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拥有更多“湿地”

2018-12-11 11:33孙仁歌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湿地百草园教育领域

孙仁歌

与其说教育是教化育人的天使,不如说教育是一片有管理又有风景的“湿地”。尤其是现代的中小学生包括大学生,更需要教育领域多一些看上去养眼,走进去沁心,深入进去曲径通幽,别开生面,让人充满好奇与探疑精神的“湿地”。在这片“湿地”里,有管理、有爱、有知性饱满的风景。唯有这样的教育境界,才有利于孩子把心长大,把骨肉长结实,最终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当下中国的主流话语仍然是经济建设与发展。各种硬件建设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一望无际的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城市化王国,尤其是一座座聳立的教育大厦,及一个个形色各异的教学城堡,一度让孩子们面对知识王国时,多了几分生硬和陌生感。属于孩子们的教育理想国在哪儿?属于他们的“现代百草园”又在哪儿?哦,就在“湿地”,就在“湿地”的“别处”。或许每一片有管理又有大爱的“湿地”一角,就是孩子们的“现代百草园”。他们只有在那个“别处”,才能找到孔子留下的万世《论语》,陶行知没有带走的一棵草,以及五千年华夏文化中最具中国元素的瑰宝。

比喻毕竟是比喻,“湿地”多在梦中。当下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孩子们成长所需要的“湿地”虽不完全缺席,但还是太少了。应试教育仍然是当前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顽疾。这并不会因为教学楼盖得越来越雄伟、教学管理机构越来越像城堡而消弭。相反,教学楼越雄伟,学生就会显得越矮小;教育管理机构越像城堡,教育官本位思想就会越突出。

把“湿地”这个比喻加以破译,它就象征着当下中小学教育中的诸多软件建设。这些软件包括优良先进的教育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以及春风化雨般的爱育、美育、体育、德育等。比如:校长把学校管理得温暖一些,再温暖一些;教师把课讲得简单一些,快乐一些;家长放下攀比心理,还孩子更多自由的空间。如此,孩子就会更爱学校,更有兴趣读书学习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湿地”的确是一个恰当的比喻——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真,让孩子回归孩子的本真,能达成这种愿景的各种软件条件,就是“湿地”的真正内涵。

处于社会急剧变革时代、生活在互联网包围之中的中小学生,他们的变化连他们自己都来不及总结。他们需要知识,但不欢迎题海战术、应试教育;他们需要爱与关怀,但社会、学校、家长给予他们的爱要有点“巧克力”的味道;他们需要乐园、需要游戏,但社会、学校、家长还给他们的乐园与游戏务必要有点“动漫”风情。否则,给予再多,都会因为阴差阳错而不受欢迎。

教育领域里多一些“湿地”不应仅是孩子们的期盼,也应该成为整个社会的期待。多一些这样的湿地,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作者系淮南师范学院文艺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

猜你喜欢
湿地百草园教育领域
学校里的“百草园”
3D显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基于遥感数据的黄河口湿地变化研究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对张掖湿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功运行的三大机制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初步认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