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宁,赵 峻,罗林枝,李 康,许 可,王佳明,潘 慧*
(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内科, 北京 100730;2.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教育处,北京 100730; 3.北京协和医学院 临床医学系, 北京 100005)
过去的30年中,关于医学专业素养的讨论在临床医学与医学教育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美国内科学会提出了医学专业素养的概念[1]。 然而, 如何确立医学素养的要素及如何进行有效评估,依旧存在很大争议[2]。
医学专业素养包含要素庞杂,既涉及医学知识技能,亦涉及文化、社会、经济因素,对医学专业素养的解读必须基于地域与文化背景[3]。因此,通过实际研究,搭建东方文化背景的医学素养框架非常必要。
此外,既往研究中,多将医生、医学生作为研究主体[4]。但医学团队涉及医学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患者等多方人群,这类医疗领域相关人群的意见甚少被采纳重视[5]。
医学素养研究的另一难题在于,讨论过程中难以取得可量化性共识,一些讨论过程中亦难以避免因存在年资、性格、社会地位差异,参与讨论者意见难以达到公平表达等情况。本研究将名义团体研究方法(nominal group technique, NGT)应用于医学临床教育研究,以北京协和医(学)院人群为样本,探究中国健康工作者对医生职业素养的认识。
本研究共纳入包含主治医生、总住院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护士、护理学生、医学本科生、医学研究生、医学伦理教师、公共卫生学家、医学院行政管理者、标准化病人和医院志愿者等13个小组在内的97名成员,研究开始前收集了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及从业年限等治疗。会议当天每组出席6~8人不等。每一小组讨论开始前,均向参与者进行了详细的NGT小组讨论说明,并严格依照流程进行讨论。
整个NGT名义团体讨论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向所有参与者说明NGT座谈的意义:即通过流程化的讨论步骤,使每位成员意见得到公平表达,并得到半定量讨论结果。
2)说明此次讨论的中心议题:“一名优秀的医生应具备哪些素养?”。请每位参与讨论者将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想法记录下来。
3)由随机指定的第一位成员开始,每位成员说出一项之前记录下来的想法,按照依次轮流接龙的方式进行,直至所有成员的每一项想法都得以表达。这一过程中,其他成员无论是否同意该意见皆不能批评或争议。
4)根据以往研究情况预先给出经常被提出的素养类别。讨论之前提出的所有意见,将相近的意见进行整合,归并入预先给出的素养类别或进行整合提出新的素养类别。
5)针对已经整合的职业素养条目进行投票,每人最多可选出5项认为对于医生重要的素养。每位参与者选出认为最重要的一项给与5分,次重要的给与4分,以此类推。
6)计算每项得票分数,统计投票结果,得到小组内NGT半定量结果。
8种职业素养在讨论前被预先列出,分别是:临床能力、沟通技巧、伦理思辨、人道关怀、追求卓越、承担责任、服务精神和诚信正直。参与者们经过讨论,在“其他类别”中添加了3个新的素养类别:团队合作、自我管理、健康管理。表1展示了经小组讨论、打分后的素养排名及得分,没有获得任何一票的素养条目未被列出。
汇总讨论结果可以发现,在北京协和医院健康工作者团队的13组人群讨论中,临床能力无一例外的排名各组榜首,作为最重要的医生职业素养被强调。与此同时,包含所有临床医师及研究生组在内的共7组讨论中,将沟通能力列为第二位重要的职业素养。而在一线护士及护理学生组,团队合作这一概念比其他组都得到了更多强调。除公共健康专家、行政管理者和志愿者的小组以外,人道关怀在其他小组中排名很高。所有小组中,只有主治医师及护士长将追求卓业这一素养列为最重要的五个素质之一。住院医师及医院志愿者将自我管理列为最重要的五项素养之中,但在详细描述这一素养时,住院医师更加强调自我管理、平衡工作压力与面对危重症患者诊治、抢救时保持冷静避免恐慌,而医院志愿者更强调只有有足够能力掌控好自身健康及情感压力的医生才是值得信赖的。公共卫生学家是唯一十分强调健康管理的组别,讨论时他们认为,尽管传统上医学更加侧重于治疗,一个好医生应充分具备预防医学的视野,尽力预防疾病发生,同时应亦有卫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表1 每个名义团体的投票结果Table 1 The voting results of each nominal group (calculated by the percentage of the total voting)
在过去的20年中,很多研究都以医生、医学教育者、医学生的角度研究了医学专业素养的问题,但这些研究甚少纳入患者、医学专家、公共卫生学家等意见,亦少涉及亚洲文化背景国家[6-7]。本研究采用名义团体方法,扩充纳入了医学教育其他非医生及护士领域研究人群,了解其看法。
医生常被认为是应不断磨练医学技能的团体,这与各NGT小组将临床能力与沟通技巧列为首要重要素养相符。其次,中国医学院学制及医学教育机构复杂,普罗大众对医生平均临床能力具有更高期待[8],时有袭医事件发生,医患关系越发得到重视,这也是临床能力与沟通能力被强调的原因之一。
所有小组中,只有主治医师及护士长将追求卓越这一素养列为最重要的五项素养,这可能与主治医师与护士长更多的在医疗工作运行团队中承担了监管者的角色有关。作为中国具有声望的医院,中国大众对协和医院具有很高期待值,也许由于这一点,即便不直接接触患者的小组也将追求卓越列为重要选项。
住院医师及医院志愿者将自我管理列为最重要的五项素养之中。住院医师刚刚经历毕业,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应对高工作负荷会感觉困难。寻求工作与私人生活的平衡点是经常被讨论的话题。住院医师小组讨论中提及了关于家庭、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现有医疗环境中自我保护方面的自我管理压力。
有趣的是,虽然伦理思辨作为重要专业素养在西方医学教育讨论中多次被提及,但在本研究中只有毕业生以及医学伦理教师把它放到前列。也许伦理思辨在中国医学教育中刚属起步,未被广泛强调提及有关。
本研究首次将名义团体研究方法应用于医学临床教育研究,以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医院的健康工作者团体为研究人群,初探对医生职业素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