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艳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40岁以上的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约为7%~10%,不亚于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病率,成为威胁全世界的主要疾病之一。慢性肾脏病发病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20~30岁的透析患者越来越多,年龄最小的甚至不到10岁。是时候保护肾脏了,一起来关注我们的“爱肾天地”吧!
每个人都有两个肾脏,肾脏有六大功能:排泄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毒素,调节血压,调节骨骼生长,调节红细胞生长,调控体液(水)平衡,维持体内矿物质盐的平衡(如钠、磷、钾等)。肾脏对于人体功能正常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肾脏一旦有病医治特别困难,尤其诊断为慢性肾脏疾病,归宿就是替代治疗。但肾脏病是可防可治的,如能早期发现并治疗,肾损害将会被延缓或停止。因此,定期肾脏病筛查非常必要。
尿常规是最有效的基本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低渗尿等情况。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有助于更早地发现肾损伤。如果怀疑肾脏功能减退,同位素扫描肾脏极为重要。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家族史或有长期使用药物史的高危人群要例行相关检查。
建议健康人每年一次尿常规、肾功能检查,高危人群则要增加监测频率,3~5个月检测一次。女性懷孕前也要做肾功能检查,否则怀孕后肾脏负担增加,易引起肾脏病。如发现有眼睑或下肢浮肿、青年高血压、泡沫尿、尿色变深、腰酸痛、夜尿频多、贫血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如有疲乏虚弱、尿痛或排尿困难、尿少等症状,也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肾病科就医。
肾脏病主要危险因素自己或家族其他人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家族其他成员有IgA肾病等。
肾脏病次要危险因素红斑狼疮、血管炎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反复尿路感染,肥胖,肾结石,长期应用肾毒性药物(止痛、退热、感冒药),年龄60岁以上,低出生体重。
评估肾脏病情的五大检查血压、尿蛋白、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肾脏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波、x线和同位素检查等)。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为了拥有健康的双肾,要提早进行肾脏疾病的预防保健,早防甚于早治是预防肾病的核心思想。包括:
调整生活方式戒烟,保暖,控制体重,限制盐的摄入;不暴饮暴食,不憋尿;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练气功等,以不感觉疲劳为宜。水肿明显时应限制每日饮水量。肾功能受损时建议优质低蛋白(精质瘦肉、蛋、奶)、低磷饮食,有效降低蛋白尿,降低血脂,纠正高尿酸血症。
避免感染喉部或扁桃腺遭链球菌等感染时容易引起肾病。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时要彻底,不要中途而废,否则反复发生的链球菌感染容易导致肾脏发炎(儿童尤需注意)。
避免肾毒性药物许多止痛药、感冒药和偏方都有肾脏毒性,不要轻易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