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尔得
在中央公園观看免费的露天表演,成为纽约客们的习惯。
在我的印象中,没有任何一座城市的开放和包容,比得上纽约。
一年中的大部分周末,纽约都会封掉一些街道,专门用来庆祝不同国家的各种节日。如每年7月14日法国国庆时,曼哈顿中城临时被用作步行的街道两旁,都会布满各种小摊铺,可丽露、可丽饼、法棍、玛德莲蛋糕、缤纷的马卡龙等满街飘香,它们用丰富的味觉撑起了法国的浪漫风情。人们将法国国旗插在头上、涂在脸上,在现场乐队奏起的欢快法国乐曲中,摩肩接踵、兴致盎然。不止法国,意大利、中国、波兰、爱尔兰、印度等国家的重要节庆,纽约也照样封街庆祝。
为什么纽约可以让每个人都充满自信地认为自己就是这座城市的主人?如果你去坐一坐纽约的地铁,或许会明白。世界上没有哪一节地铁车厢内的人种,比纽约更丰富。多年来,不同背景的纽约客们,在丰富的不同性中,不断地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打造出纽约这座典型移民城市的开放和包容性。
在纽约,除了大家都必须遵行的法律和规则外,能将如此繁多的不同融合在一起的,是文化,更进一步说,是对文化的不断了解和尊重。
文化如同经脉和膈膜般,有机地黏合着身体肌肉的不同部位。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们对精神的需求,排在基本的生存、生理需求之后,因而,属于精神层次的文化生活并非每一个阶层的人都可以享受。但在纽约的政府部门、文化机构以及大量企业财团、私人基金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卜,文化活动在纽约得以如呼吸一般白然地存在,更如空气一般免费。文化活动不仅让不同背景、不同阶层的纽约客们有机地生活在一起,更让他们在保持各自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互相理解,进一步创造出共同的集体记忆。
免费的文化活动在纽约全年皆有,但夏天格外多。虽然在纽约生活很贵,但在纽约却可以分文不花,就能享受一整个夏天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并且,这是任何一位纽约客都能一起享受的城市福利。
我曾在林肯中心的夏季户外音乐会,听过有着“朋克教母”之称的美国女歌手、诗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的演唱。她的嗓音带着热情的躁动,披着一头灰白的长发,一身黑色西装外套的中性打扮,在70岁的年纪,动作也依旧刚劲利落。当时在台下的我难掩激动,因为眼前的帕蒂·史密斯,正带着一个朋克摇滚的反叛时代穿越而来,让我感到自己见证了纽约1970年代朋克接手嬉皮的地下次文化的蓬勃发展历史。
在近西80街的纽约中央公园内,我跟在望不到边际的队伍中,等待领取当天晚上的莎士比亚露天剧场免费门票。傍晚,走进德拉科特拉露天剧场,坐在深蓝的夜空下,看着台上的一幕幕,我突然感觉时间从未流动,仿佛同四百多年前的英格兰人和在场的近两千人一起,共同分享了这一出莎士比亚戏剧的哀婉与悲情。作为纽约著名的免费公众表演剧场的莎士比亚戏剧节,自1962年起,便在每年的夏天于中央公园进行。
2016年2月9日,纽约林肯中心广场,演员以舞龙表演庆祝中国传统农历新年。
中央公园给我最深刻的夏日记忆,便是和几个住在纽约的朋友在草地上边野餐边看一部1973年上映的老电影《往日情怀》。在这部电影中,我第一次看到了年轻时的芭芭拉·史翠珊,这位少有的能唱能演的巨星,在大荧幕上与帅气的罗伯特·雷德福谈了一场类似于“东京爱情故事”般执拗又荡气回肠的恋爱。影片中的场景多次出现了中央公园,而每到电影中出现中央公园的场景时,在场的所有观众都会以心照不宣的欢呼和掌声予以回应。
在纽约市立图书馆后面的大草坪布莱恩公园内,有好多个夜晚,我带着从附近超市买来的水果和简餐,坐在草坪上,跟朋友们分享着大荧幕上的老电影,有《油炸绿番茄》这样的女性主义电影,也有《当哈利遇到沙莉》这样的浪漫爱情电影。
在夏天的纽约,几乎每天都有无数个免费的文化活动。而纽约客们每每参加这样的活动,都像是赴一场集体之约,这样的文化活动不断累积了纽约窖们的集体记忆,可能多年之后,你不记得哪场活动的具体内容,但是你会记得哪个夜空下,来自如此多不同文化背景的纽约窖们一起,共同为了一个笑话哄然大笑,共同为了一个场景鼓掌,共同为了某种情绪而默默流泪。这些共同经历的文化活动,能成为最好的夏日记忆,能抵御秋冬来临时的任何一股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