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为
【摘 要】 在我国现代化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但是就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是会受到初中学习习惯的影响,但是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就需要针对当前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行改善,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升。
【关键词】 高中;数学;自主学习;习惯
一、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现状
1. 学习积极性不高
从小学阶段开始,学生接受到的教育大部分是填鸭式的被动教育,所以习惯于被动,习惯于被灌输,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数学的难度系数在增大,知识点也变得更加深入,为了更好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需要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主地学习。
2. 学习习惯不佳
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感受为主,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以体现。但是部分同学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受到初中学习习惯的影响,不能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巩固,甚至部分同学不会进行课前预习。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进行课前预习,就会产生较多的问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改善高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的策略
1. 激发自主学习热情
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生需要转变学习观念,认识到自己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高中数学知识比较复杂,内容较多,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主动性,才能使得知识体系得以简化。
2. 优化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的优化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简化知识体系,使得复杂内容简单化。在整体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应用,需要与同学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较强的主动性。优化学习过程就需要注重学习步骤,而不是将学习重点放在成果的获得上。学生需要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改善,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意识,使得自主学习习惯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3. 增强探究意识
高中阶段的数学就是逻辑性较强,同时思维性也比较强,所以学习好高中数学并不是简单的学会定理,会机械的套用数学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那么简单,需要有自主探究意识,只有学生具备了充足的探究意识,才能够面对复杂的数学难度,做好游刃有余。同时探究意识还能够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因此面对更为复杂的高中数学知识,学生更需要迎难而上,逐渐增强自身的探究水平,对于数学问题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且积极的解决问题,长此以往自主学习习惯就会养成。
在实际进行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激发学习热情,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使得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提升,学生要优化学习过程,培养探究意识,使得自主学习习惯能够得到改善,增强高中数学学习效用。
【参考文献】
[1] 赵泽渊. 浅析高中数学提升学生自主學习能力的策略[J]. 数码设计,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