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晗婧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3—191—01
摘要 党的领导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也是进行基层建设的基本保障,基层党建则直接关系到了整体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此,党建工作者需要加强党建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的联系程度。本文则从项目化管理下基层党建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以项目化管理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方式。
关键词 项目化管理 基层党建 创新发展
现阶段,基层党建工作及其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创新形式较为单一、党建目标不够系统和具体、党员考核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为了尽快解决上述问题,党建工作者开始将项目化管理方式应用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旨在提高党建工作质量的同时,发挥党建工作在基层党员培训中的作用。
一、项目化管理下基层党建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党建项目化定位不够清晰
党建项目定位不清晰主要体现党建项目化概念认知不足和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过于形式化两方面。其中,党建项目化概念认知不足具体表现为对项目化管理认识程度不足、对项目化管理形式下的基层党建工作把握不好、对项目化管理项目和具体方式了解程度不高等。对于进行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的工作团体而言,缺乏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经验可以遵循和借鉴。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过于形式化,具体表现为党建项目的确立缺乏针对性、党建项目的设立较为空泛、党建项目缺少实际意义等,即党建项目化管理没有抓住党建工作的重点。
(二)党建项目推行力度不足
党建项目推行力度主要表现在机械操作性较强和缺乏合力两方面,其中,机械操作性较强指的是党建工作不够细致、建设起点较高、党建工作没有实际效果、只有规划没有行动、执行力度较差等方面。缺乏合力指的是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思维的指导,如没有组织好基层党建和工作和其他党建工作的关系、没有进行和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结合、没有充分应用党员资源、没有结合基层党建工作的优势、没有结合社会治理工作等。
二、以项目化管理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方式
(一)科学设立基层党建项目
第一,基层党建工作者需要在结合实际党建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党建工作项目设立的针对性,使其紧紧围绕基层党建中的核心问题和重要问题,并以实际问题为依据进行立项。在立项后,党建工作者需要结合项目目标制定相应的实现规划,具体包括立项依据、立项内容、实现方式、实现步骤、实现时间等。
第二,需要提高立项审核制度的完善程度,党建领导阶级需要完善立项审批流程,并组织专门的立项审批小组,以此来确保立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如果提出的立项目标不符合现阶段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需求,或者是实现难度较大,审批小组应当对立项进行驳回。
第三,要强化对立项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以此来提高基层党建立项水平和项目化管理水平,组织党建工作者定期到优秀单位进行参观,并在其中学习相关的党建方式和经验。
(二)提高党建项目资源的应用效率
第一,领导和管理者在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中需要发挥带头作用,并做好对党建制度的落实工作,为其他党建工作者树立良好的榜样,切实担任起党建工作领导人的职责与义务。
第二,需要加深对基层党员的教育,使其明确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应用项目化管理方式的重要意义,并激發党员的主体意识。因此,在基层党建工作中,领导者需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作用,并组织探讨会议,分配党员建设区域,领导党员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
第三,领导阶级需要整合基层党建的相关资源,并通过部门合作的方式为党建工作提供优质保障,动员多方面力量进行基层党建工作,在加快党建效率的同时,增进党员和群众之间的关系。
(三)建立优秀党员激励机制
第一,基层党建工作者需要做好基础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并注重对监督方向的把握,提高监督和考核方式的全面化程度和丰富化程度。因此,党建工作者可以通过对党员进行定期考核来分析党员近期取得的建设成果,并以此作为党员年终考核的主要标准之一,随后客观分析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接下来的党建目标制定中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式。
第二,党建工作者需要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并以党员的表现和业绩考核为标准,对优秀党员进行奖励,以此来激发党员的荣誉感和积极性,为良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之,项目化管理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确保党建工作目标和规划的完善程度,为此,党建工作者需要加强对项目化管理方式的应用力度,通过科学的立项来确保党建工作的针对性,进而更好的巩固党建工作的发展和长效党建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