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依据探究

2018-12-13 02:44季芬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生态危机习近平

季芬

【摘 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和特有的价值意蕴。这一思想的形成具有多重基础:第一,思想之泉是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第二,理论之基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论;第三,现实之需是严峻的生态危机及其相关矛盾。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根据进行探究,这对当下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意义重大。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危机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就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表了多次讲话,对生态文明表示高度重视。在习总书记亲自推动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持续推进。在实践的过程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逐步形成,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并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思想之源、理论之基、现实之需,对构建美丽中国意义重大。

一、思想之源: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

古代先哲们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其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在当下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重要思想源泉。

1、儒家:“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儒家文化包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资源,其中“天人合一”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在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天”与“人”的合一。天与人合二为一,肯定了人与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两者本应就是交融为一体而非彼此对立的关系,因而人类要正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友好、平等待之。张载对此做过形象的说明,“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集·西铭》)人在自然万物面前应摒弃漠然的态度,保持谦逊和敬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二是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合一。“天道”指宇宙万物运动变化之规律,“人道”指人类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从本体论上说,古代先哲们认为“天道”是宇宙最高的存在实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人道”产生和运行的根本依据。因而,“天道”与“人道”合一即强调两者内在的统一性,“人道”要尊重并符合“天道”的规定,以“天道”的根本要求作为确立道德规范的尺度。人类不仅要善于发挥主体性,更关键的在于认识并遵循自然的运行法则,只有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正确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

2、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

在道家看来,“道”是宇宙的根本法则,是万事万物生成的根本动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一”是道产生的冲气,代表了宇宙的统一性;“万物”作为道生成的最终结果,代表了宇宙的多样性。那么“一”与“万物”则构成自然界源与流、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一”作为“源”,是万物生成的根基,体现着自然的力量,万物是“一”的演化结果,当然就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因而人也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在明确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基础上,老子明确了人对待自然的态度问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这里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按照老子无为的思想,万物的产生,都是“道”自然而然运行的结果,没有创造者的存在。道家以为,天地万物都是依据自在本性运行着的,互不干扰,和谐共处。“物任其性,自生自化”,人类要尊重万物各自的存在和发展方式,也就是要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顺应自然,使其保持本然、无为状态,而不加以从中破坏,这样顺乎本性的方式才利于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处。

3、佛家:“众生平等”的博爱意识

佛家虽本身不是研究生态学的,但佛教禅宗里关于生命观的阐述,却蕴含着丰富且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众生平等是佛家最基本的思想观点,它表达了人类与宇宙万物皆平等、无贵贱、求共生的理念,正如《长阿含经》指出:“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众生”的内涵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本土文化的熏陶和交融之中逐步得到丰富的,由“有情众生”进一步发展为“无情众生”,形成了“无情有性”的观点。由此可见,佛学的众生平等观念超越了人的范围,将一切宇宙之物都纳入平等的视野中,肯定了它们都具有平等无异的自身价值。在生命平等、皆有佛性的思想前提下,佛家提出要慈悲为怀,善待一切生命,“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一切有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1]人是构成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处于合二为一、依正不二的关系之中。因此,小至尘埃,大及宇宙,都要相互尊重,平等对待,和谐共处。

二、理论之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专门对生态问题进行研究,但其生态思想非常丰富,散见于其著作中,包括生态问题产生之缘由、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等,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生态问题之缘由: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在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自然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表现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先于公众和政府意识到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自然带来了沉重的负荷问题,工人在这种环境之下也遭受到了严酷的摧残,因此对异化劳动以及由此衍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进行了猛烈批判。第一,人的生产生活皆以自然为基础,两者相互统一。但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必然带来工人同自然界的疏远和异化。工人首先擁有生产对象进行劳动,其次才能得到生存资料,也就是他并非作为现实的人自然而然地凭借自己的劳动满足自身需要。工人把自然改造得越好,自己也就越愚蠢,从而成为自然界的奴隶。第二,在工人与其劳动活动相异化的条件下,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不是那种自由和创造性的自我决定,而是对自然的任意剥夺和占有。第三,在异化的状态下,工人丧失了作为类的特性和本质,使人性蜕变为物性。因此,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人只会从单纯有用性的角度出发对自然进行改造,无限地满足于自身非理性的需求,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破裂。第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化,也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了功利性的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自然界在人们眼里只是金钱地位的源泉,其本身的内在价值被否定了。为了最大限度地占有有限的资源,各利益主体成为瓜分、蹂躏自然界的对象,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

2、正视两者之关系: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观点的基础上,坚持科学自然观,正确地阐释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第一,马克思强调了自然界对于人类的先在性。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2]自然界是人类产生的前提,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要在自然的条件下进行。第二,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并受制于自然界。人对自然界的依赖决定人的实践活动必将受到自然的影响与制约,人类活动不是为所欲为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3]因此,马克思提出要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人的实践活动若超出自然界的承受限度,那么人的活动必将无法正常开展,还可能出现生态破坏等现象。第三,人可以能动地改造和变革自然界。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都具有能动与受动的方面,两者不是一者决定另一者的单方面的关系,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创造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因此,人在自然面前绝不是消极被动的,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开展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自然,使之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用自己的存在于自然界中引起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5]

3、人与自然之和解:实现共产主义

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步由相互依存走向尖锐对立,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性体现在:第一,人类肆意掠夺自然。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人是万物主宰”的意识得到高度强化,并在资本主义竞争的社会环境下,自然愈加成为人类进行市场竞争和满足欲望的工具。第二,自然疯狂报复人类。人类无限度地触及自然的底线,受到了自然加倍的报复,导致生态问题频发。马克思在所处的时代背景下,不仅看到了生态危机,也看到了工人在恶劣的环境下所遭受到的摧残,对此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解的理念。第一,坚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相结合。规律是客观的,企图违背规律甚至消灭规律的想法或实践活动都是不可取的,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作用。人类之所以优于动物,不仅在于会改造自然,还在于会正确认识并运用自然规律。因此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基于自然客观规律,使人的实践活动成为有利于自然发展的活动。第二,实现共产主义。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异化导致了人的异化,资本成为阻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束缚力量,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剥削,才能扬弃人与人之间绝对的利益关系,转向为和谐友好。在此基础上,人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才会正视与自然的关系,将自身与自然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平等、友好、可持续的态度开发和利用自然。因此,只有实现了共产主义,人的自我异化得到解决,进而才能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三、现实之需:严峻的生态危机及相关矛盾

问题意识是对时代现实的反思,是改变和完善时局的起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基于强烈的现实问题,即全球范围内生态形势日益严峻、崛起大国应面对的国际责任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科学理论。

1、全球范围内生态形势日益严峻

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文明成果的同时,生态问题逐步凸显,日益威胁着人们正常的生产与生活。就国内而言,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以巨大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与生态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系统脆弱、能源利用率低下的严峻形势。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要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形成有益于推进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的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以实现经济与自然的有机协调。就全球范围而言,全球正走向生态信贷短缺的未来。世界人口的总数量在持续增长,为人类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但同时也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沉重的压力。持续增长的人口对自然的索取激增,逐步超出自然本身所能承载的能力。对自然大规模、无休止的开采,使得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急剧减少,荒漠化、水土流失加速蔓延。另外,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酸雨蔓延等生态问题也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人类社会发展能否摆脱与自然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局面?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2、崛起大国应主动承担的国际责任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扩大,有责任处理好本国的生态问题。第一,积极推动国际环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环境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离不开各国的自觉行动和合作推进。各国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自身出发做出了相应的改善,但是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其维持需要各部分内部的有机协调,各国基于本国利益而分别做出的行为缺乏改善环境的整体性。为了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倡导国际环境领域内的深度合作,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携手推动环境的治理。第二,为全球环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社会得到很好地落实,通过削减落后产能、发展绿色产业,破解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难题,这种产业发展模式适合在全世界的推广。正如索尔海姆所说的,“我希望中国倡导的宝贵的理念能够更为广泛地传播。所有环境问题都是能够解决的,关键在于领导力,而中国向世界展现了领导力。”[6]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要为维护生态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并积极践行。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在最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被写入宪法,这突出了当前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单单是要经济发展,而且是人民生活于其中的生态环境也要美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加大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发展的总体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开采已接近上限,生产生活垃圾日益剧增,优美的生态环境依然是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短板。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欠生态环境太多帐了,我们从现在开始认真地抓好这项工作,否则在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7]生态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要坚持绿色发展,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其他建设的全过程和全局。

以上思想之源、理论之基、现实之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重要依据。面对当下全球范围内生态危机的警示,以及中国目前在生态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使之成为民众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唯有此,才能将习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真正贯彻落到实处,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顺利开展,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动力与生机。

【参考文献】

[1] 陈秋平.金刚经·心经·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240.

[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167.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6] 李志伟.“中国能够成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索尔海姆[N].人民日报,2018-5-25(003).

[7]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24.

【作者简介】

季 芬(1995—)女,安徽广德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思想生态危机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论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资本论》自然生产力观点的新发展
机理·思维·特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维审视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
标题党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