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琳
摘 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理解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有助于我们清楚认识中国经济现状。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 新发展理念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他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和现在所处关口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以下谈几点对我国经济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认识。
1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供给,就是要改变我国中低端产品普遍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现状,提高产品质量,更好的满足人民的需求;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需求,就是要通过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减轻人民负担来扩大内需,带动供给端升级;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配置,就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产权明晰的产权制度,打破各种障碍,优化资源配置效率;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就是要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注重内涵式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收入分配,就是要推动合理的初次分配和公平的再分配,形成高收入有调节、中等收入有提升、低收入有保障的局面;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经济循环,就是要逐步缓解经济运行当中存在的失衡,确保经济平稳可持续运行;总之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中国经济要换挡升级,由大转强。
2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
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首要靠的是速度的话。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必须依靠质量的提升来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经初步核算,2017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827122亿元,GDP总量在2016年站上70万亿元台阶后,首次突破80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增速在经过近7年调整后首次实现回升。在这样高的总量规模背景下,中国经济迫切需要由大转强。
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中国经济必须以快为先。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一跃而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经济最主要的动力源之一,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原来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主要矛盾必然发生转换。要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经济迫切需要由大转强。
转向高质量发展是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承载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夙愿和梦想。然后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仅有经济的高速增长是绝对实现不了的。实践证明,片面追求速度、忽略质量和效益,只会造成浪费资源的不良后果,并给经济的持续发展埋下长期隐患。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而言是得不偿失。所以要实现目标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经济必须由大转强,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
3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3.1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深化拓展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指导。
创新发展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当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虽然有所提高,但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创新发展理念来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化创新体系,引进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协调发展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的经济虽然呈现高速增长,但“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协调发展理念来引领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注重“五位一体”的整体建设,实现国家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路子,最终造成了我国资源紧张、污染严重、生态破坏等问题。随着我国主要矛盾发生转换,“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已成为国人的共识。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开放发展解决的是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然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开放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加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和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共享发展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既是共同富裕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解决差距问题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顶层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做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逐步缩小差距,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广大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贯彻过程中绝不能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3.2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2018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8次提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由此看出,进一步强化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8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体,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线。
过去五年,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三去一降一补”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然后要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工作要作。如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必须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优化投资结构,鼓励民间投资,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强基础、增后劲、惠民生领域;破除要素市场化配置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特别是降低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等等。
3.3以“三大变革”助推高质量发展
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国经济將着力形成质量、效率和动力的“三大变革”。
质量变革是主体。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是一场从理念、目标、制度到具体领域工作细节的全方位变革,既包括通常所说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也包括提高国民经济各领域、各层面素质。特别是在中国制造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要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让提高供给质量的理念深入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心目中,使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
效率变革是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是一场效率的竞争,效率变革,就是要破除制约效率提升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以既定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进入壁垒、地方保护,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
动力变革是关键。当今中国经济面临着要素成本上升、环境问题严峻、经济全球化不确定性加大的挑战,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既不能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也不利用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高产能、高库存、高杠杆、高成本、低效率、低质量等结构性矛盾。在第四次科技革命酝酿发展的历史机遇下,如何转变发展动能对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这要求我们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耐力赛,需要我们从当前工作抓起,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稳步推进,以新时代的高昂精神状态奋力推进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 李伟.高质量发展有六大内涵[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1-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