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宜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近几年,“开学第一课”很时髦了,既有央视覆盖全国中小学的《开学第一课》,也有无数学校、不同学科教师设计的第一课。其中不乏“几于道”的好课。
也看到自媒体传播的一个“开学第一天”的视频——视频中的孩子,有把书包扔了的,有声嘶力竭哭喊的,有被家长仰面绑在电动车后座或像狗一样牵着、拖着强行送着上学的……这个视频把“被上学”孩子的苦恼、家长的无奈剪辑在一起,又加了切中要害的标题《给我上学去》,看后让教育人五味杂陈、痛心不已。
它引发出的问题有诸多的思考角度——
对于这些孩子而言,学校教育显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开学,对于他们类似于“收监”;上学,原本是给家长上,不是给自己上,假如让自己选择,他们会走进校园吗?这里面既是现行教育畸形发展的折射——有些课程的内容乏味,方式死板,严重脱离学生心理、审美、认知的需求;有些有趣的非应试课程又被无端挤占、淡化,甚至取消,以及题海战术、过重课业负担对童年的摧残等等;有些教师的课确实是毫无魅力可言,学科、课程本身是有趣的,但他或她这么一上就“去魅”了、乏味了、苦不堪言了、度日如年了。
当然也反映着一个人们不愿承认的事实:一些孩子确实是天生就不爱上学读书的,起码是不适应当代学校教育这种模式。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提出:办适应每个孩子的教育,而不是让孩子适应教育!这是发人深省的!因而,认为每个孩子都爱读书上学,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把学生厌恶学习一股脑儿全推给教师的这种想法,不是无知就是掩耳盗铃。
人是天然的生物,如同一片树叶,如同一根小草,千差万别,不一而足。而现在的教育恰恰是工业化的,要的是统一化、制式化、程序化,所以,即使是成绩好的孩子也不完全是兴趣、爱好使之然,有责任感、荣誉感的驱使、压迫在内。
面对不同的生命,我们给他们多样化的选择了吗?教育怎么才能重返农业化呢?是私塾化吗?是小班化嗎?是超市化吗?
我们通常定义的教育是“教育是使自然人演化为社会人的手段和目的”。可是不上学、不读书,做文盲,难道就没有“社会化”吗?显然也不是!只不过这个“社会化”是粗陋的、肤浅的、不充分的,而教育给人的作用应是“深度的”社会化。
家长把孩子强行拎到课堂是无济于事的。教育该思考的是这部分“我不想上学”的孩子怎么办?他们“学不会”书本知识、学科知识,该学些什么?怎么才能改变这些孩子身上人类具有的趋安逸避劳顿恶习?否则,我们真担心:这些孩子将无以通过“上学”而改变“阶层固化”,知识误了,技能也误了,读书误了,做人也误了,城里的误了,村里的也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