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梅 ,李远珍 *,范晓莉 ,杨 柳 ,黄 嘉
(1.皖南医学院护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皖南医学院一附院,安徽 芜湖 241002)
高等护理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教学正是培养学生这两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传统护理实验教学采用的是依附于相应学科的单一模式,不利于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不能适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创新和动手能力的需要,医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院正是基于上述背景进行临床护理实验学课程建设,不断借鉴和吸取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以提高教学效果。
我院临床护理实验学是面向护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要求学生掌握每项实验的目的、用物、步骤和注意事项等。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强化服务意识,正确实施整体护理,满足患者身心需要;培养较高职业素质、崇高的道德品质、精湛的专业技术及良好的身心素质,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护理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掌握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提高专科技能及综合能力。
根据专业对接产业、人才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组建由用人单位、实习医院和学校多方专家组成的教学专家委员会。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市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为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技能型、应用型、创新性的阶梯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我们针对四年制护理本科生开设临床护理实验学课程,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该课程由课堂教学(在临床护理实验室进行)和见习两部分组成,共164学时。根据护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临床护理实验学教学大纲,明确该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该课程体系的特色是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康复护理学9门临床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保留专业经典实验,删减单纯验证性、简单重复性实验,增设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实验与理论教学形成互为补充、互相推动的教学格局。如删除与基础护理实验学重复的心肺复苏操作实验,优化为翻转课堂结合情景模拟的心肺复苏综合实验;删除急危重症护理学与内科护理学、健康评估相重复的心电图仪操作实验,优化为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抢救及护理的情景模拟实验;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增设跨专科的综合性实验,如胸腹联合伤、车祸导致多发伤、集体食物中毒等综合性实验;增设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护理等设计性实验;完善社区护理实验,组织护生到社区医疗点为居民提供服务,如在社区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产后家庭访视,针对社区慢性病患者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并现场指导患者测血糖、测血压等。
为实现教学目标,在实验内容方面,按照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内容系统化原则搭建了3个教学平台,即以基础性训练和经典性实验为主的教学平台、以综合性实验为中心的教学平台、以设计性实验为特色的教学平台,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侧重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设计性实验侧重于培养学生发现与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探索和创新意识、科研与创新能力。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操作演示、病例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翻转课堂、PBL、CBL等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护理实验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1-3]。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见表1)[4]。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教学结束后,结合临床实习,于学生实习中后期,以实习队为单位,于第七学期组织情境式护理技能竞赛[5-6]。另外,在学生实习结束后(第八学期)针对其综合素质进行毕业综合测试,包括理论测试和技能测试,理论测试内容涵盖学生在校所学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技能测试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为主。
表1 临床护理实验学形成性评价中各评价指标占比(%)
要保证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是关键。目前,我院临床护理实验学课程配备专职教师10人,实验技术人员3人,其他任课教师为内、外、妇、儿、急救、康复护理学等教研室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有丰富实践和教学经验的兼职教师。实验教学模式的改变,对实验任课教师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们注重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一专多能的培养,通过系统听课、预实验、集体备课、随堂听课、集中培训、传帮带青蓝工程、参加国内实验教学研讨班、参加学术活动和学习班、进修学习与自学等多种形式,培养师资队伍,完善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扩大其知识面,提高实验能力,并且充分调动与发挥教师和技术人员参加实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经过近年来的努力,目前任课教师能完全满足实验教学要求,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效果。
本课程组教师结合临床新进展和教学经验,自编了《护理实验学教程》和《情景式50项护理技能竞赛考评指导》两部实验教材,两部教材均作为规划教材公开出版。其中,《护理实验学教程》根据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将护理专科中涉及的操作技术,按系统整理,按照每项实验的目的、用物准备、操作步骤、护理要点、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等进行编排,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服务意识、应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职业态度。《情景式50项护理技能竞赛考评指导》从实验目的、用物准备、案例、评分标准、复习题5个方面进行编写,其特点是以案例导入,针对不同身心、社会文化背景的患者进行护理技能操作;竞赛评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这两部教材均是本课程选用教材。另外,为了规范护理技能考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应变等能力,我们还编写了《技能考试案例库》。
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近年来,教学大纲、教学任务分配表、教学工作进度表、学生考试试卷及相应的分析报表等各种教学文件均完善并运行良好,各项教学活动均按照规划要求稳步开展,达到了预期目标。组织青年教师相互听课,开展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互相切磋讲课技巧。要求新教师上课前必须试讲并通过,教师每学期必须进行集体备课,同时坚持采用老教师言传身教的方法,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每学期由教务处、院部和教研室在开学第一周、期中、期末分别组织教学督导开展教学检查活动,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护理本科生对临床护理实验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给予较高的评价,如认为将临床见习与综合性实验结合起来,对提高动手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与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识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1,5]。同时,护理本科生普遍获得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形势良好,大多就业于三甲医院。2012—2015年护理学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5.5%,就业率较高[7-8]。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是护理教育的核心环节。临床护理实验学课程教学在促进护生职业化、社会化和提高核心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临床护理实验学课程建设模式有利于完善护生知识结构及课程体系,提高护生综合素质与师资队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