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码头”(外一篇)

2018-12-13 23:17许晨
西部散文选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码头青岛

许晨

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看过一本外国童话书:讲的是一个孩子发现了一棵倒长的大树,长到深深的地心里。他好奇地顺着树干爬下去,越爬越深,竟然走进了一座奇特的城市——大街上跑的公交车无人驾驶,自动靠站上下乘客;琳琅满目的商场里没有售货员,计价收费全凭机器;加油站同样不见人影,缺油车辆自己前来补充能量。

真是生动有趣而又不可思议!

然而,时至今天,我来到了世界上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位于我国东海之上的洋山深水港,却惊喜而又欣慰地看到那个童话王国降临了人间,那种科幻小说中的描写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一个神奇的令人震撼的“魔幻世界”呈现在眼前。

远远望去,几千米的海岸线上矗立着一台台红色的桥吊装载机,巨大的集装箱被它们迅速抓起,依次放入自动导引车运送到指定位置,再由轨道吊车准确而整齐地码放在堆场上。最令人称奇的是:整个码头上竟然没有一个人影,那些吊机、载重车辆也没有司机驾驶室,各种机械都在有条不紊地自动运行着,冥冥中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摆弄着一切。

咦?这与传统的码头大相径庭。难道冰冷的机器魂灵附体,都有了生命?

谜底很快揭开了:这就是开港不久的全球最大的单体全自动化码头——上海港务集团洋山港四期工程项目,一个在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里,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创造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成果。过去海港码头上人来车往、机声轰鸣的场面一去不复返,操作人员只需坐在远程控制室里,看着眼前的电子屏幕,扳动几个手柄按钮就可以全程运转了。

难怪有人说:这是一座“无人码头”,也可称“魔鬼码头”,当然是指其神奇而言。不过我觉得“魔鬼”一说有些不雅,改一下称谓,比喻成“魔幻码头”似乎更动听更有褒意一些。事实上,不是“无人”,也不是“魔幻”,而是其中酝藏着我们几代海港人的远大志向和聪明才智。陪同我参观的党委书记沈淼,是一位年轻干练的女士,早年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进入上港集团后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对于这些年的沧桑变迁如数家珍。

上海港是一个百年老港,清末民初发展成为航运中心。历史的车轮驶进了1949年5月,上海港回到了人民手中,掀开了崭新一页。不过那个年代的货运码头装卸仅仅脱离了人拉肩扛的状态,用上了简单的吊车、卡车等机械,这就使饱尝过扛大包、上跳板等繁重劳作的码头工人兴奋不已了。曾经有一部风靡一时的现代京剧《海港》,正是以上海港为原型创作的。其中,退休老工人马洪亮重回港口的那段唱腔脍炙人口:“看码头,好气派,机械列队江边排。大吊车,真厉害,成吨的钢铁,它轻轻地一抓就起来……”

然而,当世界航运进入了更为先进的集装箱时代,我们却由于“文革”的影响落后了,直至拨乱反正的1978年9月,中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在上海港张华浜码头正式开辟,也拉开了上港集装箱运输的大幕。中国人是勤劳而智慧的,一旦挣脱了某些羁绊就会焕发出冲天的创造力。1995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决策,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一条长达32.5公里的东海大桥如同伸展的手臂,将孤悬海外的洋山岛揽入怀中,上港集团洋山港横空出世。

从2005年12月起至2007年12月,洋山深水港一、二、三期工程陆续投入运行,上海港如虎添翼,2006年突破2000万标准箱,2011年达到了3000万标准箱,问鼎世界第一。如今,他们全力打造的洋山四期顺利建成,又為这个东方大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是全球最大的全自动化码头。它一次开港运营7个泊位,岸线长达2300多米,采用上港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TOS)和振华重工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ECS),两者组成了这个全新码头的“大脑”与“神经”。这是真正的“中国芯”。

其中满场奔跑的蓝色自动运输车特别引人注目。这些车跟中型卡车大小相近,简称AGV,锂电池驱动,但没有驾驶舱,由车顶上的天线通过布设的61199根磁钉来感知定位。地面每隔两米布设一个磁钉,宛如一张硕大的“围棋棋盘”,网络着整个码头。通过智能程序,AGV可以自定行车路线,有效规避碰撞,在岸桥区和堆场内自由穿梭。犹如一只只辛勤的工蜂一样,不知疲倦地忙碌着。

沈淼书记陪同着我边看边介绍,最后走进了那座形似火炬的塔楼,如同电视发射塔上的旋转观景平台,又好似飞机场指挥塔台一样,凭窗远眺,整个洋山港尽收眼底。这是洋山四期的标志性建筑——中央控制室,也就是自动化码头的心脏和大脑所在。只见高大明亮的环型落地玻璃窗前,排列着一部部现代化的工作台,操作员面前各有四块清晰的电子屏幕,精准而又清晰地注视着岸线和堆场。

“码头上所有工作都由操作员在这里完成,其他地方看不到人,这也就是‘魔幻名称的来历。整个码头分为岸桥区、集装箱堆场和卡车接货区。船停在指定泊位后,桥吊自动将集装箱卸下,由自动导引车(AGV)将货物运到指定位置。前来取货的集装箱卡车,经过预约在提货区等待就可以了。”

“哦!真是太神奇了!”我一边赞叹着一边提出了问题:“这些奔跑的电动车没了电怎么办?是不是还要用人去充电啊?”

“不用。”沈书记指着远处一栋白色的房子说:“看,那就是换电站,是AGV车的‘食堂,它们‘饿了就会自动去‘吃饭,换一块电池只需6分钟。这样一来,就能实现24小时无间断工作。”

如此说来,这真是一座有灵性有生命的码头。如不是亲眼所见,我一定认为是“天方夜谭”。事实上,中国港口建设者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消化提高,改革创新,一步步达到了世界顶级高度。洋山港四期工程历经3年建设,率先启用了10台桥吊、40台轨道吊、50台自动导引车,最终将配置26台桥吊、120台轨道吊、130台自动导引车。年吞吐能力设计为400万标准箱,远期可达到630万标准箱。

最为令人感叹的是:它大大减少了码头的人力成本,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杜绝了人身安全事故,过去那种繁重、危险和嘈杂的码头永久消失了。与前面三期码头相比,这个四期项目占地最小、岸线最短、用人最少,可创造的效益却是最高。它不仅是国际上最大的单体自动化码头,也是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沈淼书记自豪地说:“从平均效率上来讲,我们这里等于都是全国劳模吊装专家许振超在操作,而且是全年全天候24小时无休止的‘许振超!”

奇迹啊!真是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公元2017年12月29日,上午11时,又一个震撼中外的奇迹在这里诞生了——

高大明亮的信号塔环型落地玻璃窗前,远程操作员面前清晰的电子屏幕上:一个红彤彤的40英尺集装箱被桥吊装载机稳稳吊起,箱身上一条闪亮的标语格外醒目:“2017年上港集团集装箱吞吐量第4000万标准箱”。好啊!上海港作为世界第一大港,又创造了一个傲立群雄的新纪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迈上了一个新高峰!

一年装卸进出4000万标准箱,这是个什么概念?它相当于美国所有港口吞吐量之和,达到了目前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十分之一。如今,世界上最大的10座港口中,有7座在中国。除了上海港以外,其他分别位于深圳、香港、宁波、青岛、广州和天津。因了这些港口的优质服务,中国的对外贸易得以乘势发展。这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华夏大地经济需求强劲、各项社会事业高速发展,“中华号”舰船正在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那天,我有幸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站在年轻的操作员身后,看他随着一声指令自信而准确地扳动了起吊手柄,那只凝聚着世人目光的集装箱从货轮上渐渐升了起来。我的心情与大家一样,犹如涨潮的海水波涛起伏。刹那间,整个中控塔楼内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不少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透过硕大的环型落地玻璃窗,我再一次眺望洋山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只见一台台桥吊装载机、一只只自动导引车、一架架轨道吊车按照计算机程序,全都像“着了魔”似的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奔波着。没有一个人影,却承载着千万海港人魔幻、神奇而又真实的梦想:以“强海梦”助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此时此刻,我的眼前依稀闪现着黄浦江畔汗流浃背的挑夫、万吨巨轮上的五星红旗、还有那敞开胸怀拥抱世界的东方大港……

——选自2018年5月11日《文艺报》

流光溢彩的青岛

青岛,黄海岸畔的一颗明珠。晚年定居于此的康有为先生那句“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署、可舟可车、中国第一”的赞美,使她名闻遐迩。如今,这座美丽的城市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就是美轮美奂、流光溢彩的青岛之夜。

2018年5月23日晚上,正值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6周年之际,我作为青岛市文联的作家参加了纪念活动之后,特意与几位文朋诗友来到浮山湾畔的“五四广场”走走。二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海滩和盐碱地,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它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变,成为了这座海滨名城的“大客厅”和新地标。面向大海,拥抱世界。

尤其那座通体透红、旋转上升,火炬一般的巨型雕塑,名曰“五月的风”,诉说着百年青岛的沧桑,诠释着继往开来的意义。自然,其创意来源于99年前震憾中外、改变历史的五四运动,“保我主权,还我青岛”的怒吼至今还在海天间回响。因而,外地来青岛的游客,不管男女老少,还是黑眼睛蓝眼睛,这里是必到之处。就连生活于斯的我辈等人,亦时常前来漫步徜祥、聊天畅想。白天,这里是花的海洋;夜晚,则成为灯的世界。往常就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众多宾朋,今晚更是格外的引人入胜。

入夜7时30分左右,本来已是张灯结彩的广场内外、海湾岸畔,蓦然大放光芒,伴随着悠扬激越的音乐声,一场火树银花、色彩缤纷的“灯光秀”隆重上演了。只见所有面朝大海鳞次栉比的建筑物立面上,灯柱闪烁,礼花飞升,变幻出一幅幅用五颜六色灯光描绘出的画图和文字:有浪花飞卷帆船启航,有蓝天白云汽球升騰;有鱼群畅游巨轮出港,有青山绿水百花齐放。还有孔子老先生双手合在胸前,吟诵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更有一条条标语自上而下闪过:“弘扬‘上合精神共谋持续发展”、“好客山东,爱我青岛”……

最为让人眼花缭乱的是,一条条灯带、一片片光影勾勒出蜿蜒曲折的海岸线,绵延数十里的建筑群外表似乎成了一个整体,彩色的船帆飘过一座楼又一座楼,洁白的浪花也是从这头卷到那头。同时,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时而快捷时而舒缓,仿佛灯光都有了生命似的,流动着、跳跃着、展示着国家的兴盛和人民的愉悦。特别是浮山湾里的建筑倒影,与岸畔楼宇交相辉映,宛如海里也有一个美丽的青岛。

广场对面,本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中心和码头,曾经的“相约北京,扬帆青岛”让五大洲瞩目。如今10年过去了,青岛以更加开放和壮美的面貌走向了世界,这里已经改建成国际会议中心,“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会场就设在此地。或许有人会问:哦,多彩的青岛之夜是为了上合峰会打造的吧?应该说:是,也不是。事实上,这是城市不断发展、接轨世界的需要,也是迈向国际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青岛市开展了“美丽青岛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加强城市运行与公共服务保障,强化供水、供热、天然气输配系统建设;全面整修市政道路及附属设施,优化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全面升级绿化档次,实施城市道路、公园广场、小区街头绿化景观营造等项目。建设一个更加富有活力、更加独具魅力,“让本地人自豪,让外地人向往”的海滨城市。

进入2018年,随着“上合峰会”的到来,这项行动的重点放在了实施亮化提升上面。亮化,是指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强化标志性建筑、商城、旅游景区、街道等地的灯光展示。通俗来讲:它是“城市的眼睛”,也是展现活力与繁华的名片。纵观国内外许多城市,都通过亮化建设、夜景环境的提升,繁荣了市民生活和旅游经济。比如法国巴黎的夜游塞纳河,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不夜城,还有我国南京现代版的“桨声灯影秦淮河”,西安鼓楼城墙上的霓虹灯,杭州西湖边的“印象西湖”演出……

我们的青岛毫不落后:结合“上合峰会”召开的极佳契机,精心制定了夜景亮化提升设计方案:以“塑山海景观、展历史建筑、显城市肌理、创文化活动”为总体目标,实施“一带、一核心、两重点、三片区、十二线”亮化工程。即新老城区构成的滨海岸带,五四广场面对的浮山湾核心区,奥帆基地和八大关风景区的重点区域。同时将全市各区临街道路、立交桥和高层建筑物,统一亮化美化起来。

“弹指一挥间,旧貌变新颜。”全市上下齐努力,仅仅几个月的功夫,青岛的夜晚就更加漂亮了、美丽了、多彩多姿了。就拿我所居住的崂山区海尔路小区来说吧,一座座二、三十层的高层住宅楼顶上加装了灯带,小区内的草坪上修整了路灯,晚上一片光明,沿着绿地甬道散步,心里也是亮堂堂美滋滋的。而从我家客厅玻璃窗向外望去,正是青岛东部繁华的海尔路、深圳路、金家岭金融区,还有汽车东站、地铁深圳路枢纽站。沿线集中了许多现代楼宇,外表楼面几乎全成了灯影交汇的流动画卷。每天晚上,我都能欣赏到精彩纷呈的“灯光秀”。

何况,这还是远离市中心的东部新城区,平常游人不多,比较安静。如果晚上到青岛传统的景区走一走,看一看,那可就更加灯火辉煌、光彩夺目了。栈桥、香港路、鲁迅公园、八大关、大教堂等等,均大放异彩、姹紫嫣红,好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倘若从空中看去,俨然是打开百宝箱一样,珍珠玛瑙夜明珠,灿灿生辉耀九霄。灯亮了,街美了,人笑了,條条灯带,朵朵礼花,亮出美感,亮出品质,也亮了朋友圈。在新华网评选的国内十大最美夜景城市中,青岛榜上有名。如今逛夜景、观彩灯,已成为市民们放松休闲的新时尚。

最为壮观且游人最多的,当属“五四广场”及其周边地带了。不愧此次亮化工程的“核心区”,对面浮山湾——当年的奥帆赛场馆,如今的国际会议中心,也是上合青岛峰会“灯光秀”的主场地。斯时斯景,完全可以与杭州西湖和厦门鼓浪屿相媲美。随着上合组织及观察员十几个国家的元首莅临,城市形象和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青岛人与各地游客到此一游、无不开心快乐。

这天晚上,我就和朋友们大饱眼福,如同特意观赏了一次纪念《讲话》发表76周年的文艺演出。当然,作为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随着夏季高峰期的来到,加之上合峰会的因素,这里的“楼宇灯光秀”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景点”,各地前来的游人逐日暴涨。有些市民自驾车来,临近广场根本走不动也停不下,造成交通拥堵。还是像我们和大多数人一样,乘坐公交或地铁到广场站,而后从容漫步最省心省事了。

嗬!不是过节胜似过节,宽阔的五四广场骤然间变“小”了,来来往往的游人摩肩接踵、万头攒动。有的情侣携手,有的全家出动,有的孩子骑在父亲头上,还有的老人坐在轮椅上由儿女推着,欢歌笑语中有山东话、河南腔、广东调、东北大嗓门,似乎大半个中国一下子涌到这里来了。

华灯绽放,大海星辰,满眼是灯的河流、光的海洋,宛如银河落九天。除了闪烁变幻的建筑物和赏心悦目的“灯光秀”之外,不少人还手持安着电池的五彩波波球、荧光棒,小孩子脚上穿着装有LED灯带的发光鞋,甚而人人一只手机,不停拍照发出阵阵闪光,整个广场上亮如白昼,美似花园,就连天上的明月朗星也失去了光泽。

人多拥挤,有一时照顾不周的,亲友失散,大呼小叫终于又聚拢一起,转而破渧为笑。那场面,那情景,真如宋代大词人辛弃疾所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们一边吟诵着千古名句,一边随着人流漫步观赏,心潮就像面前的黄海波涛一样,汹涌澎湃,起伏不平:改革开放40年了,国人艰苦奋战、团结拼搏,迎来了一个扬眉吐气的新时代;青岛与大江南北的许多城市一样,昼间繁华时尚,夜晚流光溢彩,更加自信、更加美好地屹立在祖国和世界的东方......

——选自2018年7月17日《中国文化报》

猜你喜欢
码头青岛
开满桃花的码头
大块头和小不点
黑白
崇敬码头
前往码头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在码头上钓鱼
美丽的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