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联涛
中国人有一句谚语出自长征途中——摸着石头过河。在严重不确定的情况下——不知水深几许——你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地过河,确保下一块石头足够稳当,这才踏出下一步。如果踩错了,就要调整方向并摸索下一块石头。
在长征期间,红军士兵不得不跨越纵横交错的许多河流和阻碍,后有敌人尾追,并可能在河对岸受到伏击,但他们还是向前迈出大胆的步伐,当前路受阻时,则有多次战略撤退及四渡赤水之壮举。
这种处理不确定性的务实方法,直接导源于明代哲学家和斗士王阳明的名言“知行合一”。在现有理论和知识无法引导你的情况下,只有行动才能揭示接下来的步骤。
已经到了历史性的一刻,知识和理论已然無法指引我们。需要采取大胆的步骤前进或后退。那些犹豫不决于中流者将被下一波浪潮吞没。
过去几个月美国和中国之间的隔阂似乎已经扩大到了太平洋,双方的争执无论语言还是行动都在升级。副总统彭斯的讲话被解释为新冷战时期开幕,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的APEC峰会,前所未有地未能达成联合公报,表明两国之间鸿沟扩大。
大多数分析师都期盼在即将召开的二十国集团会议上的“习特会”,盼望能冷却争论并推动一些进展。但很明显,特朗普和彭斯只展示了中国是美国战略竞争对手的广泛共识,与此同时,随着美国将其资源重新部署,不再支撑全球化,其在更深层次上倾向于内向的保护主义趋势。
班农在牛津辩论社的演讲总括了上述情绪。美国人民对他们的精英——在产业、金融、政治等领域的结合体——感到愤怒,他们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花费7万亿美元征战却徒劳无功,被外国人抢走了240万个工作岗位,并印发超过3.4万亿美元的资金以让富者更富,努力工作的美国人则比以前更穷。因此,特朗普承诺限制移民并与中国进行贸易战,以“最大化公民价值”,这其实是企业“最大化股东价值”的一种变体。
毫无疑问,美国的贸易伙伴,中国以及欧洲和日本,都被这种深刻的方向转变搞得手足无措。从现在开始,已经不再是生意归生意那套了。美国正在“解构”它在过去70年中建立的多边秩序,并开始采取双边谈判立场,迫使盟友为自保而付出代价,减少双边贸易逆差,并遵守美国决定的游戏规则。
美国可以做到这一点不是因为它在军事上最强大,而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方。买方永远是对的,而非卖方。正如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深刻指出的那样,大规模出口国并不是强国,一个大的进口国才真强大。从战略上讲,中国已经认识到国内消费和进口才是可行之道。
拿20世纪60年代的冷战比附今日并不确切,因为苏联从来就不是一个主要的全球贸易商。今天的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贸易伙伴比美国还多。随着全球供应链以中国原材料和零部件装配为中心,该供应链只可转型,而无法轻易解体。贸易战实际上是一场解纽的工作,短期内无赢家,长期后果无法预测。
英国脱欧是解纽跨境关系之艰难的最好例子。经过两年艰苦谈判,首相特雷莎·梅提出的脱欧协议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双输的。英国要想保留与欧洲自由贸易的好处,就必须接受欧洲法院的司法管辖。欧洲让英国轻易离开,就会因更多脱欧者涌现而受到伤害。在不伤害以色列和他们自己的情况下,欧洲或美国都无法从中东脱身。失败的中东和北非将带来每年数百万的移民涌入欧洲。
历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在上一次冷战结束时做出了著名的预言——历史终结,即西方似乎通过民主和法治征服了历史。而今我们目睹的则是历史、地理、人口和气候变化的报复。在世界应该合作应对日益恶化的气候变化、社会不平等和颠覆性技术的时候,各方的意见分歧甚至比太平洋还要辽阔。
从太平洋的这一边看,亚洲人民在过去的70年里一直在追逐美国梦,现在才意识到他们已经毁掉了青春、自然环境和健康,去追逐一张如果宣布战争就可能毫无价值的美钞。应该从亚洲的角度看待美国的亚洲贸易不公平言论。就碳排放和天然林木、河流和海洋珊瑚礁遭到破坏角度而言,试图像普通美国消费者一样消费是很糟糕的。
要求亚洲出口商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就像试图拆掉编织多年的挂毯。在太平洋的这一边,没有人想要切断连接我们所有人的联系。但是,如果美国想一意孤行,那么亚洲的叙事将从现在开始以非常不同的方式翻转。
(翻译:臧博,编辑: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