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威慑理论的历史演进

2018-12-14 09:13
军事历史 2018年2期
关键词:核威慑威慑核武器

2500年前《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长期受到东西方国家的普遍推崇,其独创的朴素威慑观念,成为现代战略威慑的历史源头,并提供了最早的理论根据。威慑理论是冷战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国际安全理论,曾被誉为20世纪国际关系领域最重大、最深奥的学术创造。*[澳]克雷格·A·斯奈德等:《当代安全与战略》,147页,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战略威慑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就是经过客观实践的战略威慑发展历史。60多年来,战略威慑循着一条科学技术与国际政治发展的历史轨迹不断演进。

一、战略威慑理论的兴起(1945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现代战略威慑理论,并不是从美国第一颗原子弹在阿拉莫戈多*美国新墨西哥州南部城市,1945年7月16日世界第一颗原子弹在距此96公里的特里尼蒂发射场进行爆炸试验。沙漠上试验成功的那一时刻开始出现的,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广岛、长崎爆炸的原子弹,使全世界对原子武器的巨大威力都产生了极大震动之后。从此,原子弹的幽灵笼罩着全球,核武器的巨大杀伤破坏作用,使得核武器成为了当时战略威慑手段的最佳选择。按照学术界的一般观点,战略威慑理论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和政策首先在美国兴起,对其科学研究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核威慑起步的。从那时开始,人们越来越多地了解战略威慑的概念和现实,关于战略威慑的重要样式——核威慑的理论研究也迅速增多。

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是核威慑理论的早期兴起阶段。这一阶段核威慑理论迅速兴起,美国形成了初步的威慑理论体系。而苏联完善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军事战略和军事理论,但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苏联始终不曾公开宣布战略威慑方面的政策,对威慑一词避而不谈。苏联学者认为美国核威慑的基础就是尽可能使俄国人处于恐怖之中,并利用核大棒统治世界,认为美国的核威慑理论家很早就妄想把苏维埃俄国从地球上抹掉。*[苏]阿·葛罗米柯、弗·洛梅科:《核时代新思想》,3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一)布罗迪提出了最早的核威慑理论。美国兰德公司一直是威慑问题研究的主要机构,大多数早期的威慑理论家包括布罗迪,都曾经在兰德公司工作过,他们在这里开展广泛研究,其理论被用于重大决策,并形成了现代威慑思想的支柱。在美军使用原子弹对日本广岛、长崎轰炸后的10个月,1946年6月,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伯纳德·布罗迪主持撰写了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核战争、核政策、核战略的专著《绝对武器:原子力量与世界秩序》,首次提出了核威慑理论的基本思想,并敏锐地觉察到核威慑在思维领域引发的变化。

(二)核威慑理论改变了以往对经典战争理论的认识。现代核武器的出现,大大改变了战争的形式与规模,使以往阻延战争破坏作用的时间与空间因素同时受到超强度的压缩,使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导弹的威胁下,都呈裸露状态。克劳塞维茨认为,“战略就是为了达到战争的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消灭敌人军队是一切军事行动的基础,是一切行动最基本的支柱”,“用流血方式解决危机”是“战争的长子”。*[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73、7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也说:“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只有大量地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毛泽东选集》,第2卷,48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布罗迪的理论对这些经典战争理论提出了挑战。布罗迪曾阐述道,“迄今为止,我们军事力量的主要目的一直是为了打赢战争,但从现在起,我们军事力量的主要目的必须是为了防止战争,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有益的目的”。

(三)杜勒斯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核威慑政策。1954年1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发表演说,公开阐释“大规模报复”战略,威慑概念第一次在正式公布的官方文件中出现。“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出发点是艾森豪威尔政府期待的“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的思想,它实现国家安全目标的主要途径是以恫吓为主的战争边缘政策,不论苏联的“侵略”行动是发生在朝鲜还是在别的任何地方,美国都将运用战略空军以核手段进行大规模报复,目标不一定局限于发生冲突的实际地区。美国的核威慑战略是针对苏联作为推行冷战遏制战略而确立起来,成为美国防务政策和军事战略的基石,也成为战后战略理论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备受人们的重视。但是,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大规模报复”战略就是以应付所谓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而制定出来的,对战争的设想还停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模式的水平上。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核威慑战略,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巨大争论。在这些争论中,大量民间国际问题专家加入讨论之中,核威慑研究空前活跃起来,这预示着核威慑研究黄金时代的到来。

二、战略威慑理论的繁荣(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

1954年至1965年,被称为战略威慑研究的黄金时代。在这段时间里,核威慑成为战略研究的重点,关于战略威慑的许多科研成果涌现出来。美国兰德公司的战略分析家,以及与兰德公司有联系的一批新战略家,掀起了核战略研究的热潮,产生了核威慑理论、有限战争理论、军备控制理论,以及其他一些诸如危机管理的概念、逐步升级概念、灵活反应等等。当时提出的一些战略思想和战略概念,在今天的美国政策中,仍有很重要很突出的体现。

(一)美国建立起较完善的核威慑理论体系。20世纪60年代,威慑理论权威托马斯·谢林两本关于威慑理论的论著《冲突的战略》《军备及其影响》相继问世。他积极倡导用博弈论方法研究威慑问题,形成了在冷战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理性威慑学派,曾对美国军事战略和威慑政策的制定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谢林提出了新的合作观,为了尽最大可能缩小双方利益的差异或冲突程度,必须尽最大努力寻求冲突双方的共同利益,而双方确保摧毁的威慑状态本身则是诱导双方去寻求共同利益的源泉。谢林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使得双方确保摧毁的核威慑得以有效的关键,不是如何使用核武器,而是使对方相信你将如何使用核武器,而必定造成对方无法接受的损失。

这一时期对核威慑理论的研究,出现了许多关于威慑的细分概念。1960年卡恩把美国的核威慑分成两类,第一类是“慑止直接的攻击”,第二类是“用战略威胁来慑止敌人发动除对美国本土的直接攻击以外的非常具有挑衅性的攻击”。1961年,美国哈佛大学学者亨利·基辛格(后任美国国务卿)出版了《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的前景》,被视为当时美国外交和军事政策的纲领性著作,着重探讨核威慑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威慑三要素:“有力量,有使用力量的决心和使潜在侵略者估计到这两点。”

围绕着核威慑的对抗,60年代出现了战争升级理论。1963年美国防务分析家赫尔曼·康恩最早提出了“逐步升级”的概念。他把战争从危机到全面核大战之间分为7个阶段、44个梯级和6道门槛,每一个层次都提供了强度不同,但适合于该层次情况的一些可供选择的行动方式,对战争的不同等级在打击目标及使用手段上作了详细区分,交战双方的决策者可以通过比较做出行动决定。西方学者认为,可以用战争升级相威慑,使对手慎重考虑寻求政治解决的机会,从而使战争在对己方有利的情况下逐步降级。这种理论既“有助于威慑”,又注重实战,因而成为美国和北约“灵活反应”战略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麦克纳马拉确立了长期影响的“确保摧毁”核威慑战略。在麦克纳马拉任美国国防部长期间,出现了许多新的战略,最重要的有“确保摧毁”“限制损伤”以及“灵活反应”等战略,其中“确保摧毁”的核战略一经提出便一直作为美国战略威慑思想的基础。这些至今仍然是战略学家辩论的中心问题。苏联军队认为未来战争必然是核大战,“任何战争,即使是从常规战争开始,也会变成毁灭性的火箭核战争”。麦克纳马拉提出“避开城市”和“打击军事力量”的主张,被正式确定为肯尼迪政府的“灵活反应”军事战略中的核战略。这一战略区别城市目标和军事目标,为控制核战争提供了一种方案,也适应了当时的对抗形势,与实战思想紧密相关。他提出,在核战争中,主要的军事目的应当是摧毁敌人的军事力量而不是消灭其平民。*[美]威廉·M·考夫曼:《麦克纳马拉战略》,179页,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出版局,1965。这是美国战后首次提出把军事力量作为核战争中的主要打击目标。

麦克纳马拉的另一个成就,是在任期内把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的总数分别确定为1054枚和856枚。*[英]劳伦斯·弗里德曼:《核战略的演变》,26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因为自从有了核武器,人们一直在考虑“核武器究竟有多少才算足够”的问题,而麦克纳马拉提出了一个尺度,这个尺度就是“确保摧毁”的标准。直到21世纪的今天,美俄两国还一直在讨价还价以使核力量保持在这个水平上。

虽然苏联极少公开宣布核威慑方面的政策,实际上苏联在这一时期奉行的也是“确保摧毁”或“相互威慑”。苏联基本军事理论著作《军事战略》表明,苏联军队承认了一场世界核战争的惨重而无法接受的后果,这就是相当坦率地承认相互威慑这个事实。实际上,美苏早已把核威慑的概念作为他们战略思想的主体,只不过在强调的程度上有所不同,并无实质性的差别。美国的威慑理论包含着实战的成份,苏联打赢战争的理论包括着威慑概念。

三、战略威慑理论的衰落(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受美苏军事对抗、国际形势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美苏两国不断进行战略调整,美国的核威慑研究陷于停滞乃至衰退,而其他有核国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60年代中期以后,威慑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和发展时期,这在西方理论界被称为威慑研究的“第三次浪潮”。*吴莼思:《威慑理论与导弹防御》,50页,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这次浪潮主要是对所谓黄金时代提出的核威慑理论和思想重新进行评价与批判。美国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以威慑为核心和基本目标的核战略。核威慑经历了一个由“纯威慑”向“实战威慑”演变的过程,尼克松政府和卡特政府沿着这一发展轨迹完善和发展了“实战威慑”理论。

(一)施莱辛格企图使实战与威慑更紧密地结合。在尼克松政府第二任期时,美国第一位非军人出任国防部长的职业战略家施莱辛格,在国家安全决策备忘录中提出了“有限核选择”战略,力图把美国的战略武器与北约组织的威慑战略重新捏在一起。*[美]罗杰·斯皮德:《八十年代战略威慑》,176页,北京,战士出版社,1983。希望通过控制升级、建立可靠的战略预备力量、阻止苏联战后恢复等举措,增加战略灵活性,在保持核力量总体优势的基础上,增加打有限核战争的选择方案,增加核威慑的可信度,以防止苏联对美国发动有限核攻击。施莱辛格的核威慑理论最本质的方面是,美国应具有进行有限核战争选择的能力。真正目的是,通过使美国战略核武器与欧洲防御“再度结合”,恢复美国核保护伞的可信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方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因为其可信性不高,反而让实战成分充斥到了整个延伸威慑层次,人们担心这会降低核门槛的高度,增加爆发全面核战争的机率。

(二)卡特政府确立了具有实战威慑的“抵销”战略。侧重打击军事目标的“有限核选择”战略,并不能保证战略上的灵活性。美国更加倾向于用进行实战而不是报复的方式实施战略威慑,卡特政府实行“打击军事目标”的“抵销”战略。要求美国核力量除了具备打击苏联城市的能力,同时具备打击军事目标的能力。针对不同程度的威胁做出不同程度的反应,成为当时战略威慑研究的重要内容。1981年,国防部长布郎在谈到“抵销”战略时特别强调:“‘抵销’战略不是一个新的战略理论,它也不是对我们过去近十年来传统战略的根本改变。……它是经过了大约一代人的时间,在麦克纳马拉和施莱辛格奠立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发展的自然结果。”

(三)苏联开始逐步接受和发展战略威慑理论。苏联对战略威慑思想经历一个从拒绝接受到逐步重视的过程。在斯大林时期,苏联完全不承认战略威慑概念,把美国的战略威慑视作“核讹诈”。从5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逐步认识和接受战略威慑观点。60年代,随着战略核力量的增强,苏联在火箭核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自己的核战争理论。在赫鲁晓夫时期提出了“核战争中没有胜利者”“战争不是注定不可避免的”等战略威慑观点。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虽然拒绝公开承认威慑概念,但在战略理论和实践中已开始接受和运用战略威慑。针对美国依仗核优势进行所谓的“大规模报复”,苏联突出研究了核战争的特点和实施方法。认为未来战争必然是火箭核战争,核武器及其投掷工具将成为主要的作战手段,使用核武器实施进攻和突然袭击是取得整个战争胜利的关键。同时也认为吓阻美国的方法是建立优势的战略力量,而不是仅仅能消灭美国很大一部分居民和工业,苏联的理论要求有摧毁敌方的军事力量、指挥控制系统和工业目标的能力,而且能够差不多是同时摧毁。*[美]哈罗德·布朗:《美国未来二十年的对外战略》,47页,北京,时事出版社,1986。

(四)中等核国家根据本国特点制定了“有限核威慑”战略。中等核国家受国力的限制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奉行“有限核威慑”战略,即依靠一支数量有限的有效力量,能给对方一定损伤程度的核打击,以此来抑制威胁制止战争,起到威慑作用。特别是在美苏对峙的格局不变的情况下,两国中任何一方若与中等核国家发生冲突,遭到中等国家的报复,会使其在对峙中处于不利地位。当时英国国防部认为:“核武器仍然是我们必要的能力因素,威慑来自其他拥有核武器国家的威胁。”英国核威慑的原则就是“莫斯科标准”核原则,英国的核威慑力量主要是应对苏联对英国核心利益的威胁。只要苏联对英国发动核进攻,英国就对苏联发动核报复,打击包括莫斯科在内的许多重要城市和工业中心。任何对手对英国发动进攻,就将会遭到来自英国的沉重打击。法国政府根据形势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以弱制强”的核威慑战略。法国的威慑逻辑是借助于“原子的同等能力”,使小国可以在大国面前不低头。

四、战略威慑理论的复兴(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

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苏联军事上的强硬使得美国急需重振国家威望,威慑研究重新受到重视,核威慑理论进入重新振兴阶段,美国“高边疆”战略的产生,逐渐改变了军事对抗的格局,在军事战略理论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新武器系统呈群体形式出现,并向非核化方向发展,使常规武器性能发生革命性变化,将战略威慑理论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一)“战略防御计划”使太空威慑走上前台。80年代里根政府倡导的“战略防御计划”,标志着美国已经形成了较系统的太空威慑战略。通过大力发展战略防御体系,为美国战略进攻力量乃至美国本土提供有效防护,使美国的战略武器系统具有攻防兼备的能力,开始进行防御性的威慑。“战略防御计划”试图建立一种探测、监视、跟踪的系统,并且建立以定向能武器为主要手段的、多层次拦截进攻型战略导弹的天基反导弹系统,企图利用太空优势使苏联丧失核威慑能力,进一步达到增强美国核威慑力量的目的。“战略防御计划”的实施使当时的战略进攻与战略防御达到了适当的平衡,改变了人们仅仅关注战略进攻的思维方式,更加符合战争历史上进攻与防御交替进行与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由于政治、经济、科技上的困难和阻力,“战略防御计划”在执行中多次被迫调整,但努力实现这种战略威慑的目的并没有放弃。

(二)“确保生存”战略力图改变美苏对抗的格局。格雷厄姆的“高边疆”战略开辟了寻求战略生存的新思路,使人们由“相互确保摧毁”的思维转变到“确保生存”上来。“确保生存”核战略认为未来的核战争很可能是逐步升级、分阶段进行的,设想有四种核战争样式,通过利用核武器的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的提高,以打击苏联的军事目标为主,削弱其第二次核打击能力,从而增强威慑效果。尽管里根政府认为战略防御能力是一种“确保生存”的威慑力量,但在相当长时期内,核武器是取代不了的。即使反导防御系统研制成功并予以部署,也不可能使进攻性核武器全部失效,而且反导防御系统的研制会促使进攻性核武器技术的发展。因此,战略防御计划所依据和倡导的“确保生存”理论,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取代“相互确保摧毁”理论。

(三)“多层次威慑”使常规威慑理论得到发展。80年代以来战略威慑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发展,应属常规威慑理论的出现。在核恐怖、核威慑的平衡条件下,谁也不敢轻易打核战争,常规冲突仍是最现实的威胁。80年代初、中期,美国和北约先后提出了常规威慑这一概念,就是要用高技术武器实现战略威慑的作用。当时的美国学者对常规威慑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作了论证,认为常规威慑是对核威慑、特别是延伸威慑的补充。以常规力量对抗或抑制局部的常规冲突,以求全局威慑的稳定。*Richard Betts. Conventional Deterrence: Predictive Uncertainty & Policy Confidence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80.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墨什默尔的《常规威慑》,是第一本系统研究常规威慑的论著,从战略角度提出了常规威慑的基本理论框架。

(四)人民战争赋予战略威慑新的内涵。人民战争作为常规威慑的战略防御力量,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运用并发挥了极大的威力。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毛泽东、邓小平等革命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对中国古代威慑思想批判性地继承,并在中国革命战争和为保卫和平而斗争的长期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显著特点的人民战争战略威慑思想。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实行人民战争基础上的整体力量威慑,强调发挥整体威力,形成总体优势威慑,取得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

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战略威慑思想,坚持实行人民战争的整体力量威慑,把以制约战争、维护和平为目的的威慑思想发展上升为国防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对和平时期军队的职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重视加强威慑力量的建设,强调以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增强威慑效果,并敢于善于显示实力。通过军事演习、新闻宣传、国庆阅兵等方式,显示中国国防实力强大的战略威慑效果。

五、战略威慑理论的系统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战略威慑所依赖的技术基础发生了改变,信息技术、航天技术以及精确制导技术方面的优势,使战略威慑的手段更加多样,战略威慑理论向着新的、更趋完整的理论体系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战略威慑理论不断发展,美国学者利林·格雷将冷战后的时代称之为“第二核时代”*Colin S. Gray. The Second Nuclear Age.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 1999.,以区别于美苏对抗的冷战时代。核威慑在信息条件下自然延伸,信息威慑、空间威慑、常规威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战略威慑理论成体系不断向前发展。

(一)“现实遏制”核战略重点强调核威慑的有效性。俄罗斯新军事学说“现实遏制”核战略的核心就是核威慑,将核威慑的有效作用强调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俄罗斯改变前苏联时期对核力量极为保密的做法,加强宣传攻势,时常有选择地公开报道核武器的研制、试验特别是核力量部队的部署、训练及演习情况,其目的在于让对手了解俄强大的核实力。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充分表明俄为维护国家安全不惜打一场核大战的意志和决心。模拟临战前公布敌方重要政治、经济、军事、工业中心或重要民用设施为核打击目标,基本界定俄军平时和战时可能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条件,以阻止和打消敌人的进攻企图。核威慑主要目的是防止核大战和大规模的常规战争,其威慑的主要手段仍然是先发制人、迎击、核报复——第二次核还击等。

(二)“全方位核威慑”战略更加注重实战威慑。经过近10年的调整,作为美国面向21世纪的新核威慑战略的蓝本,“全方位核威慑”战略的提出标志着在新世纪美国核战略的基本确立。与冷战时期的核战略相比,“全方位核威慑”战略有了重大的调整和变化。新核威慑战略的最高指导思想是追求绝对军事优势,在坚持核威慑的同时,将威慑的对象扩大并且重点发生转移,提出建立进攻性打击系统、防御系统、后备反应基础设施的“新三位一体”威慑力量体系,增加常规威慑和防御威慑,构建一种全方位的威慑。但是由于对情报的严重依赖,将全方位的信息优势作为前提条件,认为对手的意志和观察能力是可以操纵的,这些固有的弱点最终导致威慑效果难以实现。

(三)太空威慑在军事斗争舞台上发挥作用。太空一直是美国争夺的“高边疆”,美国不断进行反卫星武器的试验,也促使太空威慑作为全新的威慑形态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战略威慑的对抗中,当敌对双方军事上形成核均势时,核武器作为一种推行霸权主义或敌对双方争夺优势的工具,其作用就自然下降了。既拥有进攻性战略武器,同时又拥有能制服核武器的防御性战略武器,才是获得威慑效果的重要手段,美国“高边疆”战略的推行加速了人类开拓和利用空间时代的到来过程。

(四)信息威慑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随着军事对抗方式的演变,信息威慑在90年代作为一种全新的威慑形态,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普遍渗透和快速发展应运而生。面对日益复杂的安全环境和自身发展利益,世界各发达国家均在创新发展信息威慑理论,积极备战网络信息战。美国国防部和参联会相继出台各种文件和对策措施,全面加强信息优势建设,不仅准备打赢“危机和冲突时期内信息战”,而且更强调在平时和危机爆发前运用“媒体战”“心理对抗”等“信息对抗”以形成信息威慑。俄军将网络信息战称为“第六代战争”,认为在未来战争中,要夺取并掌握制信息权和制电磁权,就必须打赢网络信息战。而印军也在积极准备虚拟空间争夺战。信息威慑成为各国战略家研究的重点理论,信息威慑思想的产生为战略威慑思想创新发展提供了崭新的理论空间。

(五)常规威慑越来越凸显重要。在“冷战”期间,战略威慑主要表现为核威慑。“冷战”结束后,在核威慑条件下,常规威慑在军事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在当前国际环境下,世界各国面临的现实和潜在的战争威胁,主要是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核武器运用的局限性,使得常规兵力武器成为应对威胁的主要手段,常规战略威慑力量能发挥更大的威慑作用。常规威慑灵活可选、威力适度、效果可信,可有效地保护具体利益,成为跳出核威慑悖论僵局的必然选择。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为确保美军在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处于世界军事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美军配合国家的全球战略抛出了一个又一个“构想”。1996年7月,美参联会首先推出《2010年联合构想》,吹响了美军迈向21世纪的第一声号角。2000年5月,美军又在此基础上出台了更加完善的《2020年联合构想》,不断提升常规力量的建设水平和作战能力。

60多年来战略威慑理论与政策的发展历史告诉人们,战略威慑从侧重纯威慑发展到侧重实战威慑,已经完成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历史循环,并成体系向前发展。回顾战略威慑的历史也不难发现,西方大国的政策一直是根据核武器达到的技术水平,而不是根据对世界形势的正确分析来确定的,这就使技术不仅决定武器,而且决定对战略威慑的全部思维方式。所以,战略威慑理论与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历史将作出客观评判。

猜你喜欢
核威慑威慑核武器
五个核大国应率先行动起来
核威慑的四大风险及其应对
普京批准新版核威慑政策
网络黑客比核武器更可怕
网络黑客比核武器更可怕
美丽与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