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火车东站位于江干区彭埠镇,可以说,这是区内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名列全国九大铁路枢纽之一,为长三角最重要的综合物流网中心,也是亚洲最大、最现代化铁路枢纽之一。旅客可通过客运专线、地铁、公路、公交、水运等,在这里实现“零换乘”。
那么,这座巍峨新颖的巨大铁路建筑物是如何落户在彭埠镇的?
为此,我走访了曾经参与火车东站设计,并且一直关注东站建设与运行的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成员谭启晓先生。
他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出了改革开放号召,在国民经济第六个五年计划(1980-1985年)中,提出铁路建设上“三大战役”的说法,即“中取华东,南攻衡广,北战大秦”。由此,作为全国铁路运输中心,铁道部规划在杭州建立一个大型铁路枢纽工程,主要负责东南沿海地区的客货运的调配。
于是,铁道部第四设计院(负责华中、华东地区铁路规划)与铁道部大桥设计院各做了一个方案,俗称“西方案”与“东方案”。
西方案的铁路枢纽设在三墩,过钱塘江的地点放在闻家堰附近;东方案的铁路枢纽设在笕桥北面的乔司,过钱塘江的地点在四堡附近。
当时,这两家设计院同属铁道部管辖,行政级别相同,技术力量不相上下,应该说,两个方案各有千秋,各有优势。因此,这两家设计院互不相让。
那时,谭启晓在杭州铁路分局设计室(杭州铁路设计院前身)工作,负责杭州铁路通信网规划制定。由于杭州铁路枢纽存在上述两个方案,也设计了二个规划铁路通信配套方案。
时至1986年(从开始制定方案已经过了整整八年),随着国民经济恢复与迅速发展,交通运输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究竟采用哪个方案?仍然落实不下来,大大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进度。
大家对这样的僵持情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到了1986年10月23-24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曾任铁道部部长)到达杭州,主持召开了华东铁路建设会议。
在会上,铁道部及省、市领导就杭州铁路枢纽方案听取了各方的陈述,并咨询了第三方专家的意见。
最后拍板定论,确定了采用“东方案”,即将杭州铁路枢纽设在乔司,同时,也确定了钱江二桥就建在彭埠附近的四堡。
于是,作为钱江二桥的配套工程,杭州铁路东站就设在彭埠了。
接下来,钱江二桥就开始施工设计,紧接着,施工队伍就进入现场。
1987年先勘察、定位;同年12月20日开始在水中试打桥墩;1988年4月21日,钱江二桥举行了全面开工典礼,前铁道部长吕正操,时任浙江省省长沈祖伦等中央与省、市领导也来了。为了与钱江二桥配套(桥建成后,部分南来北往的火车从彭埠直接过大江,不再绕道杭州站(城站)。
于是,在1990年5月,老东站也跟着动工兴建。
1991年底,老东站竣工。
1991年12月24日,钱江二桥正式通车。
1992年4月1日,老东站正式投入运营。
由此,部分北面来的过路客车或货运火车不再到杭州站(城站)了,旅客改在老东站上下车、换车或转道。
刚开站时,每天实际上只有四班过路列车的上下旅客,老东站冷冷清清。
不过,到了1997年情况有了转变,杭州火车站(城站)实施扩建工程,拆除了在1942年建造的原站房,因此,杭州站停止运行了。
1997年7月24日,由上海开往九龙的99次特快列车停靠在东站的一号站台,谭启晓刚巧到那里拍照。
接下来,谭启晓又跑到东站广场与候车室里摄影,由于进出杭城的列车全部改在老东站停靠,但是老站过于狭小,很难容纳得下大批旅客的出入,站外广场上,人群挤挤,站内候车室挤满了行色疲惫的旅客。
1999年,新杭州站(城站)建成,部分列车再次改道城站。
那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进出杭州的旅客与货运越来越繁忙,南来北往的商品流通与人员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列车班次不断增加,途径钱江二桥的列车日渐增多。加上沪杭、浙赣动车组运行,高铁紧锣密鼓地开展建设,给杭州乃至华东沿海地区的运输带来了新的问题。
2007年11月份,铁道部启动了杭州铁路东站概念设计方案国际招标,共有38家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单位参加,经筛选评审,推选了7个方案,后又遴选出4个方案,包括英、法等国际知名设计师的作品。
最后,由中南建筑设计院设计的“钱江潮”方案中标。该方案灵感取自靠近东站的“钱江大潮”和高速列车运行的全新感念,也象征了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犹如滚滚而来的钱江大潮,势不可挡。站房建筑主体中间高,两侧低,外立面用银灰色金属铝板,屋顶采用半透明聚碳酸酯材料,整体感觉舒展流畅,令人不由自主地想到蔚为大观的钱江大潮。
这是一座流线型设计的现代型火车站,新东站枢纽站场规模从老东站的4台7线扩建至15台30线。
新东站于2013年6月30日建成运营,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新东站为五层结构,其中地上两层(高架层、站台层),地下三层(出站广场、地铁交接厅、地铁站台),设计站线包括磁悬浮在内共18台34线,总建筑面积超过34万平方米的特大型交通建筑。可以说,新东站内汇集高铁、普铁、专线、地铁、磁浮、公交、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和配套服务设施于一体,并可实现立体无缝交通换乘,成为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