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同坤
(陕西省镇安县柴坪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陕西 镇安 711500)
茄子黄萎病俗称半边疯、黑心病,为半知菌亚门轮枝菌属真菌,属真菌性病害。茄子多在座果后开始出现症状,而且多自下而上或一边向全株发展。发病初在叶缘及叶脉间变黄,晴天高温时呈萎蔫状态,早晚可恢复,后发展至植株半边叶变黄褐并萎蔫下垂脱落,严重时全株叶片变褐,萎蔫脱落,仅剩光秆。产量损失严重,甚至绝收。为防止此病危害,笔者进行了茄子黄萎病防治效果试验。
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置在陕西省镇安县柴坪镇茄子地,试验面积400 m2,试验区域地处秦岭东段南麓,为秦岭土石山区,土壤为黄褐土,土壤肥力中等,生长一般,该地有茄子黄萎病发生,危害较严重。
1.2 试验方法
1.2.1 农业防治试验。从定植到盛果期是防治关键期,采用如下农业技术措施:①与十字花科或百合科等蔬菜轮作3年以上;②小水勤浇,保持地面湿润,不龟裂,避免用井水直接浇灌;③及时清除病叶、病果、病株,深埋或烧毁。试验设置农业防治与未防治(CK)2个处理组,以病株为小区,坐果后调查防治效果。
1.2.2 种子消毒处理防治试验。用种子重量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种2 h,洗净后催芽。试验设置种子消毒处理与未消毒(CK)2个处理组,以病株为小区,果实坐果后调查防治效果。
1.2.3 苗床土壤消毒处理防治试验。苗床用40%棉隆10~15 g/m2与15 kg细土混匀,翻入15 cm深,覆地膜熏蒸,土温15℃~20℃时,10~15 d后揭膜排气,5~7 d药气排净方可定植。试验设置苗床消毒处理与未消毒(CK)2个处理组,以病株为小区,果实坐果后调查防治效果。
1.2.4 药剂灌根防治试验。发病初,用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15%防萎蔫生态液300倍液进行灌根,以清水对照,每株浇500 ml药液,每10 d浇1次,连续3次,最后一次灌根后7 d调查防治效果。
2.1 农业防治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轮作、小水勤浇、避免井水直接浇灌、清洁田园等措施后,其病株减退率为87.6%,防治效果良好。
表1 农业防治效果
2.2 种子消毒处理防治效果。从表2可以看出,用种子重量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种2 h,消灭附在种子表面病菌,其病株率为10%,防治效果较明显。
表2 种子消毒处理防治效果
2.3 苗床土壤消毒处理防治效果。从表3可以看出,苗床用40%棉隆熏蒸后,减少了土壤中的病菌,减轻了病害,其病株减退率为90%,防治效果明显。
表3 苗床土壤消毒处理防治效果
2.4 药剂灌根防治效果。从表4可以看出,发病初,用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15%防萎蔫生态液300倍液灌根后,其病株减退分别为91.6%、88.2%,防治效果较明显。
表4 2种药剂灌根防治效果比较
茄子黄萎病是茄子的重要病害,属真菌性病害,危害较严重。试验结果表明,用农业防治后,其病株减退率为87.6%,防治效果良好。用50%多菌灵消毒处理后,其病株率为10%,防治效果明显。苗床用40%棉隆土壤消毒熏蒸后,其病株减退率为90%,防治效果明显。发病初,用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15%防萎蔫生态液300倍液灌根后,其病株减退分别为91.6%、88.2%,防治效果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