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李
早在2015年,武汉城市圈就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与此同步,科技金融成为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突破口。
科技金融受益者为科技型企业,尤其是没厂房、没抵押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供给方则为银行、证券、保险及各类投资机构,存在科技信贷、股权融资、资本市场等多种形态。其中,让银行从“你投我贷”变为“我投我贷”是一个被业内人士寄予厚望的方向。
到如今,武汉在科技金融领域探索了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如何在符合监管的情况下,有更多创新措施和业态?有哪些潜力有待发掘?
武汉江岸区洞庭街41号有座三层灰黄色西式大楼,是汉口开埠史上第一幢有记载的外国银行建筑——麦加利银行大楼。
汉口1861年开埠并迅速成为华中商贸中心,麦加利银行瞅准商机,于1863年在汉口设立分行。到1925年,武汉已有银行、钱庄、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200余家,与上海、天津、广州并列当时全国四大金融中心,被誉为“驾乎津门,直追沪上”。
此后数十年,武汉金融步伐与沿海地区虽有一定差距,但在金融综合竞争力方面常年位居中部第一。2017年武汉市全年金融业增加值达1097.58亿元,对GDP的贡献率达8.2%,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高于全市GDP增速0.9个百分点。
不过,中部第一并不足以支撑武汉在金融板块的“雄心”。那么,如何在金融板块创造出在全国、全球范同内都叫得响的亮点?
答案之一,便是科技金融。
2015年年初,《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总体规划(2014-2030年)》提出,武汉将在2020年建成以科技金融为重点的全国性专业金融中心。
问题来了,金融科技、科技金融都是当时业界最炙手可热的词汇,甚至于金融科技的传播度更广。武汉为何聚焦后者?这需要从两者意义和武汉发展状况谈起。
所谓金融科技,是“用科技手段促进金融发展”,科技金融则是“以金融手段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在金融科技方面,原创技术一般由互联网巨头创造。而这些企业往往聚集于一线城市,武汉并无绝对优势。“武汉在金融科技方面,更多扮演着推广、运用的角色,但科技金融,确实是武汉优势。”武汉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穆争社对《支点》记者说。
发展科技金融,必须有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和大量科技型创业者,而武汉高校、科研院所云集,科技型人才众多,为科技金融提供了“有源活水”。
上述规划公布数月之后,2015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包括科技部、财政部、知识产权局在内的九部委印发《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标志着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首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根据方案,到2020年,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将基本形成。该体系将有效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学研结合和协同创新发展。此后,《武汉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武汉金融业超越计划》等文件中,打造全国性科技金融中心都是重要目标之一。
“希望武汉城市圈不断探索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层次融合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发挥金融在支持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武汉调研时如是说。
我国金融体系是以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处于严格监管下的高度集中金融体系,银行在资产总额、融资额度、人才资源等方面均占有绝对地位。
不过,科技企业多是轻资产,前途一时难明,时刻面临各种风险。注重风险控制的银行在对方无抵押无担保时,不敢轻易贷款,哪怕对方是匹“黑马”。这就导致“最大的金融资源”却没能服务“最有价值的群体”。
对此问题,武汉迈异信息首席财务官蔡阿玲深有感触。迈异信息成立于2012年,企业核心管理团队由银行金融业、移动互联网、通讯业三方面的人才组成,是家典型的“2B”型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云服务。
在蔡阿玲的跟进与争取下,迈异信息于2016年获得深创投2000万元融资。2017年,她开始把目光聚焦于债权融资。原因有两点:第一,迈异信息股权结构上设计得较为分散,需要一定程度的债权融资来促进技术开发和业务拓展;第二,一些投资机构会要求签订回购或对赌协议,这实际上是变相的债权融资,而且成本更高。
跑了几家银行后,蔡阿玲“颇受打击”。有些银行虽然能看懂迈异信息的运营模式,但会问有沒有抵押物,这恰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短板所在。最终,总部位于武汉的汉口银行向蔡阿玲伸出了橄榄枝,具体合作业务为科技型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以下简称科保贷)。
科保贷为纯信用贷款,当企业发生坏账无力偿还贷款时,由保险公司、政府分摊损失。而迈异信息未出一个抵押物,便解决了300万元的资金需求。“一旦企业无法偿还贷款,保险公司、政府、银行会按照5:3:2的比例分担风险。这体现了不同金融机构联动协同、分担风险、发挥各自优势的特点。”汉口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风险管理部人员沈骋对《支点》记者说。
科保贷于2013年9月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先行先试,适用于高新区内的科技型企业,今年开始已正式推广至全市。截至2018年6月末,武汉市已有11家商业银行和11家保险公司参与科保贷业务,累计发放科技型企业保证保险贷款499笔,金额11.3亿元。其中,2018年1-6月累计发放55笔,金额13210万元。
“科保贷保险费率一般不超过2.6%,银行利率按照基准利率上浮不超过40%,加上各类优惠政策,借款人融资成本能控制在10%以下,低于小微企业通过其他方式的融资成本。”武汉市科技金融创新促进中心主任范方勇对记者说。
为何不把业务设计为与银行贷款利率基本持平呢?范方勇表示,这是为防止有条件做抵押贷款的大型企业来“钻空子”,体现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色。
这么一来,科保贷这一科技信贷产品抓住了科技金融发展的“牛鼻子”,成为诸多采访对象口中武汉目前“最具效果”的科技金融举措。如今,包括科保贷在内的科技信贷产品已颇具成效。截至2017年年末,武汉23家中资银行(不含恒丰银行武汉分行、众邦银行)科技贷款(含票据融资)余额为1936.03亿元。而同期,武汉贷款余额为23947.76亿元。
2017年5月18日,湖北省首家民营银行武汉众邦银行正式揭牌营业。
除科保贷之外,武汉近年在科技金融领域还有不少亮点—全省首家科技型民营银行众邦银行在汉设立;武汉票据交易中心成立;东湖高新区已集聚24家银行科技支行,成为全国科技支行最密集的区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股权投资方面的做法。相对银行的间接融资而言,股权投资这类直接融资追求“高风险、高收益”,最契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需求。但由于股权投资在国内发展时间尚短,人才也大多来白于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因此,即便是股权融资,也往往带有一些“银行色彩”。
“比如在投资机构中,热衷十成熟期项目的居多,关注种子期、初创期项目的机构较少。而成熟项目,往往是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穆争社说。
在武汉,政府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最大天使投资人”的角色。2008年,武汉市科技局和财政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优化创业环境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设立武汉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此后,武汉各区、各部门都陆续设立了相关引导基金。
引导基金的优势在于可以与其他投资机构合作设立子基金,并按事先约定的条件和规定期限,扩大对武汉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投资份额。而创投机构与引导基金的合作,则看重能否为其投资提供对接资源和优质项目等有效服务。
目前,武汉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与全国排名前50的创投机构如深创投、赛伯乐开展合作,将外地甚至海外资金、人才、项目集聚在武汉。“武汉政府引导基金的专业运作和良好服务,促成我们来汉设立子基金及兴办企业。”赛伯乐绿科投资合伙人李柯说。
政府引导基金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传统财政扶持资金的分配方式基本上是“投向由政策规定、分配靠专家评审、兑现按既定标准、监管用行政缰绳”,对市场行为干预较大。而通过引导基金,钱还是那些钱,政府只负责把控方向,基金公司负责运营,各方按市场化方式享受权利,在管理上能更市场化。
今年,武汉市仍将继续加大支持科技创投力度,计划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10支,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子基金投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低于20项,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规模达1100亿元。
“下一步我们还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大力发展天使基金和创投基金,引导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及其他各类民营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创新企业,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穆争社说。
在诸多措施的叠加下,武汉市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总额1689.69亿元,较2016年的1459.9亿元增长了15.74%。
客观而言,武汉科技金融发展还有值得优化之处。譬如,尽管科保贷模式为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找到了一条新路,但是受企业发展水平、保险产品特点及政策支持欠缺等因素限制,覆盖面还不够大。
原因很多,其一是保险公司存在不少痛点。科保贷要求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完成贷前调查,而这方面是银行专长、保险短板。于是,尽管两方都参与了,但一般仍是由银行主导。这就导致了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银行是否会与好项目单独合作,不太好的项目才通过科保贷和保险公司合作,从而把风险砝码拨向对方?
这一点谁都无法保证,只能依靠各白的职业操守。
而且科保贷涉及的保险公司有多家,这就导致每家公司业务量都很有限。但保险讲究大数法则,缺少数最就不能产生所需的规律,风险与收益就不成正比。
一旦科保贷贷款严重逾期,银行与保险公司会同时向企业进行追偿,扣除追偿花费后,保险公司、银行、市科技局按5:2:3比例分担风险。按理说,损失最大的保险公司最有动力去追偿,但亏损最少的银行其实才是追償手段最专业的机构。结果就是专业的人缺乏动力、不专业的人想做却做不好。
银行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科技型企业存在高成长、高风险、轻资产等特点,不适用于银行现有风险评价体系。在技术壁垒较强的领域,外行人很难对企业成长性进行预判。此外,一家武汉市商业银行遇到了保险公司、政府风险分摊政策落实效率不够的问题。其中,有笔风险贷款曾提交资料半年之久,都没能赔付到位。
从以上情况看,科保贷本身有根据实践不断优化、改进的空间;保险公司需要在相关风控体系、保费累积和人才储备上投入更多精力;即使是善于与企业打交道的银行,也需要增加投入、配置专业团队。而相关政府部门及所属平台,则需要在进一步提高风险分摊焙付效率、落实风险分摊机制的同时,去协助银行、保险公司提升整体效率。
目前,以上工作已经展开:武汉已为此专门预留了风险准备金。同时,武汉市科技金融创新促进中心也搭建了一个企业信用等级评估的白动化平台。打开武汉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科创汇”网站首页,可以看到“科保贷业务受理系统”。只要在上面填写企业基本信息,就能白动评估信用等级。
“这是我们委托中诚信集团开发的系统,上线后企业也不用在线下跑来跑去,网上就能看到评级。只有评级高于一定层级,我们才会向银行、保险公司推荐。”范方勇表示,这相当于做了一轮初筛,能极大提升科保贷运营效率。
汉口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下一步,武汉还将以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促进中心为基础,整合分散于经信委、科技局、工商联的资源,建立“四个库”(专家库、项目库、企业库、基金库),形成线上与线下结合、前台与后台呼应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
在做大股权投资方面,投贷联动被很多人认为是一大法宝。简单说,就是让银行通过某种形式去参与股权投资,用投资收益抵补信贷风险。
按相关法律,银行无法直接投资其他公司。因此,过去投贷联动主要形式是“你投我贷”——银行与投资机构联合,分别为企业提供债权、股权融资服务。譬如,早在2014年7月,汉口银行便通过这一方式,促成武汉默联股份有限公司获得3家风投共计2000万元的资金。
不过,以上模式中银行依然无法充分享受投资收益,而且从本质来看,这只是渠道的统一,而非100%的业务协同。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银行从“你投我贷”变为“我投我贷”。
2016年4月,中国银监会、科技部和央行开展投贷联动试点,东湖开发区、北京中关村等5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被列为首批试点地区。这里所说的投贷联动,指允许银行以“信贷投放”与旗下子公司“股权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去服务企业,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匹配。
新举一出,各方关注。在湖北,国开行湖北省分行、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汉口银行3家试点银行跃跃欲试。
其中,汉口银行成立了科技金融创投公司筹备组,并由大股东联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资、君联资本等引荐一批专业投资经理,并进行广泛的项目储备。前文提及的迈异信息,便是汉口银行投贷联动重点投资储备项目之一。
问题在于,到如今,拿到直属投资公司成立资质的企业并不多。中国银行、汉口银行,都因“准生证”仍未下发,无法达成“我投我贷”。政策层面之所以没有快速推进,部分原因是去杠杆、防范风险成为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从目前来看,银行只有耐心等待。
“股權投资有可能给银行带来较高收益,也有可能带来很大风险,但我们不能因为风险很大就予以禁止。当然,政府要加强对商业银行股权投资的监管,商业银行也要加强对股权投资的风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宋清华对《支点》记者说。
在子公司尚未获批之前,汉口银行的操作方式是给项目做“选择权贷款”,去提前获取部分认股权,以等待资质。
“通过房产质押及选择权贷款,我们今年已获得了汉口银行2000万元授信额度。”蔡阿玲说。
而包括武汉市城商行在内的其他银行,因为不具备投贷联动试点资格及相应牌照,无法进行股权投资、债券投资,更加难以参与到“我投我贷”之中。因此,从未来银行要逐步发展“股权+债权”融资模式的角度来看,创业投资公司的资质和规模等都需要加快发展。
不过,即便是未来真正落地,银行也需要在风险防范方面做不少的工作。
长期以来,银行是看企业的“过去”,即企业的效益及资产,发放贷款。而“我投我贷”则是看企业的“未来”,需要补的课也不少。而且银行原有领导也会参与投资决策,要一个长期适应了低风险、稳定回报的人去接受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行业,更需要一个过程。
此外,根据投贷联动的试点意见,试点区域均设立了风险补偿基金。武汉市政府成立了100亿元专项风险补偿基金,在银行不良贷款率超过1%、低于7%时,基金将补偿50%。不良贷款指标由银监局确认,单笔补偿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