向学习要效益,向学习要发展。”刘孝孔还为到浙江大学参训人员提出“思考题”:临矿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影响企业发展的障碍是什么?怎样创建领先未来的体制和机制?

在浙大宁静的校园里,参训人员围绕“临矿三问”,结合老师所讲,展开热烈讨论,对标审视各自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培训后,集团各级领导结合实际和所学所感,纷纷撰写关于推动临矿集团转型升级的新理念、新动能、新活力的论文和建议,并将优秀论文集结形成《浙大归来话升级》一书,将学习成果应用于临矿集团实际工作中,为集团领先性战略的实施提供解决方案。

针对人才选拔渠道狭窄、人才发展常遇“天花板”等问题,他们打破“论资排辈”的选人用人常规,逢晋必考、逢用必考、逢汰必考,构筑以考定优、用考选才、凭考晋升的员工成长平台。

一年多来,25个专业近3000人参加了专业考试选拔,其中383人通过选拔进入人才库,162人得到提拔重用。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三考一聘十二级台阶”人才选拔制度,实施“员工职业生涯攀登”计划,推行了干部交流任职、契约化管理制度,找到了一条人才选拔、使用的新路子。一批70后、80后、90后中青年优秀干部被充实到临矿集团各层级管理技术团队。同时,建立了“人才库和人才池”大数据,为未来20年至30年的人力资源提供了人才支撑和资源保障。

临矿集团大数据-财务共享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云上临矿”驶入发展快车道(摄影/孔庆玉)

“三考一聘”释放了临矿集团人才培养的蝴蝶效应,影响带动各类人才流动达600余人次,人力资源成为“一潭活水”。

“浙商之先,启智临矿;浙大之光,维新吾邦!”这是前不久临矿集团赠送给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锦旗上的“锦句”。在此之前,临矿集团被该学院授予年度“最佳学习型企业”称号。

他们还在领导干部中开展读书活动,要求每名干部每季度读书不少于一本,并写出读后感。《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出版后,临矿集团党委迅速组织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学思践悟习近平“知青岁月”,用“梁家河”精神和毅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通过学习力建设,以思想观念转换引领新旧动能转换,使广大干部和管理人员的心智模式得到了改变,思想维度得到了拓展,磨砺了各级领导干部在攻坚克难中的坚韧不拔、在优异成绩前的清醒坚定,保持了集团领先性战略的铿锵落地,为转型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

目前,创新正成为临矿集团新的资源禀赋和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了新旧动能的加速转换,一批领先性、革命性、颠覆性的临矿速度、临矿质量、临矿模式、临矿品牌和工业3.0“示范工程”“样板工程”陆续诞生。2017年,临矿集团新增煤炭产能100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人均收入8.5万元,如期实现年初党代会提出的“再造一个新临矿”目标。

新动能催生国内领先“云临矿”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改革大趋势和转型发展硬任务,临矿集团以战略视野、长远眼光寻求新旧动能转换破解之道,应用新技术,推广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为了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2016年4月以来,除南下浙江、浙大学习浙商快捷高效的新思维、新管理外,临矿集团新领导班子带领集团中层和二级单位党政领导,先后到省内大数据先锋红领集团学习互联网个性化定制,北上神华集团学习“互联网+煤炭开采”新工艺,西进晋煤集团、阳煤集团学习云计算条件下的煤炭贸易。与巨人比肩对标找短板,以“云计划”为临矿集团的未来增添新动能。

通过考察学习、对标反思,临矿集团成立了新旧动能转换领导小组,制定了《临矿工业3.0+升级改造计划》和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五大平台建设方案,推出10大类26项重点工程,发布了《大数据应用发展规划纲要》和《大数据建设方案》。并由此建立起五大共享平台,构建起数据资源横向集成共享、纵向融合贯通的运营“四梁八柱”。

以五大数据平台为支撑的临矿集团大数据中心,开启大数据分析新模式(摄影/孔庆玉)

“必须抢抓机遇,拿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勇气,以‘砸锅卖铁’‘赶鸭子上架’‘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和气魄,把集团目前的工业2.0转型升级到工业3.0、4.0。”刘孝孔的语气十分坚定。

有决策者的强力推动,有充沛的资金支撑,五大共享平台和26项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工程齐头并进、次第铺开;一个个传统煤炭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正在被颠覆和改写,新动能逐步取代旧动能,临矿集团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动能转换呈现“加速跑”的发展态势。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为重点的采掘工艺革新取得新突破:2017年8月1日,财务共享平台成功上线,当年11月、12月,人力资源、安全生产共享平台相继建成;2018年1月1日,设备管理、党建共享平台建成;3月23日,财务共享平台建成启用;5月2日,临矿集团党政领导班子工作例会上,首次以安全生产、资金结构、人力资源、设备运营、煤质管理等6张表形式,开启大数据分析新模式,向人们呈现了由“人治”向“云管理”悄然转变的初具雏形的“云上临矿”。

“大数据共享五大平台的集体入列,使得临矿集团既可以盘活闲置资源,激活沉默成本,让各类要素优化配置;又可以重塑组织架构,压减流程链条,让动力活力松绑涌流。管理革命和技术革命相融共生、双轮驱动,必将大大提速新旧动能交织交换的进程,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促进‘老树发新枝、老鹰长新翅’。”刘孝孔对临矿集团的发展十分有信心。

按照临矿集团的规划,从今年开始的4年内,将依托五大共享平台,以数字化转型推动管理架构和流程再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建独具临矿特色的商业模式;同时,运用大数据运营管理,形成临矿的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专业化队伍和产业化公司,以创造贴有“云上临矿”标签的价值和红利。

目前,临矿集团已建成投用田庄煤矿薄煤层自动化采煤工作面、郭屯煤矿第一个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工作面、株柏煤矿第一个急倾斜煤层机械化开采工作面和鲁西煤矿第一个快速掘进成套装备工作面。而以王楼煤矿第一个无人或少人值守工作面为标志,临矿集团全面开启了智能化值守模式,实现了从“守岗盯靠”到“无人则安、智能运行”的理念革新,改变了“增产必增人”的旧动能管理模式,以“弯道超车”的发展态势步入山东大型煤炭企业第一方阵。

科技创新,再造一个新“临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有10多次强调“科技”,50多次强调“创新”。可以说,创新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最强引擎。

临矿集团积极对表对标十九大精神,积极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坚持“技术产业化、产业智能化”方向,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战略,着力构建“创新型临矿”。

“通过机械化换人提效,田庄煤矿从‘去产能’矿井中解放了出来,发展壮大了起来,仅机械化开采工艺变革一项,年综合创效就达4000万元。”田庄煤矿党委书记、矿长李宗国向记者说起薄煤层开采时,满脸的自豪感。据了解,针对薄煤层炮采炮掘落后工艺的实际情况,该矿探索推行以薄煤层机械化、自动化开采为主的工业3.0+装备升级,实现了从炮采到高档普采再到综采工艺的“三级跳”,彻底告别了炮采炮掘史。薄煤层开采这一“绝活”,让田庄煤矿起死回生的同时,也成为临矿集团新班子上任后即时奖励的“第一单”——60万元的重奖。

远在内蒙古的上海庙矿业公司则拿出200万元科技创新基金,针对现场“卡脖子”难题“悬赏破案”,取得可喜成果:对软岩、地下水害特性攻关获重大突破,《上海庙矿区膨胀型富水软岩地层高产高效工作面与综合疏放水成套技术研究》成果获得临矿集团100万元重大奖励。

“最近我们在3下A02工作面应用钢管混凝土高效沿空留巷技术取得成功,实现了无煤柱开采。在中厚煤层采用留巷技术,这在省内尚属首次,是鲁西煤矿青创联盟成立以来的一大成果。”临矿集团鲁西煤矿矿长范吉宏介绍说。据悉,仅此一项可新增利润1600余万元。目前,青创联盟汇集青年创客221人,他们打破区队班组区划,构建了面向全矿的“技术共享圈”。

像鲁西煤矿这样的创客小组,在临矿集团各二级单位达49个。目前,临矿集团在册员工平均年龄37岁,35岁以下员工占42%,专兼职创新人员共计5300余人,年推出创新成果500项以上,特别是青年员工已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

会宝岭铁矿“青年创客中心”发挥90后年轻职工占多数的优势,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出彩”。青年创客中心共有4支创客团队,他们面向全体干部职工征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疑难杂症”,以难题的形式进行申报,申报成功后悬赏定价,等待认领攻克。2017年4月成立至今,共计征集难题108项,攻克35项,直接经济效益3500万元。其中,大学生创客团队针对爆破大块率居高不下的问题,试验成功多排微差爆破技术,原矿石产量由5000吨/天提高到6600吨/天,出矿效率提高31%,人均工效提高9.3%;机运创客团队立足工业智能化研究应用,在中细碎车间运行巡检机器人,把职工从噪音和粉尘环境中解放了出来。

“要想有未来,必须有强大的研发力量。”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牛爱君说,“玻纤行业投资大、技术门槛高,核心技术集中在玻璃配方和浸润剂部分。2016年,我们与世界玻纤行业龙头欧文斯科宁公司签订技术许可和生产供应合作协议,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目前,我们正在大力加强研发投入,同时补齐供应链、强化生产链、延伸产品链,企业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接近领跑的历史性飞跃。”据了解,山东玻纤今年上半年累计生产成品纱151485吨,同比增长4%;实现营业收入93129万元,同比增长10%;完成经营性利润11642万元,同比增长44%。

近两年,临矿集团不断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在集团层面成立了技术研究院、安全经济技术环境“一体化”研究院和矿井水害防治技术、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等7个研究所,二级单位层面也全部成立了专门的科技管理机构。同时,建立了科技经费稳步增长机制,集团科技投入年均增加0.5个百分点,“十三五”末将达到3%以上,以科技经费的提取使用倒逼项目研发、成果转化渐成常态。

建立科技创新重奖制度,创造性地将创新创效收入纳入薪酬结构。从2016年开始,临矿集团与二级单位签订科技项目责任书,将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创新效益同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副职政治待遇、经济待遇挂钩,对完不成创新任务的单位,扣减主要负责人、分管副职年度薪酬,以此强化科技创新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带动作用。据悉,在刚刚召开的临矿集团“临矿之最”“临矿第一”新旧动能转换创新成果表彰大会上,8个单位分别获得2017年度科技工作成绩特别优秀单位奖、优秀单位奖、进步最快单位奖,资金分别为30万元、20万元、10万元。

在大数据二期工程推进过程中,临矿集团将重点扶持一批从事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应用的创新个体、创客团队,让数据动起来、用起来、活起来,成为创客创新的支撑。他们将利用3~5年的时间,构建集团、矿厂、区队、班组4个层级、功能和层次不同的40个创客中心,打造遍布各领域、覆盖各产业的300个创客团队,年推出成果交易、课题悬赏、难题求解2000个,年综合创效达到1亿元以上。对于创新创造的奖励,临矿集团毫不吝啬。两年来,集团有100多项创新成果获得重奖,百余项知识产权成果获得奖励。2016、2017年累计发放创新成果奖金达2700多万元,今年有望达到3000多万元。

临矿集团玻纤公司二线引丝车间工作现场(摄影/张宗宇)

“要强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现场观摩会的创新成果、成熟经验、管用办法和‘微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落实落地、开花结果。”7月26日,在临矿集团创新成果巡展启动仪式上,刘孝孔强调,要及时把这些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创新成果覆盖到相关领域、相关岗位,以旧创新引发新创新,以小创新推动大创新,以已创新激发未创新,从而产生榜样效应和蝴蝶效应。

新旧动能转换集中发力,优质产能快速释放,使临矿集团的资产质量、赢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等稳步提高。2017年,临矿集团完成产量、销售收入、利润、资产总额、上缴税金、经济增加值、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10项关键指标,均创临矿建企以来最好水平。其中,产量、资产、收入、工效等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倍增效应,相比2011年史上峰值的“千万百亿”,相当于一年再造了一个“新临矿”。

猜你喜欢
动能创客成果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验收成果
工大成果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