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2018-12-14 04:44邝俊李霖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7期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缺血性

邝俊 李霖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4例,分为3组,对照组37例,尿激酶组41例,rt-PA组46例。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尿激酶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rt-PA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rt-PA组、尿激酶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t-PA组、尿激酶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临床疗效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当中的常见病,临床中主要的溶栓药物为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这两种药物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中均取得了显著疗效[1]。本研究分析了rt-PA、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4例,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2]。研究开始前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做到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入组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4例被分为对照组(37例)、尿激酶组(41例)和rt-PA组(46例),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3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如补液支持、抗凝、降低颅内压等。在此基础上,尿激酶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注射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注射用尿激酶100万~150万U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60min内滴注完毕;rt-PA组急性缺血性脑淬中患者给予rt-PA治疗,用量0.9mg/kg,最大剂量90mg,其中10%剂量静脉推注,余90%剂量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60min内滴注完毕。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①基本治愈: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前明显改善,减少>91%,且肌力5级,无残疾;②显著进步:评分较前减少46%~90%,肌力4级;③进步:评分较前减少18%~45%,肌力2~3级;④无效:评分较前减少<18%,肌力无明显恢复。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

观察指标:①治疗2周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②治疗3个月后,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1、3个月后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BI指数、NIHSS评分比较,见表2。

讨论

本研究中,治疗2周后,rt-PA组、尿激酶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提示,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陈祖平[3]的研究中亦指出,rt-PA与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不过多数研究指出[4-6],静脉溶栓治疗增加了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发生风险,由于巨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后致局部铁元素沉积,铁离子对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均具有毒性作用,不仅可以引起脑梗死水肿期的延长,还将导致出血转化灶周围神经组织的退变,导致神经功能恢复障碍,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rt-PA的溶栓作用局限于机体血栓形成的部位,既增强了特异性,又可减弱全身溶栓作用,从而有助于降低出血的发生风险。临床研究显示,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溶栓前NIHSS评分及溶栓24h后收缩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脑出血性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在静脉溶栓治疗之前要做好患者检查、血压监测等工作,以减少出血的发生。

综上所述,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黄勇华,张微微,张国鲁,等.低剂量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北京医学,2012,34(9):834-837.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陈祖平.康复疗法联合银杏叶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4):57-58.

[4]欧阳取平,李亚梅.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14,16(9):984-985.

[5]王杰,陈璟,熊小稳,等.影响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因素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9):1075-1077.

[6]张国鲁,张微微,黄勇华,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12,14(5):507-510.

猜你喜欢
尿激酶溶栓缺血性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