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高官不入阁的角度探究高层管理人员企业文化构建

2018-12-14 10:28林立超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内阁企业文化

林立超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4-010-03

摘要 从历代内阁制的历史发展以及内阁官职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历代高官不入阁臣的奇怪现象,通过对内阁成员构成进行简要的分析,我们发现,高官不入阁不仅与帝王的意志以及祖训相吻合,更与权责属性的差异及时代的发展浪潮相关联,亦是一种权力分化现象。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借古喻今,将明内阁制度与企业文化构建相联系。

关键词 内阁 企业文化 官职制度

明朝(1368年-1644年),自太祖洪武帝朱元璋始至崇祯帝朱由检终,历时276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明王朝建立之初太祖、成祖相继就集权制进行了一个场影响深远的制度变革,而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海内升平,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虽说封建帝制尤其是中央集权制度下依然存在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但回顾整个明朝内阁制度的变迁,笔者不禁感觉到内阁官员构成与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相通之处,据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比照与分析。

一、内阁制的历史成因

(一)朱元璋早期见闻及其性格成因

朱元璋(1328-1398年),原名朱重八,濠州(现安徽凤阳)人。朱重八自幼贫寒,童年历家乡旱灾、蝗灾引发瘟疫相继夺走父母与长兄性命。随后为求生计,邻人引荐入皇觉寺从事打杂工作。不足两月,寺主以岁荒,遣徒众外出“化缘”。历时三年,尝尽风霜雨雪,返寺后因避难无门投红巾军郭子兴部,改名朱元璋,自此开启宏图霸业。

正是源于早年遍尝了元末吏治腐败导致的血泪生活,这个从最底层的草根阶层一步步走上来的最高统治者,深知百姓疾苦。对于那些让百姓饱尝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之痛的官员,记忆尤新。在他内心深处,对贪官污吏的深恶痛绝是留下了烙印的。这便积累了他对官吏及制度的不信任。这一点即便是在其称帝后,也未有所改变。据统计,仅《明大诰》记载案例的156个条目中,治吏者128,惩治污吏占43个。此外,朱元璋称帝期间还设有“皮场庙”,悬“剥皮实草之袋子”,置于官府公座之旁,令官员触目惊心。

(二)几度废相,专权意图明显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在位期间曾多次罢黜宰相职务

左丞相李善长洪武元年到四年

右丞相徐达洪武元年到四年迁左丞相

右丞相汪广洋四年到六年迁广东参政十年复右丞相到十二年赐死

右丞相胡惟庸六年到十年迁左丞相到十三年赐死

朱元璋在位期间曾经四度任免丞相。最后一任丞相胡惟庸因权势熏心并不知自我节制,这便给朱元璋以权柄借机除之。灭杀胡惟庸后,朱趁机取消中书省,并立以法度,即后世不允设丞相一职,并列除“胡党”,即便是历年77岁高龄已退休的太师也被处以极刑。据后世统计,因胡案被诛死或已死被追夺封爵的功臣共计21位,株连3万余人。胡惟庸后,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特赦谕群臣:“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者,文武群臣及时核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罢黜丞相,事从六部,自此君权至高无上,中央集权得以进一步强化。

(三)勤政过劳不得已设内阁辅政

“废相”之举固然是尘埃落定,但独揽全权的朱元璋每每事必躬亲,却不得不解决另一个困扰——如何以一己之力应对数以千计的奏章批文。于是乎他不得不承认,丞相的官职虽可废,但其所行驶的职权却需要人或机构来接替,便有了“人主以一身御天下,不可无辅臣”,而内阁制正是源于此。

而首辅的设立使得有专人来“掌文渊阁事”、主持内阁政务,从而方便了其与内阁的联系,统一事权,提高内阁之办事效率。初衷是,在不设宰相一人专权的情况下,在宫中常设一个信得过的近身辅臣,统领自己的秘书班子,协助其更好地行使君主专制集权。

(四)明内阁最终确立及后世发展

朱元璋起于微末,开创帝业,实为一代枭雄,对于繁杂的政务,尚可勉强应对,励精图治。朱棣上位后,正式确立了内阁制度的合法地位。然其后世子孙却难再继承祖上意志。久居深宫,尤其是以嫡长子顺位继承大统的后世子弟,眼见着繁琐无度的机要政事手足无所是可想而知的。此外据《明史》卷72《职官志》记载: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建文中,改大学士为学士。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指编修,检讨,侍讲,侍读等翰林院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仁宗以杨士奇,杨荣东宫(太子宫府)旧臣,升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阁职渐崇.其后士奇,荣等迁尚书职,虽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景泰中,王文始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入内阁。自后,诰敕房,制敕房(内阁的两个辅助机构,负责机密文件的誊录,保管工作)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而阁权益重。世宗时,三殿成,改华盖为中极,谨身为建极,阁衔因之.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內阁在皇权的支持下社会地位稳步提高,内阁重臣甚至委于宦官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这便与朱元璋的初衷大相径庭。大权旁落人大学士之手,诸如张居正等便成为了没有宰相名份的宰相,与此同时内阁也便成为没有中书省名份的中书省。明朝中后期,皇帝对于内阁和大学士的防控给宦官干政大开方便之门,而这,正是导致明朝中后期政治统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五)内阁发展趋势的小结及对公司治理的启示

(1)首先,对于朱元璋这个制度开创者而言,群臣面前的绝对权威是必不可少的。功高震主永远是每一个以“造反”起家的君主最为担忧的事情。没有什么比亲身经历更为触目惊心。对外惧怕藩王反戈,对内政权也唯有紧紧攥在自己手中才能带给自己一丝安慰。那么在这样的心理活动下,辅臣自然是从毫无身份地位的人才中破格选拔最为踏实。

而对于中国传统企业而言,高层对于下属仍是存在较大的权力距离的(权力距离大表示高层态度对公司事由发展的主导性地位不可动摇),尤其是第一代的企业家们,皆是起源于草根阶层,在历经了生活习惯及方式的重大跃迁后,较大部份的人并不能再度适应起初的创业环境,因而这部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趋于保守,在用人方面亦是如此。他们往往事必躬亲,但碍于年岁上涨,体能下降又无法做到事事亲力亲为。虽然从新兴事务的迅速发展过程中来看不可避免的面临技术人才改革,但碍于社会制度及权利利益驱使下人性的不可估量以至于更愿意启用人微言轻的年轻一代。从新老更迭的表象上来看新人的加入为老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似乎也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规程,然而从实际效用上来讲企业是需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成本进行人才培养,且随后仍需顾虑企业人才流失等问题的。

(2)其次,朱元璋虽称不上大儒,但对学识渊博的学者是可以礼贤下士的,他的爱才之心丝毫不弱于“造反”的热情,当然这正是其能一统天下的重要缘由。那么起于草莽的朱元璋深知官僚制度的闭塞与不堪,而这种不堪并不是统治者的主观决断就能完全改变的,制度化的腐朽是一个不容置喙的原因。守江山难于打江山的现实让他不得不对自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大为不满。即便以其一人之力疲于政务而招聘秘书辅佐,自然会怕重蹈了宰相误国的覆辙,不予实权也只是折中之选。

相较之于发展中企业而言,通鉴之意也是极为明显的。企业拥有者为了寻得公司治理的正确方略亦可以礼贤下士,重金聘请专业技术或者管理人才的。对于企业的实际控制人而言,利润是衡量经营者是否合格的重要考量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若非至亲至信之人是全然不可能將公司的经营决策权全权交付外人打理的,而这也符合明朝历代帝王对于阁臣官位控制如此之严格的心理防线。

(3)第三,自朱棣篡权伊始,俨然一位实至名归的孤家寡人。如王广军(1999)所说,内阁初设时,“入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阁臣尚不可以侵夺各部的职权,诸司有事也直接向皇帝奏闻,无需向阁臣“关白”。大学士的官品也只是正五品,抵不上一个外省的知府(正四品),更不能与六部尚书(正二品)相比。其虽最终奠定了内阁存在的基础,但其地位便坐实毫无实权可言的秘书团的角色,试想这样的社会地位莫说是巡抚总督,怕是稍有社会背景的朝臣对于近亲侍奉君主的差事也需再三权衡了。

其实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层来说,“微服私访”的报道早便是明日黄花,即企业老总下基层访问底层员工的基本诉求以及对公司经营管理的见解,以便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另外在现实经营之中,罕有见到企业老总选用分公司总经理作秘书之用。而对于分公司经营管理者而言,这种似升实贬而失去原有势力的人事变更更多地容易被解读成一种不光彩的政治性手法,自是难被普众所接受的。

二、内阁制的官职趋势

(一)办事机构

朱元璋设立的“内阁”并非而后真正意义上的内阁。据明史记载,太祖时期内阁大学士之下不得设立任何官属僚佐,内阁大学士本身也不过五品小官,仅能遵命办事,不得干预各机关的事务,不得参署诏令,更不能以部门或个人名义发出任何指示命令,各机关奏事也不许关白内阁。由此可见其实际职权不过是皇帝身边的文书工作人员而已。

(二)提为“近臣”

成祖朱棣并非以和平方式登上帝位,鉴于政权不稳,不得不任用私臣佐理政务,此间最简单的方式便是以“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办事。而成祖所用之人均出自翰林,但其官轶均不超过五品,此时内阁成员依然只是近臣,而非“重臣”。

(三)“三杨”时期

随后一段时期,这种仅为“近臣”的现象发生了变化,杨荣(扈从出塞频献策,赞议迁都除北患,榆木川变智承位,仁宣之治平叛乱,三杨当国定朝事)、杨士奇(早年奔波富诗书,身处宫斗不妄言,仁宣之治力谏君,谏免兵戈安邦国,体恤百姓减赋税,暮年辞官为子累)、杨溥三人深得君心,官位一马平川,其共历事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任辅臣期间,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国力得到迅速发展。

(四)官职地位进一步巩固

但到明代中叶以后,阁权之重,丝毫不逊于汉唐宰辅。代宗景泰以后,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而阁权益重。世宗嘉靖中叶以后,夏言、严嵩迭相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朝位班次俱在六部之上。随着阁权的加重,内阁的机构也跟着逐渐扩大。景泰以后设诰敕房和制诰房,由中书舍人掌办一切诏敕机密文书。正统年问,国有重要大事,大学士可会同各衙门于内阁会议,“遂为制”。内阁成为明代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永乐时期内阁制度的形成及其权力的逐步增长,为仁宣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经营者角度小结内阁官职发展

内阁制的建立初衷显然只是为了辅佐君王的文书专员,无论从其官位设置抑或是不允许设立下属分支机构都体现出朱元璋及朱棣两位君主对于身边近臣权力的约束。但是其后世子孙却未能够拥有与先祖一样的智慧,对于锦衣玉食的帝王来说,即便是明君,也是更愿意将有远见的近臣以军师之理待之的。若是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君主的这一选择是需要基于几个假设为前提的,即首先君主权威足够大并足够自信,其次辅臣绝对忠诚且贤能有为,而后朝政治律严明,制度完善。笔者将其中要点与企业文化相对比,便发现公司治理过程中也伴有相类似假设的前提性问题:

(1)公司高层领导的权威性不可侵犯且富有自信。前文中已诉及我国传统企业的权力距离较大,公司上层更愿意在下属面前表现一定威慑力。而这对于当事人的社会地位、资产履历和人脉积累有较大正相关性。

(2)中层管理者以及基层员工对企业忠诚度和道德水平的溯及力。员工的忠诚度通常与其自身对本公司的满意度相关联,包括员工薪资,医疗保障,社会地位,自我价值实现等;道德水平则另外与学识经历包括精神状况相关联,这些都是需要引起企业高层关注的。

(3)企业章程条理清晰与治律严明性。事实上“人治”的思想在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实际操作中犹为常见。我们就以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例,不难发现古今王朝不断更迭。倘若“人治”是完备的,那左右王朝兴衰的就不该是君主的贤明或昏庸。据此推论“人治”方略的实效性对于高层决策者的考验是极为苛求的。而这种缺漏在实际操作中是可以由监管制度所弥补的。“三权分立”下制度划分从资本主义社会的角度来说是得到了较好印证的,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势下公司治理的借鉴意义也是存在的,据此笔者更认为“章程”式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可以加以关注的。

有了上述的三个假设作为前提,明主期望看到的“贞观之治”似乎是指日可待了,当然仅从“三杨”时期来说,这一切都是恰如其分的。但是历史的发展进程总是富有戏剧性的,内阁权势与日俱增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一个诱因,而心术不正之人一朝得势,其后果便是整个朝堂的混乱以及法治的废弛。借古喻今,伯乐之能(本文指高层掌权者对发掘赏识人才的能力)纵然是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制度化条件下对公司上位者的系统性筛选,任人唯贤的处置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确实会为公司发展带来较为可观的收入与业绩增长,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隐患却是切实存在的。功高震主后的不稳定隐患对于上位者的继承人来说甚至是要远远超过来自企业外部的竞争压力,于此如何权衡上位者继承人与“元老派”的利益划分便尤为关键。

三、结语

对比明朝的发展历程,笔者发现,尽管后世帝王不敢公然与祖训抗衡,但却采用了一种折中的变通方式。从官职上来看,内阁大学士的身份从秘书发展到之后的智囊团再到后来的耳目代为施政,其行政属性与六部官员的实权属性是不相匹配的。这便也能解释即便后世内阁首辅权势极度扩张之后也罕有六部官员或者总督之属位列其中。纵观当下的企业管理层构建,若是能够沿袭借鉴明朝君主对内阁权臣的权力管控,从不同的职能部门选贤举能再辅以新时期的发展需求,或许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内阁企业文化
岸田内阁与日本政治走向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