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都全 李露阳 罗锦洁
摘 要:文章通过对双创人才在国家及社会稳定、进步与发展方向上的需求研究,以及对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在社会结构、类别、地位上的定位探讨,明确了双创综合型人才培养在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文章从目前高等院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出发,构建了清晰且合理的双创人才培养体系,旨在为社会不断输送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双创;高校;综合型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10-0068-02
在21世纪初期,我国步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仅在短短十六年间就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成果,成为了世界经济大国,但这依然不能改变我国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的事实。为促进国家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改变社会现状,在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通过创业推动就业、创新驱动进步的途径来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创业(简称“双创”)综合型人才,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发展与进步,促进国家的全面建设。
一、双创人才在社会中的需求
随着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深入,社会对双创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具体表现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等多个方面。明确双创综合型人才在社会中的需求,对于双创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构建、教育资源的整合分配,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培养双创人才,促进国家发展
双创型人才的总量与质量如何,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1]。21世纪以来,国家间的竞争在本质上可以归结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间的竞争,其竞争核心实质是对人才的竞争与需求。因此,众多发达国家的教育建设都将双创人才培养列为重点发展对象。据统计,在美国,不少于400所大学开设双创课程,而其中更有一些大学建立了双创专业和相应的专业学位;英国政府在2000年建立了GEP双创方案,即鼓励并扶持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1998年,日本教育国会颁布的《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提倡双创教育,从而促使很多双创产品从高校转化到企业,效果十分显著。澳大利亚在双创教育方面的发展相对更早,这使其在双创人才构建结构上更为合理,国际竞争力量更为强大[2]。
然而,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双创综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发展较晚,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直到2010年中期,教育部才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文件。意见中明确指出:双创人才培养的方向,双创人才与国家进步的重要性,国家大力推行人才培养建设的方针策略和双创人才培养的决心。
(二)培养双创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在向创新型国家转变时,企业作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主体,为响应国家号召,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改革创新,走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道路,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据大量的理论和研究证明,创新能够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管理、运营模式等多方面的难题,并以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来满足客户潜在的需求,不仅打破了传统旧式商业发展的束缚,而且为新式经济形态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力量,还有助于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创新型发展[3]。
企业要完成向创新型模式的合理转型,就必须拥有一批知识丰富、思维活跃、理念新颖、意志堅定的人才[4]。就传统教育培养的理论型或应用型人才来讲,其并不能满足传统企业完全转型的需求。而双创人才则完全顺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不仅可为国家向创新型转型提供血液,而且可为社会的稳定进步源源不断地提供双创综合型人才。
(三)培养双创人才,维持社会稳定
2015年,《光明日报》对我国大四本科毕业生进行了就业调查,据报告统计结果,该年度本科应届毕业生人数达750万余人,创下历史新高。如此庞大的毕业生人数在就业上显得供过于求,“就业难”问题也因此成为了年度最热的话题。在2015年底,李克强总理做了《政府工作报告》汇报,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社会发展,国家和政府应该推动大众创业来实现万众创新的举动。明确提出的双创人才培养不只是一个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满足民众精神追求,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国家推动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助于培养出大量拥有创业能力的毕业生。并且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创业,能够建立起更多的中微企业,从而在增加社会工作岗位的同时,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率,对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也有重大意义。
二、双创人才培养在社会中的定位
高校要建设双创综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输送与时代接轨的优秀人才,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准确把握双创人才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由于所处的地域、经济、文化、资源、政策等外部环境侧重点的不同,高校间教育的重心和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必然有所区分。高校只有明确双创人才培养在社会中的定位,才能找准自身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才能有效地利用高校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双创人才。
(一)双创综合型人才内涵
“创新”是指在旧有的事物上做出改进或直接提出新概念与新方法并获得效益的行为,是一种转换思维、改进方法、添加新元素、创造新事物的过程,是人类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在深化、更新、创造的有效运用。而“创业”,则是指创业者对自己所掌握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并通过合法渠道,承担一定的风险,创造社会效益的行为。
双创综合型人才就是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又有能力减小或者规避创业风险,从而获得丰厚成果,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复合型人才。其具体表现为目标明确、意志坚韧、思维活跃、理念新颖、乐于实践、能力突出等优秀品质[5]。同传统型人才相比较,双创人才不会受限于老旧、固定、传统的行事准则,他们会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通过不断地创新实践尝试,找到一种更好的或超出预估成果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双创综合型人才定位
1.社会结构定位。传统型人才的培养被认定为仅是高校的职责和任务;而对双创人才的培养,是为社会提供人才的重要渠道,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应当与社会接轨。根据学生技能培养的要求,依托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资源与优势,通过双创俱乐部、创业孵化中心和创业园等平台,让学生走出教室,真正地将理论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并应用于产品的研发实战中来。它打破了传统局限于教室与实验室的教学界限,将双创人才转变为重要的社会生产力,进而加强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
同时,作为社会的基础组成部分,高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多方位合作,也为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创造了多层次的平台。用实践来掌握课堂之外的知识和技能,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必将成为提升大学生双创能力的资源[6]。
2.类别定位。培养双创综合型人才可为我国的创新型国家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但是国家需求的不仅仅是人才的数量,对人才的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人才的质量在社会中根据不同层次,粗略可以分为高端人才和基础人才两类。
第一类高端人才,社会对其有非常严格的评定准则。比如,掌握丰富的高级知识和高端技术,就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高端人才也是城市发展、企业规划、社会治安等部门进行设计、规划和决策,引导社会发展的关键人物,在社会发展中起引领的作用。
第二类基础人才,是需求最多、范围最广,可以进入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人才。这类人才被要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一定的双创能力,大多在学成之后会进入中小型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
两种都是双创人才,但要求的培养环境和资源比重却不相同。前者人数少,后者人数多,所需要的资源都多。而根据高校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按照社会专职分工、高校教育特色和学生专业特长来划分,双创人才又可细分出众多类别。为了满足这些不同类别特殊人才的需要,地方高校就必须依据实际能力来整合资源,并规划出双创人才建设所需的合理方案[7]。
3.社会地位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双创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并多次在重要场合进行论述。教育部陈希副部长在2010年4月报告了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在报告中,他指出:“双创教育的培养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培养核心是树立起学生们的双创精神和双创能力。”2010年5月,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强调:“双创教育的对象是所有大学生,在大学人才培养阶段,要有条不紊地、逐渐地强化加深。”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文件针对双创人才的培养建设提出了九大任务,指明了双创人才培养的前行方向。
我国向着创新型国家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并在一批又一批涌入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的人才推动下,在经济、文化、体制、科技等方面,要求缩小甚至赶超发达国家,最终实现强国、富国的中国梦。而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高等院校必须明确双创人才在社会中的需求和定位,明晰双创人才培养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如此才能建设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双创人才体系,培养出符合新时代的综合型实战人才。只有让具有双创能力的人才充当社会的“主力军”,才能为社会的发展不断输送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尹翔,郗芙蓉.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 高校科技,2015,(3).
[2]李丽慧.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木工程协同创新平 台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3).
[3]陈玉琳.创新创业企业的定义[J].中外企业家,2016,(33).
[4]左都全,赵英杰,宋明成等.基于Ansys的FSW_CAF复合 技术流程分析与评述[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3).
[5]李明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人格特征及其培養[J].中国高 校科技,2014,(8).
[6]程永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视域下城市公用事业政府 规制创新探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7,(2).
[7]肖启明,王海宝.基于三峡库区高校机械本科专业人才培 养的改革探索[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