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积极废人”?

2018-12-13 05:41逆习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健身房星巴克目标

逆习

你身边一定有很多这样的人:周末的早晨,为了晒太阳、读书、喝咖啡,调了无数个闹钟,从8:30到10:30,每隔十分钟闹铃响一回,还是睡到了下午1:30。

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胖了,励志“每天奔赴健身房,月瘦15斤”,结果刚开始还兴致满满,慢慢地,每日健身房变成了每月健身房,赘肉却保持每日递增的幅度。

18岁那年,信誓旦旦在手账本上一一列举了“27岁之前要完成的100件事”,大学期间稀稀拉拉完成了十几件没什么技术难度的,从毕业那年开始每年基本都在无限拖延。拖到现在,已经忘了那剩下的八十几件事到底是什么了。心里不免遗憾,但却迟迟没有采取行动。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常态,一个热词也因此应运而生——“积极废人”。

知乎上把“积极废人”分为三大类型

●借口型“积极废人”

“今晚一定要早睡”——“回到家太晚了,洗完澡都12点了,明天吧……”

“明天一定要早起”——“昨晚加班都到凌晨了,今天多睡一会吧……”

“这个月一定要看完这堆书”——“工作太忙了,都没时间……”

立下的目标,就这样被一个个堆积起来的借口所淹没了。它就像一颗自我安慰的糖衣炮弹,满足了自己的“积极性”,实质上没有得到任何改变。

●拖延型“积极废人”

还有两周就要考试了,这次一定要提前复习,考个好成绩。于是早早来到自习室里准备复习,却被书上密密麻麻的概念和公式,弄得眼花缭乱,眼皮开始沉了。

为了打起精神,心想玩个手机,10分钟放松下……等到身边的同学都收拾书包准备去吃饭,你才发现一天过去了。于是告诉自己“明天一定要认真看书”,收拾下也回宿舍了……

就这样每日循环直到考试周,才临时抱佛脚,通宵几个晚上勉强通过了考试。懊悔不已,暗暗发誓:“下学期我一定好好学习。”结果新的一学期又一次重蹈覆辙。

你是不是也这样?说好的一年要看100本书,现在看了几本?手机里各种学习APP,付了费还没来得及听的网课,有多少个?我们总是激情满满地给自己写下任务清单,却又因为拖延症而搁置。不到最后截止时间坚决不会行动!

●自我感动型“积极废人”

《刻意学习》这本书里描述过几个“自我感动”型的例子:

大学生中睡懒觉的人很多,看着室友都在睡懒觉,突然某一天你受到刺激,开始早起。你大概早起了一周,突然某一天起来的时候眼眶湿润了,你被自己感动了。你看到其他人都在睡觉,只有自己那么努力,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么棒的学生啊。

你相信自己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上自习、背单词等都是这样……

你喜歡一个姑娘,每天向她道早安、晚安;细心地挑选早餐,每天送到她的楼下;精心编写短信,诉说你内心的情感;对方给你多回几个字,你就感觉自己的天空被点亮了。

你被自己深深地感动了,你相信自己的真心一定会换来她的青睐。

你是一个来自五线六线小城市的孩子,通过高考进入了大城市,读了大学,努力考上了研究生,然后你找到一份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工作。于是你可以以一个白领的模样,在星巴克点一份中杯的拿铁,然后你看着对面坐的同事,同事说打小就在星巴克里写作业长大。

于是你突然被自己感动了,你想,自己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和他一起喝杯咖啡……

容易自我感动,其实恰恰说明我们做得太少!大学生早起勤奋,这本身就是应该做的事情;为喜欢的姑娘费尽心思,实际上你感动了自己,却没有感动她;自己从农村一路奋战到坐在星巴克喝个咖啡,在村里你可能是其他人嘴上最风光的那个人,但是这么稀松平常的事,真的没什么好激动的。

你觉得自己每天好努力、好用功,在朋友圈里打卡秀勤奋,但是掩盖的更可能是,你并没有真正地把事情做到位。事情还没有做成,反而把做成以后的满足感先透支了。

“积极废人”的生活态度在现实中并不罕见,包括我自己也经常会这样。但“积极废人”比真正的“废人”,至少有一种鼓动人往高处走的力量。在没有兑现当初自己许下的诺言时,他们能够产生愧疚感,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积极废人”的短板则在于他们无法持续地付诸实际行动,导致之前所制定的一切计划都化为灰烬,变得毫无实际意义。间歇性的愧疚也无法产生更具影响力的反馈,最后导致的就是整个人处于原地,毫无进展。

为什么会出现“积极废人”的状态?

1.沉溺于“轻易获得高成就感”的事情。

有意无意地寻求用很小“付出”获得很大“回报”的偏方,哪怕回报是虚拟的。

2.只接收“低信息密度”的信息源。

只愿意接收信息密度低的信息(如无需太多动脑的视频、图片以及深度较浅的娱乐、八卦、体育新闻等)。

3.习惯用“错位成就感”麻痹自己。

例如习惯于拿自己擅长的东西,和别人不擅长的东西比较,从而获得“比别人强”的错觉。

4.过度依赖“既有可行路径”。

在工作中,习惯了一件事情的流程后再也没想过如何改进,只会机械地重复,然后骗自己很充实。

5.封闭“强化学习”的通道。

在学习或接受信息中,只愿意执行最简单的第一步,却不愿意执行接下来更为复杂的巩固和应用流程。

一位网友如此评论:

“以前我种过哈密瓜的种子,每天浇水希望能看到它发芽、长大、结瓜。一天、两天……一个星期过去了,它连棵嫩芽都没长。我就放弃了,把它随便放在阳台一角。过了一段时间,我家又有新的植物来,我找花盆安置的时候,在角落发现原来那个种有哈密瓜的盆子,里面有一株干瘪了的嫩芽。原来它也曾努力生长,只是我给的耐心和时间不够。”

人们总是重视短期的努力所达成的效果,而轻视长期的付出所带来的回报,一旦短期努力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成就,就不愿意再去付出了。很多人,就是这样慢慢地“废”掉了。

如何破解“积极废人”这个状态?给你提供几个小建议:

1. 保留“积极”状态,切勿轻言气馁。

继续保留你对提升自我的那份“积极”状态,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让人凭此精神坚持下去。

分享一个保持积极状态的小秘诀:每当遇到困难,或者在某件事情上感觉自己掌控不了的时候,我都会在心里先对自己默念:稳住!先稳住!

先稳住自己的情绪,避免消耗过多心力,才不会就此一溃千里。稳住才能看清局势,慢慢集聚力量,等到时机合适再逆袭。

2. 制定可执行目标,細化阶段性目标,养成微习惯。

一部分“积极废人”在开始目标计划的制定上过于乐观,偏离了实际,使得在行动上举步维艰;同时,缺少细化性指标,使得计划目标在行动上难以有维持的动力,最后使得目标破产。

正确的做法是:确定一个目标后,再分解成阶段性小目标,最后逐个完成。

在这里要重点提醒一件事:凡是想坚持做一件事,先默默坚持7天,再发朋友圈。有科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向别人宣告自己的目标后,往往这个目标不一定能达到。因为人在跟别人分享这一目标时,会在分享过程中产生一种满足感,仿佛通过描述就已经达到这个目标了,从而会让人失去很多动力。能坚持7天完成的事,基本已经可以养成微习惯,这个时候你想发朋友圈炫耀也不迟。

3. “每天3件事”——最简单的自我管理工具。

这是《超级个体》里面古典老师提到的每日自我管理工具。格式为:1/100 今天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小确幸+昨日收获。

1/100是坚持100天的天数记录;

每天列出要做的3件事,为的是聚焦,聚焦才能提高效率;

“小确幸”是每天给自己设计一件能让自己感到幸福的小事,即使是5分钟也好;

“昨日收获”能够给自己即时反馈,有动力继续坚持下去。

再分享一句话给大家:“你不需要很厉害才能开始,但你需要开始才会很厉害。”

还记得温家宝总理曾在北京大学与该校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时,为了欢迎总理到来,有学生蘸墨写下“仰望星空”,总理则挥毫相和,写下四个大字赠送给学子们——“脚踏实地”。

猜你喜欢
健身房星巴克目标
被玩坏的星巴克咖啡杯
日本流行“黑暗健身房”
星巴克为什么不卖酒了?
不好意思,去健身房我也不想和你撞衫
FIT最舒适
新闻速递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