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亮
(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
因果图分析法把分析的重点放在了原因方面,运用此方法制作出来的图表在形状上与鱼骨非常相像,所以也叫鱼骨头法。该方法所使用的是逆向思维原理,具体而言,就是从结果出发,找到原因后,再分析造成这种原因的原因,这个过程直到找出整个事故的发生原因后才能结束。该方法包括结果、原因、枝干3部分[1]。该方法的示意图见图1。
图1 因果图分析法
总结分析我国2003~2016年间发生的142起地铁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可知,我国的地铁工程建设在2003~2016年间取得了高速发展,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而且从2003~2006年,事故发生频率也在不断上升,事故数量在2009年达到最高值,总共发生了49起事故,但2009年后,事故发生的数量得到了控制,开始下降,最低值出现在2013和2014年,在2015年和2016年又出现了增长的趋势。将这几年的事故发生数量加到一起计算平均值,可以得到每年的事故发生平均数是10.2起。
地铁工程在施工的这段期间,坍塌事故的表现形式大体上被分成了2类:淤车站在进行深基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坍塌事故;于因为挖掘隧道,出现的路面塌陷现象。
致使第一种事故发生的原因有3种:淤基坑在打造过程中,没有安装好支护设施,或设计的支护结构存在不合理缺陷,让压力全部集中在土层上,最后的结果就是支护结构在整体上出现问题,造成坍塌事故。于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周围的地下水暖管道就可能出现破损现象,管道向土层渗水,土层就会变软,承重能力会相应地降低,很容易造成路面塌陷。盂地质条件本身存在不足,像古墓、空洞之类的土层结构,发生坍塌的概率很高。
挖掘地铁隧道时造成坍塌的原因也有多种,分为4类:淤盾构过程中地质条件本身的恶劣诱发的坍塌事故。于隧道周围岩石的支撑力不够。盂围岩支护的设计存在缺陷,比如说在二次衬砌过程中,选用复合法,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把支护和围岩想办法连接到一起,然而衬砌的防水设施只要失去原有的效果,导致地下水上升,这同样是隧道坍塌的发生原因。榆工人的专业技能水平不足,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失误,与规范不符,无法避免在使用机械掘进的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此时松散的土层就会失去支撑力,最终造成坍塌事故。
物体打击事故的含义比较简单,物体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运动,运动导致物体触碰到人体,人体就会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将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原因细化,总共可分为3部分:淤施工现场的管理杂乱无章。施工现场的环境毫无整洁可言,各种杂物材料随意堆放;施工队在进行检查作业的过程中也不按规定进行,不分顺序地随便进出,同时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也非常薄弱;施工工人不按规定的劳动操作要求施工。于机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对于使用明挖法进行施工的车站来说,大部分的施工环节都在室外,因此设备会经历风吹、日晒、雨淋,而机械设备一般都是金属材料,受到各种天气的伤害,安全隐患便会越来越多,例如:起重机无法正常制动、钢丝绳断裂、吊钩脱落、链接不再牢固、起重机装吊物体时很容易出现松散脱落、吊索等部件达不到安全指标。盂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违反了操作规定、施工人员本身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现场没有给予充足的安全教育或施工人员对于安全教育置之不理等,这些都是打击事故发生的主要致因因素。
一般而言,施工人员在逸2 m的高度工作时,就算是高处作业了,在此过程中,一旦出现坠落的意外情况,就被列为高处坠落事故。在地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导致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3个:淤工人习惯性违反安全规定。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完全忽视操作规定,随便的在基坑结构支撑梁上活动;搭建起来的脚手架没有设置防护装备;进行高空作业的过程中不系安全带等等,这些都是不按规定作业的常见现象。于部分工艺不完善。工人在搭设脚手架时非常随意,完全忽视规定的施工顺序,忽视对防护栏的搭建,这样工人们发生危险的概率就会被大幅度提升。盂机械设备、防护设施存在问题[2]。常用的施工机械有塔吊和龙门吊,这2种机械都需要司机登爬梯进行施工,在此过程中,防护设施缺失,没有设置休息平台,这些问题会导致司机无法获得充分的安全防护,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概率就会上升。
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配备的管理人员越来越多,然而有多年工作经历,并且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员工数量明显不足,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刚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其工作时间比较短,工作经验也非常薄弱,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其在技术知识上的培养,同时还要对其劳动纪律给予严格把控。
在施工过程中,最不能缺少的部分就是施工技术,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施工技术所发挥出的指导作用,每一个项目的完成,施工技术都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管理。技术管理在项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技术管理工作做的到位,施工取得的每一步进展都将是科学合理的,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系数也会得到降低。然而还是存在许多忽视技术管理重要性的施工企业,其总觉得技术管理不过是一种形式,只要自己的经验足够丰富,安全事故是不会发生的。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这样的想法正在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创造机会。
(1)施工工作开始前,一定要对施工地周围的建筑物和线路管道进行检查,为此可以成立专门负责这部分工作的调查小小组,以设计图为依据,仔细检查施工车站周围的各部分地质情况,然后把调查结果总结成报告的形式进行展示,尽量把两侧道路和临近建筑物及管道的相对位置用绘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2)在对周边建筑物设置检测点前,要提前准备好相机,把建筑物本来的外观形态以及建筑内部的一些关键信息用照片的形式进行备案。设置建筑物沉降观测点时,通常都会选择建筑物外墙、立柱和门窗等位置,然后把这些点均匀排开,一旦发现建筑物出现裂缝,需要立刻制作石膏饼,然后把这些石膏饼贴在裂缝处,这样后续裂缝再出现任何程度的恶化现象,就可以从石膏饼上及时发现[3]。
(3)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常规环节的检测,必要情况下,检测频率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提升,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周边的建筑物是否出现了变形或沉降的情况,然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4)不能让基坑周边堆积的土层超负荷,通常基坑周边1倍基坑开挖深度的土要尽数转移,1~2倍的堆积坡度要臆45°,而且土坡周围要加设防护设备。
(5)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要对周边设置的围挡进行全封闭管理,要设立醒目的提示标志或者牌子,围挡选择用砖打底,以防车辆失去控制冲进场地当中来。
施工现场应把监控量测作为主要管理手段,再辅助以现场监控巡查。另外项目部门还应按照需求在现场设置专门负责巡查的员工,在进行风险性较大的工作时,管理人员必须要在现场对安全进行实时监控。
项目部一旦拿到检测数据和相关预警信息,应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事故的发生概率、严重程度和可控性都应提前被预测。如果事故是那种危害性小,可以马上解决的,项目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向大家发出警告;如果监测数据反映出事故危险系数高,很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就应马上转移处于危险区域的施工人员,然后马上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以防事故危害范围的扩大,同时还应在第一时间把消息传递给地铁公司,让其做好防范工作。
以2003~2016年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作为统计,分析统计得来的数据,不难发现,发生频率处在前3的事故分别是坍塌事故、物体打击以及高处坠落事故。通过使用因果图分析法,从人员、环境、管理、材料4个不同角度分析了坍塌事故、物体打击和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关键致因因素,从中总结出了造成地铁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致因因素,然后在这些致因因素的基础上,围绕人员、技术、管理、设备和环境等角度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