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丹妮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金融经济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金融经济发展中的各个环节都应随着现代化的需求进行不断的创新优化,从而更加满足现今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金融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金融经济发展创新的策略,希望能为以后金融经济的创新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金融经济;发展;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已经从科技等领域逐渐向金融经济领域渗透,加快了我国金融经济的转变,让我国的金融经济从以往的信用金融以及中介金融慢慢过渡到资本金融,并逐渐转变为产业金融。这种转变也为我国金融经济的信息化、产业化以及工程化注入了巨大的活力,让我国金融经济可以持续发展。在这种转变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我国的金融市场,让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开放进而让我国的金融市场更加国际化。但是现今金融市场的粗放式扩展同时也增加了金融经济的风险,那么如何将金融产品数量的增长转变为金融产品的质量增长成为了发展金融经济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金融结构、体制、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来实现我国金融经济的平稳发展是目前发展金融经济的首要任务。
一、目前我国金融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经济结构不科学
现今,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使我国金融产业的成长尤为迅速。但是因为我国金融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让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初期,金融产品只是在数量上有所增长。这种现象也导致了金融经济中掺杂了许多不真实的成分以及隐藏的金融风险,从而形成了不科学的金融经济结构。在我国金融产品数量增长的同时,与其相配套的经济体制与管理等方面没有随之进行补充扩展,也造成了金融经济中存在了较多的问题。例如,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质量较为薄弱,水分以及风险相对较高等问题,这种情况也让我国的金融经济结构不科学,让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了隐患,让顾客无法安心的进行金融产品的投资,这种情况也间接的影响了我国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使我国金融经济方面在国际竞争力上优势减少。
(二)金融經济管理体制不完善
科学技术不断向经济金融领域不断渗透,全球经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这种背景下,也使我国金融经济信息不断向工程化、信息化方面发展,金融交易形式以及相应的操作方法也变得愈加网络化、个性化。金融交易也不再受原来地区的局限,更加活跃的运行。但是这种情况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金融垄断以及交易风险的发生。以往的金融经济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时代的发展需要,与金融经济发展相脱节,也导致了传统的金融经济管理的体制已经不能对金融经济发展起到制约作用。尤其现今金融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管理技术操作更加系统化,金融经济管理体制自身的载体以及运作模式也依靠网络,形成了特有的模式,如果想要用以往的经济体制来进行管理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金融经济技术较为落后
虽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金融经济的技术还相对来说较为落后。金融经济中包含的科学技术成分少,在运行速度以及处理速度方面还是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也无法熟练的掌握新型的科技产品,对金融产品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敏锐度还不够高,这种情况也直接影响了我国金融交易的便捷度,降低了金融经济交易的运转速度,让金融服务的质量得不到提高,在无形中限制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四)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绝大部分金融经济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当前金融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从业人员仅仅是熟知金融经济的知识理论,在对金融经济的创新方面、市场洞察力方面以及市场营销方面的能力还远远达不到要求。因为我国金融经济起步时间较晚,没有丰富的经验,因此在金融经济发展初期只能依靠系统的理论知识来进行探索,没有一套科学、合理且适用的教育体系,因此我国的金融经济从业人员在提高创新力方面有很大的发展障碍。虽然我国曾在一段时间内学习了欧美等发达国家金融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但是学习得到的也仅是表面知识,无法改变我国现今金融从业人员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这种情况也导致了我国许多金融经济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达不到相应的标准,无法在金融经济的发展方面研究出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方法。
二、加快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创新的对策
(一)完善金融经济机制
我国金融经济发展要更加稳定就需要一套科学适用的金融机制作为支撑,如果想要建立一套较为完善成熟的金融经济机制,首先需要针对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制定出一套相应的法律,通过明确的法律来对我国金融经济进行控制。建立相应的法律可以在金融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快速准确的找出相关负责人以及相关负责机构,来保证我国金融经济能够平稳的运行,让法律为金融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其次建立一套完善成熟的金融高经济机制也是转变我国金融经济发展混乱现状的有效途径,可以防止有某个机构利用金融经济机制的漏洞进行违规操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金融创新方面的阻碍。除此之外,我国应顺应国情,建立一套在我国适用的规章制度,让金融经济发展更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如果照搬其他国家的金融经济机制,会让我国的金融经济发展的局面更加混乱。因此,我国在学习其他国家的金融体制时,应从中选取其中的优秀之处,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制定出让我国经济能持续发展的创新金融体制。
(二)加快市场化进程
从目前金融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金融经济的市场改革与其他方面的经济发展严重不符,落后于其他方面。现今,在我国的金融经济行业中存在着严重的行业垄断现象。这种竞争不合理的情况限制了我国金融经济市场的改革,其中行政保护、行业管制以及市场风度等行为都导致了我国金融经济行业的水平仍旧得不到提高,也让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变得不再有优势。金融市场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应运而生的,新型的金融产品以及工具的使用极大程度的丰富了我国的金融经济市场,期货以及股票等交易的普及型都表明了我国的金融市场正从货币向资本转变,并变得愈加多元化,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秩序,让我国的金融经济市场更加开放。在我国金融经济的过程中,也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现今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金融经济的业务处理水平以及相应的业务处理速度不断提高,也让我国金融交易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使金融经济活动环节中的信息收集与传播速度都越来越快,这对我国金融机构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金融经济行业应该突破以往经营方式的限制,通过创新的方式来让我国金融经济市场更加完善。同时,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经济不断运转,市场全面打开,我国的金融经济对外已经成为了一种大的趋势,因此,需要抓住这个机遇,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快我国市场化的进程,为我国金融经济的创新发展营造一个好的条件。
(三)实行简政放权
目前,我国的金融经济是由政府主导的,金融经济的发展通常都按照中央下达指令来进行具体计划安排。但是这种计划型的经济比较容易引发下级的官员对计划的目的、作用以及意义上有理解上的错误,使人民不能准确的理解领导者的决策意图。如果金融经济发展仅单一的听从国家对金融经济发展的统一安排,那么很可能因为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对一部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造成一定的负担。而且,在面对突发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导致由于缺乏经验而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情况。所以,应该通过适当的简政放权来提高地方的办事效率,让地方上面对突发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自我解决,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加强地方政府对当地金融经济的控制力,同时还能针对各地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符合当地金融经济发展的状况,推动当地金融经济的发展。另外,通过简政放权的方式还可以让金融市场的发展更加有活力,相对于政府过度干预的状况,如果给地方政府权利针对自身进行调整,那么各地金融经济发展的效率也会明显提高。
(四)对从业人员进行培养
创新是当前金融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现今的金融经济行业中,创新掌握了经济发展的命脉。因此,提升金融经济从业人员的创新行为,提升金融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是金融经济创新发展得以运行的关键因素。首先,金融经济从业人员要对科学技术有较高的敏锐度,同时与时俱进学习科学技术并且将科学技术与金融经济进行有效的结合。金融经济从业人员还要对科学技术能与金融经济相融合的原理有个准确的认知。金融经济从业人员想要的提高创新能力,就要对创新有个准确的理解,在知道创新的内涵后才能用创新的思想来进行创新的行为,从而开发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以及市场需要的金融经济产品。另外,还要注意及时提升金融经济从业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避免出现金融经济从业人员与金融经济发展脱节的情况。金融经济机构的管理人员还要对机构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时的培训,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准确的了解当今的国际形式以及市场上的变化,金融经济机构还可以派专门的人员去欧美等发达国家学习当地先进的金融经济发展经验,使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更加与时俱进,让金融经济持续发展。
三、结语
在金融经济的发展過程中,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目前,金融经济影响着我国发展中的各个环节,如果在金融经济的发展中没有创新的意识,不仅仅会使我国的金融经济市场丧失应有的活力,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金融经济的稳健发展,让我国的金融经济在国际市场中丧失优势。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对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制度、机制、政策以及从业人员的培训方面进行调整,减少我国金融经济发展上的风险,进而推进我国金融经济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婷雅.解读影响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创新的因素[J].低碳世界,2017(22).
[2]李保政.浅析影响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创新的因素[J].现代商业,2017(15).
[3]白云凤,宋玉杰,张鹏程.浅析影响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创新的因素[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01).
[4]钞小静.试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04).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