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东志
陕煤化集团陕北矿业红柳林公司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大局贯彻在企业发展全过程,积极探索新时代安全生产治理工作新模式,以“挽手贴心”安全文化为引领,以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687”模式为抓手,不断创新安全管理理念、手段和载体,强化全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全力打造安全高效型矿井。
实践中,红柳林公司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安全理念、观念作为安全管理的精神支柱,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同时部署、同步推进,全力打造安全生产新格局。
针对员工思想存在的问题和文化的差异,红柳林公司在不同时期提出符合时代特色、具有针对性的先进理念,先后提炼并提出了“零轻伤”“三违和隐患就是事故”“事故是可以预防的”“问题就是老师”等安全管理理念,实现了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快乐做”的转变,实现了从物本管理到人本管理的转变,安全管理内涵由安全、健康,提升到幸福,使企业的价值观和员工的价值观达到高度的融合统一。同时,积极推广“现场示范”和“现身说法”相结合的安全培训模式,使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鼓励基层区队将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内容纳入到月度考试范畴,使员工牢记相关标准条款,确保现场作业落实到位,不断引领企业安全长久发展。
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按照“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及“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健全领导、职能机构以及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职能部门业务保安责任制,及时修订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把抓“三违”、查隐患作为管理干部现场管控的重要任务,要求隐患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待“三违”人员不留情面,敢于出手,并严格考核。将“双危”辨识标准条款的考核情况,作为一线员工安全风险金发放依据,强化“人、事、物”三维立体责任,杜绝了零敲碎打事故,有效预防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以亲情感化工作法为手段建立安全预防管控体系,让刚性制度要求和柔性亲情疏导相得益彰。
积极探索总结出了符合自身管理实际的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687”模式,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了岗位作业的安全性。
“6”即落实系统、节点、程序、流程、岗位、创新“6”大过程控制;“8”即强化“心·Xin”文化、团队素质提升、“三维”责任落实、制度保障体系、标准体系、内部市场化、绩效考核、管理信息化“8”大过程控制支撑体系;“7”即应用机环双检技术、人机工程优化、现场管理四项技术应用、“5E”全生命周期管理、工程心理学、价值工程优化、系统分析“7”种精细化管理技术。通过精细化管理“687”模式的实施,有效控制现场每个安全生产程序,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煤矿以经验为主的管理向运用新技术、新工具的现代化科学管理转型,降低了岗位作业风险,达到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目的。
七米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
通过加强个人安全生产行为管控,让员工个人自觉抵制不安全行为,做到规范作业,安全生产。
制定了《职工个人安全信用制度》,建立个人安全信用账户,将职工日常安全行为,对照积分考核和奖罚标准,由专人实行安全信用账户汇总和考评,实行台账管理,同时作为年度评选安全先进的依据。建立了《安全黑名单制度》,按照事故责任来追究责任人,强化了现场安全管理,明确了安全失职后果,增强了安全考核权威。建立六条禁止“红线”制度,在全公司范围内积极推广,全员背诵,使“无形”的安全管理变为“有形”抓手,有效防范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公司归纳列举出13类不安全人员,通过排查,建立不安全人员档案,实施一人一策,重点监控,并提出针对性措施,帮教预防,增强了员工做好安全工作的自觉性。
公司始终坚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矿井建设的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效益工程来抓,促进矿井长治久安,健康发展。
2017年,公司认真对照安全生产标准化新标准,举办了11场安全生产标准化新标准讲解培训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区队班组长、员工骨干等647人次参加了新标准学习活动,做到了人人学标准,人人懂标准。按照新要求,制定了《精品采掘工作面现场检查考核表》,针对精品采掘工作面、亮点机房硐室、样板辅助运输线的工程质量、设备完好、管线敷设挂和文明生产等16类检查项目,制定了86条详细的实施标准和检查、验收标准,编制了9个区队198个岗位的岗位标准化量化考核标准,大力开展精品工程建设,采掘工作面精品率达到100%,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按照风险分级管控“1+4”模式制定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了专项辨识,按评估结果列出《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加以整治。
公司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综治工作一票否决制”的原则,不断加强矿区综合治理力度,通过综治维稳教育、严密治安管控、强化群防群治等措施,夯实了矿区安全防线。
坚持形势任务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将员工之间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作为维护稳定工作的着力点,主动消除不稳定因素,切实把员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扩大群防群治范围,针对矿区消防安全、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等,提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演练和应急处置方案等措施,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维护稳定氛围。对火工品实行从严保管使用,坚决执行审批、发放、领用、清退制度,确保火工品账、卡、物相符。按时举办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广大员工自主保安意识,打造平安和谐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