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象民
(义县人民医院,辽宁 锦州 121100)
随着国内经济迅猛的发展,国民生活质量较以往有较大提高,人们的不健康饮食习惯也在增加,使得消化道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危害着国民健康安全。癌症早期的正确诊断是癌症治疗成功的关键[1]。而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消化道癌症的诊断与治疗的应用,能显著的提高确诊率、患者的生存率,且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率,因此本研究旨在对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面进行分析。
1.1 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消化道早癌患者50例,并将患者进行随机分成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35~50岁,平均年龄(44.73±3.1)岁,患者疾病类型包括早期胃癌10例,早期食管癌10例,早期大肠癌5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34~52岁,平均年龄(45.62±2.9)岁,患者疾病类型包括早期胃癌9例,早期食管癌8例,早期大肠癌8例。排除标准:严重心、肺、肾、肝功能衰竭者,有沟通认知障碍者。对照组与观察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对,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诊断与治疗,即白光内镜检查,对形态影像、胃小凹分型影像、毛细血管影像进行细致观察,如果患者检查发现疑似病变情况,需对患者钳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再对确诊消化道早癌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对病变部位进行传统手术切除,并重新组建消化道[2]。观察组行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诊断与治疗,配合超声内镜检查,对形态影像、胃小凹影像、毛细血管影像进行细致观察,如患者检查过程中发现疑似病变情况,需对患者钳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再对确诊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消化内镜手术治疗,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再对病变组织进行染色确定病变范围,对<2 cm的病变经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后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对>2 cm的病变在病变组织外3~5 mm处做环周标记,经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后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3]。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追加外科手术。
1.3 观察指标:对观察组NBI内镜检查及对照组常规内镜检查的影像质量进行评分比对,评分标准0~10分,1~4分为模糊,5~7分为较清晰,8~10分为清晰,所得分值越高则影像质量越好。再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所记录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对,时间越短则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数据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计量资料行配对t检验,当P<0.05,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比两组影像质量评分,NBI内镜成像在形态影像、胃小凹影像、毛细血管影像成像三个指标影像质量评分方面皆优于常规内镜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两组所记录的手术数据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消化道早癌的一般发展规律包括由正常黏膜发展为轻度不典型增生,再发展中度不典型增生,再发展重度不典型增生,而后转变为消化道早癌。而在临床症状上,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到消化道早期癌期间为临床无症状期,在消化道早癌之后在进展期癌期间才会出现临床症状[4]。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与治疗的广泛应用中,将癌症的发现时期提前到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从而大大提高了消化道早癌的确诊率,意味着可以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祛除病变,达到治愈患者,提高生存率的效果[5]。
表1 两组影像质量评分比对(±s)
表1 两组影像质量评分比对(±s)
组别 例数 形态影像 胃小凹影像 毛细血管影像观察组 25 8.31±1.22 8.25±1.28 8.13±1.57对照组 25 6.74±1.34 5.44±1.17 4.39±2.47 t值 4.332 8.102 6.389 P值 0 0 0
表2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对(±s)
表2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对(±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观察组 25 56.73±5.33 5.67±2.43对照组 25 87.62±2.56 10.84±2.74 t值 26.121 7.058 P值 0 0
随着光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内镜设备也在不断更新,NBI放大内镜能清晰的观察消化道的微细结构,使得消化道早癌能更好的被确诊并在内镜下进行微创治疗。根据相关资料[6],内镜下病变明确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即可行内镜下黏膜切除,以防止转变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通过ESD技术治疗后,可以使病变得到完整切除,进而获得明确的组织学诊断。NBI放大内镜技术能很好的区分癌与非癌,甚至可能省略检查过程中钳取病理的过程,通过内镜手术还可缩减患者医疗所需费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NBI内镜下的形态影像、胃小凹影像、毛细血管影像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相关资料显示[7],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作为临床手术中的一种微创治疗,具有住院时间短,切除率高,患者痛苦小的特点。观察组所记录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上述报道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消化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与治疗的实践应用中,能取得确诊率高、提高患者生存率、并发症少、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等的良好效果,对于诊断与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因此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