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爽
(辽宁省庄河市中心医院,辽宁 庄河 116400)
外科收纳的患者多为需实施手术治疗者,医师、护士配合开展其在院期间的所有医护工作[1]。但由于这些患者受到病魔及手术等各方面的身体、心理刺激,迫使其不能坦然应对所遇见的医疗阻碍与有关问题[3]。为显著减少外科患者的忧虑情绪,并更进一步强化外科护理及服务干预的总体开展质量,本文从入我院外科施行相应疾病治疗的患者中选出97例,根据护理服务方式的差异性将所选患者分成优质组、常规组,前者践行一般护理+强化优质服务,后者仅践行一般型护理,再对比两组两护理法的实践质量情况,现将调研进行分述。
1.1 研究对象:从自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间入我院外科施行相应疾病治疗的患者中选出97例,根据护理服务方式的差异性分成优质组、常规组,所选患者都在参与调研活动前了解相关的注意事宜,且都为自愿加入者。优质组(50例)中有29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为22~75岁,平均约是(46.8±9.57)岁。常规组(47例)中有27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为21~76岁,平均约是(45.7±9.44)岁。比对两组常规性资料信息,两组未见突出差别(P>0.05),可实施同一时期内的评价研讨。
1.2 方法:常规组仅践行一般型护理,干预内容涉及入院信息登记、环境及设施讲解、各体征指标监测、遵医嘱规范谨慎用药等。
优质组践行一般护理+强化优质服务,一般服务方式类似常规组,优质护理的强化操作见于下:①始终秉持“以人为本”、“患者为服务核心”的关键理念,转变以前被动工作的老旧思想,并尽力辅佐患者解决应急性问题,服务期间依据实际现象开展个体针对性服务。②积极更新知识库,帮助改进护理体系。护士自主加入服务督导工作,并将自己的各项护理操作落于实处,接受上级责任领导的督查和实时考核,认真、耐心贯彻优质服务的规范原则,以更好地实现外科护理总体系的全面完善。③健全实际护理的操作流程,并积极改进服务技能。运用分病区方式实施综合护理,每个分区由专人主要负责,仔细观察、巡视负责病区内患者的具体病况,以“提前预防、尽早发现”的态度落实每一项任务,继而减少不良意外反应的出现概率。尤其涉及重病手术抢救后的患者,护士必须严格强化护理力度,确保在院期间存活率及病情恢复率。④关爱患者同时增强心理疏导和正面干预。护士工作流程当中需维持护患关系处于友善状态,主动将正面意义的内容讲述给患者以及其家属,且语气温和、用词恰当;以消减患者的消极心理,增强其抗病信心。⑤饮食习惯督导。护士主动向家属沟通有关情况及重点事项时,内容须涉及患者进食禁忌,让家属给其提供足量病期营养,一般进食口味较清淡食品,可多吃纤维素高、蛋白质含量丰富类食物。
2.1 两组患者在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据统计,优质组患者平均在院时间是(7.1±2.09)d,常规组患者平均在院时间是(14.9±1.57)d,优质组平均在院时间比常规组短,比照差异较大(P<0.05);优质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是4.00%(2/50),常规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是17.02%(8/47),组间比对差异性有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总体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比照:优质组患者对此次调研护理的总体满意程度达98.00%,而常规组达76.60%,前者显著高过后者,差异性较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体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数据[n(%)]
各医疗单位中的外科护理属病房管理中不可或缺部分,其既是医师、患者间的有力链接纽带,也是护士和患者密切沟通的稳定桥梁[3]。若要积极改进外科护理及有关服务干预的整体成效,护士们除落实好常规干预工作(如入院信息登记、环境及设施讲解、体位摆放辅助、各体征指标监测、遵医嘱谨慎用药等)外,还应不断增加新的优化内容[4]。故此,优质的护理体系应运而生,此种护理法能尽快调动参与者的自主服务意识,使人文关怀气息充满医患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使患者在院期间能切身体会舒适感,并减少风险事件与减短在院天数,最后促使护理总质量得以大幅度有效提升[5]。
此调研全程中,优质组患者对此次调研护理的总体满意程度达98.00%,而常规组达76.60%,前者显著高过后者(P<0.05)。优质组平均在院时间、不良反应出现率优越于常规组(P<0.05)。
归纳知,介入使用优质护理干预服务是当下提升外科护理总体质量的可行方法之一,其能增强患者在院阶段的服务成效,且可加速病情恢复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