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厨房

2018-12-13 05:41丹颜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18年12期
关键词:病友厨房爱心

丹颜

来我家做饭吧

今年33岁的李朋是一位地道的山东汉子,朴实率真。他和妻子在河北省打工,一家人虽不富裕,但温馨快乐。女儿子轩7岁那年,儿子出生了,为生活更添喜色。但这一切因子轩生病而改变了。2017年2月底,子轩连续几天高烧不退,随即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看着病痛中的女儿和襁褓中的儿子,李朋安慰产后身体尚未恢复的妻子:“放心,有我呢。”从这天起,照顾女儿的重任便落在了他的身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女儿的病情稍稍稳定,李朋的积蓄也所剩无几了。子轩说:“爸爸,你可以卖我的画挣钱啊。”子轩生病前就一直喜欢画画,起初,李朋并未在意,可从那天起,子轩坚持每天治疗完都画一会儿画。看到女儿画画时,眼睛笑成了小月牙儿,李朋被感染了,自女儿生病以来,他很少见她这样开心。是啊,孩子的治疗是个长期过程,好的心情才有助于身体恢复,说不定画画能帮她缓解病痛。想到这儿,他立刻答应:“你好好画,爸爸帮你卖。”

说到做到,为了女儿,李朋彻底豁出去了。2017年3月底,他开始走上街头卖画。初春的泰安气温很低,衣着单薄的李朋冻得瑟瑟发抖。但一想到女儿,他便咬牙坚持。这时,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孩子,吃点儿东西,喝点儿热水。”还没等他回过神来,一位大爷将一个热乎乎的餐盒放在他手里,随后又拿出50元钱给了他。李朋本想抽出一幅画递给老人,但一眨眼工夫,大爷已走远了。看着大爷的背影,李朋泪流满面,冲着老人离去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在好心人和媒体的帮助下,女儿的几十幅画售卖一空。李朋凑了十几万元医药费,带着子轩来到位于济南市的山东省立医院。李朋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一家四口暂时落了脚。医生嘱咐李朋:“孩子的饮食必须特别注意,外面的快餐不健康,不能再吃了。”临近中午,李朋问女儿想吃什么,子轩歪着头想了想:“豆角炒肉,还有土豆丝。”

回到出租屋,李朋立即投入“战斗”。平时很少做饭的他乍一下厨,手忙脚乱:土豆丝因为淀粉没洗干净,很快糊了锅;油太热,一不留神肉炒老了。看着粗细不一的土豆丝和近乎酱色的豆角,李朋有点儿忐忑。但子轩居然吃得津津有味,还跟小病友们炫耀:“这是我爸爸做的,特别棒!”李朋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爸爸保证以后会越做越好。”

从那天起,李朋每天坚持给女儿做饭,看着一盒盒越来越可口的饭菜,病友们羡慕极了。对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和家属们来说,吃上一顿干净卫生的家常菜,是相当奢侈的事情。李朋爽快地说:“如果你们不嫌弃,就去我家做饭吧!”此后,每天都会有四五个病友的家属来李朋的出租屋借用厨房。后来,子轩一个疗程结束,出院回到出租屋,病友们怕人多影响孩子休养,便不再来了。李朋有些不安,他想起了帮助过他的好心人,想到眼下自己有余力,为什么不帮帮别人?他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在医院对面居民楼又租下一间40平方米的房子,命名为“爱心厨房”。2017年6月27日,李朋的厨房正式对外开放,病友家属可以随时过来做饭,完全免费。

爸爸的厨房,爱的味道

很快,李朋的“爱心厨房”就迎来了许多人。老陈的女儿在附近的医院化疗,白天吐,夜里又饿得睡不着,老陈一筹莫展。这时,有病友给他推荐了李朋的“爱心厨房”。他立即赶过来,亲手为女儿煮了一碗面,看着女儿吃得干干净净,昏黄的灯光下,老陈的眼角泪光闪动。一对济宁的老夫妇带着孙女来这里治病,为了省钱,老两口白天买几个馒头充饥,夜里露宿广场。李朋听说了,立即把老人接到“爱心厨房”,让老人在这里搭伙将近两个月。

血液病患儿大多年纪尚幼,一般由妈妈在病房陪护,所以,来“爱心厨房”做饭的重任大多由爸爸承担。爸爸们带着粮、油、米、面来到“爱心厨房”,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曾从事不同的工作,有货车司机、修车工、电焊工、农民……但在这里,他们的身份只有一个——白血病患儿的爸爸;他们的目标也只有一个——孩子能够康复并且快乐成长。

最初,爸爸们手艺不佳,菜不是淡了就是咸了,因为刀功不精,切菜时还会挂彩。他们做起饭来手忙脚乱,蘑菇刚下锅,拿起酱油就往里倒,蘑菇立马变成了黑色。“哎呀,搁多了!”眼看自己越帮越忙,“酱油爸爸”憨憨地笑了。

张滨是子轩同病房小朋友的爸爸。儿子生病前,张滨连面条都不会煮。第一次做西红柿炒蛋,十分狼狈,蛋清流到碗沿外;翻炒时,火大油少,立马有了焦煳味儿;最后,他一紧张,盐还放多了。儿子吃了一口,皱起了眉头,张滨有些气馁。李朋拍着他的肩膀安慰:“没关系,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给孩子们送完午餐,爸爸们围坐在一起,拿出馒头和榨菜,就着剩菜,边吃边讲讲笑话。此刻大概是他们最轻松的时候,难怪有的爸爸说:“几天不来‘爱心厨房,心里就发慌。”

爸爸们厨艺精进后,除了给自家孩子做饭,还为十多个贫困患儿提供免费午餐。为此,李朋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群里有二十多位“大厨”爸爸,他们排了值班表,每天固定三四个人值班,专门给孩子们做午餐。“爱心厨房”成了名副其实的“爸爸厨房”。

临近过年的时候,李朋和几位爸爸把“爱心厨房”装饰一番,贴上福字,挂上小彩灯。大年三十,几位爸爸为住院的病友做了近300份餐。晚上,大家坐在一起,猪头肉、白菜炖排骨、土豆鸡块摆满了小茶几。爸爸们破例点上烟、倒上酒,不知谁提议唱一首周华健的《朋友》,当唱到“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时,他们的眼泪都肆意地流淌出来。李朋说:“我們是同病相怜的人,是战友、亲人!”

温暖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有人说,以一人之力很难应付生活中无边的苦难。所以,我们需要别人帮助,也要去帮助别人。李朋这份不经意间的暖心举动,让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多了一抹暖色。

做饭时,爸爸们喜欢在厨房里聊天,谁遇到困难了,说出来,大伙儿一起帮忙。一位来自泰安的五十多岁的大哥,女儿十年前因意外去世,现在儿子又得了白血病。巨大的打击让他忧郁寡欢,经常边做饭边掉眼泪。李朋和几位爸爸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們每天忙完后,会特意给大哥炒个菜,陪着他吃。大哥不会上网,他们便把自己搜集来的治病资料分享给他,还教他用微信,指点他办理报销等手续的捷径。大哥感动地说:“以前憋在黑乎乎的旮旯里,特别绝望。现在,你们帮我把窗户打开了。”

爸爸们聊的最多的还是孩子:“每个人都是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或许是这些小苹果特别甜,上帝咬得多了一点儿。”他们约定,尽量让孩子快乐成长,给他们创造美好的童年。

2017年11月,李朋突发奇想,要帮每个患病的小朋友实现一个小心愿,几位爸爸立即表示支持。爸爸们给这个活动起名为“小白的愿望”。“一来,孩子们都是白血病患儿;二来,爸爸们愿意做贴心的‘大白,爸爸是‘大白,孩子自然就是‘小白了。”李朋笑着解释。短短几天,三十多个愿望被收集上来。大多数孩子的愿望很简单,玩具车、小模型、洋娃娃,这些很快就实现了。

2018年5月底,爸爸们又收集了全病区一百多个孩子的愿望,李朋把愿望发到朋友圈,不到半小时就被爱心人士认领一空。听说这些爸爸有让孩子快乐起来的魔法,越来越多的爸爸加入了他们。但在采访中,李朋也说出了他的忧虑:“‘爱心厨房办了一年多,尽管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但仍然举步维艰。”李朋透露,现在厨房的爱心基金只剩下两万元,最多能支撑4个月。

现在,李朋每天早上会去市场批发些蔬菜售卖,以补贴“爱心厨房”和家用,其他爸爸也在积极想办法。“孩子们的状态越来越好,生活仍然充满了希望。”“爱心厨房”里贴着一幅子轩画的小蜗牛,下面写着:“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困难总会有的,坚持住!毕竟,温暖才是生活的主旋律。”李朋说出了自己和每一位爸爸的心声。

摘自《读者》

猜你喜欢
病友厨房爱心
爱心树(下)
爱心
洗澡
萌萌兔在哪里
“神经”病友
拥有这些厨房神物“小改造”也能翻身
爱心的奉献
我的厨房我做不了主
糖尿病与“南瓜人”
妈妈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