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
——关于水泥商品特性及相互关系(下篇)

2018-12-14 09:26吕占斌
散装水泥 2018年5期
关键词:熟料产业链水泥

发给中国水泥企业管理团队的第十九封E-mail

六、无金融性

在“炒作至死”的当下,几乎可以“炒作”一切,耳熟能详的炒股票、炒期货、炒房、炒大宗商品,就连一棵兰花、一个不起眼的核桃,也都被炒得热度爆棚,价格高到了离谱。可是,你听说过炒水泥吗?作为无可替代的大宗建筑材料,市场规模又不小,市场需求相对稳定,怎么就与“炒”字绝缘了,难道它有着什么鲜为人知的洁身自好、刀枪不入的“猫腻”,连一点过度投机的“缝”都不给留!这就是下面要谈起的水泥产品不可金融性。

说到底,水泥是一个大宗建筑材料的基本产品;它的无金融性是指在水泥产品在不可库存性、不可贸易品及其高度区域性的联合作用下,它不能像其他大宗商品的金融衍生品那样进行交易,无法按照国际通行期货交易市场规范进行实物交割,自然也就阻断了投机性需求和加杠杆的可能。

这也解开了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疑问:为啥水泥企业似乎与喧嚣的炒作“套路”挨不上边,市场总是周而复始的围绕着价格、产能两大焦点进行车轮大战,况且比任何传统产业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杀得昏天黑地、遍体鳞伤也不罢休。这些并不能说水泥产业太“古董”了,太落伍了,一切不过是同质化环境下的市场特性使然。

谈及水泥产品的无金融性,并不等于说水泥企业无杠杆可加,同样也能蜕变成迷失金融的傀儡,大小玩家们把心思都聚焦到产能扩张上来,于是便有了一片撬动金融杠杆的舞台。数年间,水泥企业在负债端不顾一切地加杠杆,在资产端挖空心思地投身资产泡沫,导致今天的负债率居高不下、遍野的“僵尸”企业,这种“露底裤”的结局够悲催了吧!位居行业第一的中国建材2017年半年财报,在水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显得很扎眼,短期借贷及长期借贷当期到期部分的数额高达1461.11亿,上半年财务成本46.33亿,归属净利润8.85亿元,这是不是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国际业界权威人士给出这样的提醒,目前,中国水泥产能过剩高达8.95亿吨,占全球产能过剩的45%,接近了1/2;占到中国水泥企业3成的“僵尸”企业,还没有“入土为安”。大力去产能的同时,还别忘了去杠杆挤泡沫。

在其兴也勃、其败也忽的高速变化时代,水泥产品非金融性构筑了企业的安乐窝,这也是众多投资者看好的原因之一,但绝不等于是“诺亚方舟”,那些不受市场待见的“僵尸”企业,恐怕还是难逃一劫。

七、有限的资源性

或许是因为石灰石原材料储量丰富,已知保有储量近千亿吨,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且开采难度和门槛低、价格低廉、附加值低;或许它不像铁矿石那样高度依赖大量进口(约90%以上),对钢铁行业举足轻重的缘故,水泥产业的资源性一直被大家所忽略,皆以为对市场的影响无足轻重。

张琰、孙颖撰文提出了“熟料资源化”概念,打破了业内外对资源性的传统认知,也开拓了水泥产业研究的一个新维度。该文指出:“水泥行业具备极强的资源属性,而大小企业之间,因其资源禀赋上存在巨大差异,直接拉开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上的差距;'熟料资源化'导致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开始重新分配,形成了水泥行业格局中龙头企业景气进一步提升的核心逻辑。”

即便循着这个研究框架,我认为“熟料资源化”,还不能由此判定“具备极强的资源属性”,将其定义为“有限的资源性”可能更合适一些。这个“有限的资源性”也能作大妖,那遍布全国各地的中小水泥企业雨后春笋般的冒芽拔节,多少道“金牌”禁令仍死而不僵,除了前面讲到的高度区域性、不可库存性的保护伞,当然少不了有限的资源性的撑腰打气;是呀,随地可取的便宜到家的矿石资源,才是产能泛滥成灾的“七寸”。

那么,在“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格局下,有限的资源性在市场中的作用机制是否会进一步强化呢?本文依据张琰、孙颖署名文章中的资料(带引号部分),归纳出以下观点:

1、有无自备矿山是影响水泥企业生存发展的头道关口

“由于石灰石成本低廉,大批中小型水泥企业的矿山自有率极低,而大企业由于规模效应和节约成本考量,拥有大量的石灰石矿山储备。我国石灰石矿山将从“规模小、散乱差”的格局向“集中化、规模化、正规化”靠拢,在矿山权属管理不规范、不严格的前些年里,没有自备矿山的中小企业外购石灰石游刃有余,成本上也未必吃亏。随着矿山开采管理正规化,中小无证民采矿山的大量退出,大幅减少了矿石市场供给量,石灰石的边际成本抬升较大,矿产资源的稀缺性逐步显现,需要外购石灰石的中小水泥企业,由于竞争力加速衰弱而逐步退出市场。特别是石灰石的单位价值量低,有效运输半径相比水泥更小,因此,区域性的矿山关停将会对当地中下游的企业的成本端,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2、开采效率高低是影响企业成本端的“源头”因素

“粗略统计,占比达60%以上的民采矿山,一般没有开采设计,效率很低,利用率基本在50%左右,因而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合法矿山基本被大型水泥企业所垄断,开采效率约为90%,相比较要高出近一倍。自备矿山的大型水泥企业对外购石灰石的小水泥公司成本,形成强大的挤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3、“熟料资源化”为大企业区域市场的竞争力锦上添花

“‘熟料资源化’导致产业链利润向上游矿山资源转移,大企业利用上游石灰石矿山的控制力,加强熟料集中度,挤压没有资源禀赋的产能退出;同时,联手减少熟料外售,加大自身粉磨能力,凭借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布局优势,进一步抢夺区域市场占有率。从2016年、2017年看,熟料价格从130~150元上涨到300~500元。”今年前期华东地区的熟料累计5轮上涨,涨幅达到每吨70~80元,大企业的操控作用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4、绿色矿山标准建设加速了大中小企业分化

客观上,民采矿山始终存在着安全隐患、水土流失、自然植被破坏的严重问题,往往又不具备复垦投入的能力。近期,政府绿色矿山新规定密集出台,譬如,水泥企业星罗棋布的石家庄规定:“新设山石资源开采矿山,必须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已有的山石资源开采矿山,2020年底前要全部建成绿色矿山。”可见,这项“打七寸”的“掐脖”政策,不仅倒逼具有矿产资源但实力不济的中小水泥企业,因此而喘不过气来,甚至可能窒息死亡退出市场;即便躲过这一劫,也会面临核心原材料石灰石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的难题;为此,有限的资源性不再是水泥产品特性中的“闲棋冷子”,其影响力正在一步步地升温。

如今,大企业们有着过度放大“熟料资源化”的市场倾向,这不仅会扭曲水泥产品有限的资源性的市场功能,甚至会把供给侧改革引向歧路,为啥呢?一是有违熟料减量化的国际水泥产业发展大趋势,产业绿色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就是熟料减量化;二是与大张旗鼓的去产能背道而驰,熟料产能严重过剩是源头,用停产、限产的暂时休眠方式去产能,其结果会如何,大家各个心知肚明;三是加剧了产业链“缺环”的碎片化,把多年来盛行的“撕裂产业链”的大坑越挖越深。表面上看,“熟料资源化”给正在低谷里爬行的水泥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大企业肯定认为是件求之不得大好事,但这样一来,同时也放大了产业链“缺环”畸形发展的负面效应——不少地区发生了熟料价格高于水泥的倒挂现象,市场上惊呼:“面粉比面包价格贵!“多地混凝土行业陷入危局,协会和企业纷纷上书政府“解决因水泥原料涨价导致的困境”。

有老板会说:你前面博文中不是提出进入企业大型化阶段吗?没错,但企业大型化绝不等于“撕裂产业链”的“熟料资源化”,更不是任其产业链继续碎片化下去;老板们在认识理解资源化这一特性时,可不能忽视“有限的”这个副词。

当下,紧锣密鼓要“取消32.5水泥标号”也是这个节奏,大企业企图用扩大单位水泥熟料用量来解决熟料过剩,继续玩“撕裂产业链”“把混凝土产业当做童养媳”的竞争策略,只把下游作为成本输出的通道,而不是现代水泥产业链的组成部分。

尽管此举拉出了压倒一切志在必得的架势,却始终遭到业内外权威专家的怒“怼”,早有业内著名专家高长明、清华大学教授廉慧珍、混凝土业高级工程师王玉瑛等相继发声,近有原国家建材业老局长王燕谋对“取消之说”提出明确质疑;产业标准这只“靴子”何时落地?是否完全被居于产业链上游的大企业利益集团绑架,还不得而知。

不过,日前行业协会的调门似乎有了些微妙变化,权威人士开始强调“水泥产业链延伸包含了上游的骨料加工和下游的混凝土、水泥预制件和装配式建筑。”

至此,我想给出一句忠告:在供应链、产业链、利益链深度咬合的今天,全产业链运营是水泥产业的成人礼。

八、散流体性

若“打破砂锅问(璺)到底”,不管是列在头排的高度区域性,大名鼎鼎的不可库存性,还有那不可贸易品、有限的资源性等等,其实全部的水泥商品特性,都与作为凝胶材料的水泥产品散流体性一脉相承;所以说,散流体性应该是水泥产品的原始性状。

看似“先天不足”的水泥散流体性,首先向企业的供应链摊牌,也把高度区域性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同时,它还像一把毫厘不差的尺子,衡量着现代水泥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也可以说是与市场深度对话、与产业链对接最起码的资格条件。

要舞动水泥供应链,打造价值链,当然离不开现代物流这个重要手段,更少不了产业链大平台,否则,供应链就是水上浮萍,产业链就“缺环”脱节一地鸡毛。

咱先谈一谈物流。由于水泥产品的凝胶材料的功能特性,加上每吨二三百元的低货值,高度区域性凸显,这样一来,物流在运营中的地位尤为突出,更是成本构成的关键因素。长久以来,突破区域性一直是业界追求的梦想,从目前条件来看,想在水泥性能及散流体状上寻求技术突破,还不太现实,水泥物流就成了需要重点攻坚的堡垒,这不仅仅事关高度区域性的约束,因为它还是商业模式创新不可或缺的新元素。

可事实上,业界囿于传统分工和陈旧理念上的束缚,对水泥物流在产业中的地位和认识,始终还停留在产品运输方式上,拘泥于成本考量层面上,当成了一块别人家的市场狭小的“一亩三分地”,而迟迟没有把它纳入产业链中来。

为什么如此看重现代水泥物流,竟然还提到了创新产业模式、商业模式的高度上?各行各业都在运用“第三方物流”,省心又省事,这不是很好吗?对此我却不敢苟同。粗暴地说,这恰好反映出一些老板对水泥散流体性状认识不足,是水泥产品市场特性决定了现代物流的特殊地位,而不是重复过去那样大包大揽事事都自己干。因为现代水泥物流不仅事关突破高度区域性的约束,还是商业模式创新不可或缺的新元素。挑白了说,没有把现代水泥物流纳入商业模式的创新,可能都是“瘸腿”的、不完善的,甚至是走不太远的。

我一直认为,现代水泥物流是创新产业链与商业模式的“底盘”,这才是水泥产业最为特别的地方,不是你喜欢不喜欢、想甩掉就能甩掉的事呀!充分发挥这一独有的产业特色,去摸索新模式、新路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简单照搬别的传统行业的做法,那样只能影响或迟滞产业发展。

国内外产业经验的精髓在于,步入供应链发展新阶段,现代水泥物流不仅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步骤,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离开发达的江海水运现代水泥物流,光靠高度区域性约束下的满天下布点设厂,这种拼蛮力的规模扩张行为,很难获得最优化和高回报。

发展现代水泥物流,重点指江海水运物流,那是因为它与内陆物流相比成本差异较大,是突破高度区域化、降低物流成本的克星。世界上凡临近石灰石原料矿山的沿海沿江地带,往往都会成为大企业集团成长的摇篮;我国海螺抢先抓住了这一优势区位进行战略布局,确立了全国乃至全球同业的领先地位;那些即便有着某种优势资源禀赋条件而单靠内陆物流的水泥企业,可能在某一个发展时段里高歌猛进,但终因难以突破物流这个死死扣在企业身上的“金刚罩、铁布衫”,早晚定会遭遇增长受限的挫折,难逃相对发展缓慢的宿命。

这让我们联想起业内沸沸扬扬的“进口熟料打压市场价格”的杯葛,本属于“无形之手”平抑供求关系的正常现象,却大大刺激了业界特别是沿海地区老板们的神经,哭天喊地地大叫着进口熟料‘偷吃’了“错峰生产、环保停产、协同限产”的红利。试问,没有把熟料生产环节的污染带到国内的进口熟料,凭啥以低价格打入我国含金量最高的、最活跃的沿海水泥市场,竟然搅乱了大佬们苦心经营的联合抬价的春秋大梦呢?辽宁熟料也步其后尘开始流向南方沿海高价区。于是乎,“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让我们从中窥见了江海水运物流的强大优势,对人为垄断行为提出了挑战,更是一把一招制敌的撒手锏。再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按内陆物流成本来计算,低价进口熟料还会产生如此大的冲击力吗?能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恐慌吗?

可见,散流体性抬高了现代水泥物流在产业市场中的地位;一是有利于实现单线产能规模最大化;二是有利于提高产能利用率;三是有利于扩大辐射区域构筑市场壁垒;四是有利于形成产品成本优势。

这也引出一个值得老板们探究的问题,常态化的“错峰生产、环保停产、协同限产”,却出现了令人不解的“南橘北枳”现象——南方地区“谈笑凯歌还”,可是,以京津冀为代表的北方地区却是另一番景象:价格没有冲上去,销量却下滑了;产能利用率没有提上来,主导市场的品牌却被边缘化了;尤以两巨头整合后的领头羊金隅冀东为甚,中小企业正在围着“长桌宴”尽情狂欢,这到底咋地了?“数字水泥”撰文给出的答案是行业自律不到位,才有了如下的局面:“2018年1~4月,金隅冀东在京津冀地区销量同比下滑18%,是在2017年同期增速已经下跌20%的基础上继续下滑,而区域水泥总产量增速下降不过12%。也就是说,金隅冀东过去两年水泥销量平均降幅高于本区域6~8个百分点,市场份额在急剧萎缩。”“金隅冀东在京津冀地区产能利用率仅50%多,其他单条线民营企业竟然达到了70%~80%,高的100%,更有甚者达到120%的超产能发挥的程度。”

实际上,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的环保新规不可谓不够严厉,行业自律不可谓不够严格,错峰期限不可谓不够长,大企业的动作不可谓不够狠,况且又没有南方那样受国外低价熟料的冲击,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不得不提起南方与北方地区在水泥物流方式上的差异,北方地区的大企业主要依靠内陆物流,缺乏江河水路运输能力,再大的产能规模也是有劲使不上啊!

大家知道,水泥物料散流体性决定了对物流天然的高度依赖,物流成本在水泥毛利中占比较高。资料显示,内陆水泥运输靠超载降成本已成常态,2017年初,全国范围内公路治超行动变相增加了水泥运输成本,再大的企业集团只能在有限区域内施展拳脚,大规模现代化产能只好闲置“歇菜”。

水泥散流体性状呼唤高度区域性等小伙伴们,手挽手为区域市场筑起了一道“防火墙”,还贴上了“外来勿入”的大封条,区域内企业在自律的旗帜下结成价格联盟,尽享量减价升的红利,可一旦某项资源禀赋条件“短腿”缺项,这座围城便成了困住自己的牢笼。

前面提到“产业链运营是水泥企业的成人礼”,意思是说没有产业链运营的水泥企业,就是你的产能规模再大,也不可能建立起高效的供应链,也不能算得上是成熟企业。掰开指头算一算,入流够格的全国水泥企业能有几家呀?

产业链这个平台真的有那么重要嘛?那是当然!我们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拿钢铁行业作比较,因为总有些老板们误把水泥商品特性与铁矿石混为一谈,处心积虑地玩熟料“老套路”,期望自己扮演居高临下的熟料供应商,死死控制住源头,吆五喝六,坐享其成,几家或十几家大企业垄断国内市场;多年来大企业集团明里暗里一直奉行这样的战略,终因水泥熟料不具有铁矿石的原料资源稀缺性,换来的是一场产能竞赛导致严重过剩和产业滑落低谷的尴尬,市场现实对这种“撕裂产业链”的不可持续战略,连声说“不”。如果说,别的传统产业供应链是以追求运营高效率作为单一目标的话,那么,水泥产业供应链绝不仅仅如此,还要适应水泥散流体产品特性、产业链的不可分割性,是与生俱来的市场价值实现的基础条件。

依据相关资料,金隅和冀东作为两大知名水泥品牌,在京津地区市占率曾超过60%,而如今却被下游客户弃选,几乎沦为边缘化产品。为何“凤凰落配不如鸡”?下游混凝土企业道出了个中原委,“金隅冀东价格高出其他所有民营企业50~100元/吨,价格差距太大;混凝土行业竞争环境非常激烈,选择低价水泥既能降成本又不影响产品质量,况且民营水泥企业水泥产品质量也在提升。”一位混凝土企业老板毫不掩饰地说:“混凝土价格涨不上去,选用金隅冀东水泥只会亏损,其他企业水泥就是多用几十公斤都有利润。”由此看出,产业链“缺环”的发展战略弊端显露无遗,这颗“雷”开始炸了。

将混凝土企业纳入全产业链运营,符合散流体特性和水泥产品的逻辑。在当下市场细分、市场饱和、技术进步和存量博弈的环境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需要建立起更加平衡紧密的、互惠互利的协同合作关系,“矿山—熟料—产业链”可能成为水泥企业的“二次成长”逻辑,这不单单是市场竞争的需要,而蕴含着产业发展的未来。尤其心怀“通吃”战略的大龙头企业,应积极推进产业链创新,别对混凝土行业另眼看待当成包袱、“扛活的”,看看全球老大的拉法基怎么干的,正努力向“不卖一吨熟料和水泥,只卖商混”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迈进,人家将“嚼过的馍”果断抛弃了,你还当做香饽饽捡过来啃得津津有味,那场企业的“成人礼”还不知道何年何月隆重推出呀!

九、循环利用性

几年前,我在一篇博文中,花费了很大篇幅谈了水泥循环经济模式,还勾画了产业“内部小循环”与社会“外部大循环”的同心圆结构图,明确指出水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经济性、规模性、技术成熟性、资源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生态环保型,堪称当今一流,无与伦比;这一切无不基于水泥产业天生异之处——循环利用性。

对于很多产业来说,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简直就是一个可望而不可求的梦想。有的由于产业规模小或成本高,不经济,循环起来不受待见;有的由于技术工艺复杂,某些核心环节尚未攻克,难以大批量工厂化运行;有的由于循环利用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循环起来却得不偿失;有的需要耗费巨大的社会资源作为保障条件,终因社会化程度低不得不搁浅。总之,只有具备经济性、规模性、技术成熟性、资源性、可持续性和生态环保型的循环经济模式,才能循环起来且可持续。

举例说明,全球较为普遍的废旧钢材再生利用,算是具有相当大规模的循环经济模式之一,但毕竟产业链较短,而且再次冶炼的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产生又一次污染排放(当然相对会少得多),成为无法克服的美中不足。可水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却大不一样了,不仅具有钢铁行业那样将废物料再生利用成为生产原料,减少资源消耗,而且还有着其他循环经济模式所不具有的特殊优势,它能将品种繁多、资源丰富的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成为替代燃料,减少了水泥窑煅烧过程的矿石燃料消耗;又能发挥水泥窑系统工艺过程功能,消除固废料处理过程的别的处理方式无法解决的二次污染。

王慎敏编译的《欧洲水泥产业能源效率现状与未来展望》一文,以发达国家水泥产业循环经济的长期实践,给出了更为科学、更为确凿的答案。

现部分原文摘录如下:

——欧盟的循环经济政策旨在将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实现最大化,而在欧盟清洁能源计划中,提高能源效率是最有效实现能源利用最大化的一种途径,这一过程急需水泥产业的帮助。

——水泥行业在循环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要表现在水泥生产中,可以从废料中获取资源并部分替代传统燃料以及原料,也就是所谓的协同处置。

——欧洲大陆的各地烧窑中,废旧轮胎、木材、不可循环利用的塑料、化学物质,还有其他各种类型的废料,都在被用于替代传统燃料,平均替代率在7%到65%不等。在1990年,欧洲水泥行业使用的替代燃料为100万吨,而到了2015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了1100万吨以上。另外,在熟料生产的过程中,40%的热能来自于废料和生物质能。

——2014年,欧盟的平均协同处置率为41%,从技术的角度上看,在2030年协同处置率达到60%,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话,一年将处理掉15.7万吨的废料,这等同于2014年荷兰、希腊、保加利亚三个国家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总和。

——水泥烧窑过程中的能源效率根据原材料湿度的不同,能达到70%~80%,熟料生产能达到极高的能源利用率。举个例子,在综合粉磨厂中,在烘干原材料和燃料的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热能往往能够被回收起来并再次利用。使用替换燃料和可循环能源极大地提高了能源效率,也使得水泥行业在减少投资成本和碳排放量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水泥行业一直坚持反复循环利用剩余原材料,直到利用率达到100%。同高能源效率一样,熟料生产过程几乎不产生废料,就连灰尘也能够直接加入到成品中。但是,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总会有很小一部分的副产品无法利用到生产环节中,遇到这种情况时,这些副产品会被用于生产水泥以外的产品,实际上,混凝土就是可以到达100%材料利用率的产品。

解读上文,我们可以从结论的关键词中,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水泥循环利用性的产业战略价值,以及给未来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市场潜力,展示出自我救赎、破茧化蝶的生命力。

其一,决定循环经济模式成败与否的核心要素,不仅取决于能否达成了资源利用最大化、能源利用最大化这两个核心目标,尤为重要的是,看哪个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能把二者有效地连接起来,“燕窝鱼翅兼得”。

毫无疑问,这两个核心目标都与循环经济模式的经济性、规模性、技术成熟性、资源性、可持续性和生态环保型密切相关,而水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恰恰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与生俱来就置身于资源与能源、市场与生态环保(社会)的“中心地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也是其他循环经济模式难以比肩的呀!

其二,水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协同处置,无需另起“炉灶”,而是原本嵌入水泥生产过程中,直接利用水泥生产线窑炉的高温为该技术带来了巨大优势,且温度远高于垃圾焚烧厂,可以从废料中获取资源并部分替代传统燃料以及原料,提高能源效率是能源利用最大化,是水泥循环经济模式的最大魅力之一,这也是其他模式可望而不可及的呀!

其三,水泥循环经济模式是否可行性,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资源化,是固体废物无害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具有相当的规模,满足无害化要求的资源化才有意义;二是无害化,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又不是污染转移、污染延伸或污染新扩散。循环利用性赋予了水泥循环经济模式的先天优势,这也是其他循环经济模式难以媲美的呀!

其四,水泥循环经济的可持续与否,还必须经得起市场的检验,符合市场价值规律,有效降低企业运营过程成本,不是单靠消耗巨大的公共社会资源(指财政补贴“输血”)来维持,这就是经济性的最大价值,否则久而久之,只能是实验室里的展示品,或是一个“好看而不好用”的“烂尾工程”。请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王琪怎么说:“水泥窑处置之所以非常火,是因为它能够在处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的同时,减少生产成本。水泥窑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数原料,如粘土、石灰石等都可以用废物替代。若用经济价值考核,这些原料本身价值不高,技术并不能节约太多成本;若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协同处置可以减少石灰石开采和黏土的使用,值得提倡。”可见,水泥循环经济模式的经济性,这也是其他模式所不可比拟的呀!

其五,水泥循环经济模式的高效利用率,不是来自产业中的某单个链环,更不是可有可无的或硬贴上去的累赘“盲肠”,而是依赖整个产业链。

任何循环经济模式都很难做到100%的“吃干榨净”,水泥产业链却有所不同,水泥制造环节循环利用几乎不产生废料,即便是极小的一部分副产品,也可以由产业链下游的混凝土产品全部消化掉;要知道,混凝土产品完全可以达到100%循环再生材料利用率。

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理论渗透到混凝土行业中,并且不断发酵,为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和混凝土行业实现绿色发展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多种固废已被作为混凝土粗细骨料、掺合料进行应用,在我国,粉煤灰、高炉矿渣、废石等已经广泛应用到混凝土生产和建筑工程中,这也是其他循环经济模式难以做到的呀!

有专家认为,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逐渐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能力爆发式增长。据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有1400多条大型水泥窑,一半以上位于城市半径100公里以内,如果参与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的处理,以每条生产线消纳原生态垃圾300吨/天,则总的处置能力可以超过7000万吨/年。同时,还可以大幅度减少对石灰石、煤等天然原料燃料资源的消耗。2014年,工业固废用于水泥及相关制品超过五亿吨,用于商品混凝土超过6亿吨,总产值近5000亿元。

综上所述,由于水泥市场特性的本质规定性不同,有的则发力于发展战略层面,比如循环利用性、高度区域性等,有的则盘踞在竞争策略层面上,比如不可库存性,有的则潜伏于产品常规的形态中,比如散流体性状等。它们在不同的产业环境下所表现出的形式和强度,也不尽相同,某个阶段中的某个特性表现得强势一些,某个阶段又偃旗息鼓被另外的特性高调替代,一种新势力大逞英豪。所以,从来都不是某单一特性能呼风唤雨决定一切,就连处在产业市场“刀把子”地位的高度区域性,尽管拉出“带头大哥”吆五喝六、呼风唤雨的架势,也免不了会受到其它特性的影响和制约,此消彼长,因时因地因情况而异,或是锦上添花,或是助纣为虐。

虽说水泥市场特性是个百变魔王,不管是表现为活性极强快速发酵的,还是超级稳定惰性十足的,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切又回归常识,为此市场特性不会消亡,而不过是作用机制在不断变换接触的果实而已;所以,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所能做到的永远是顺应和适应市场特性,不同的老板们有着自己的研判预测和算法。

猜你喜欢
熟料产业链水泥
水泥熟料优选原燃材料及改善配料方案的实践探讨
高含量MgO原料对水泥熟料的不良影响及应对措施
筑牢产业链安全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2020 年1-10 月我国熟料进出口数据分析
2020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口水泥熟料量增长迅猛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