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菜乡”的困惑及对策思路

2018-12-11 07:47俞小平景德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乐平市委书记
江西农业 2018年22期
关键词:乐平基地蔬菜

文|俞小平(景德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乐平市委书记)

乐平地处赣东北腹心地带,鄱阳湖平原低丘生态农业核心区域,蔬菜产业在全省独领风骚,2007年被中国园艺学会长江流域蔬菜协会授予江南地区唯一的“江南菜乡”。乐平江河密布,土肥水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蔬菜种植历史悠久,“始于唐、兴于明”,乐平灯笼辣椒明清时期曾钦定宫廷贡品;1959年和1970年两上庐山供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品偿,被誉为“天下第一椒”;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乐平萝卜丝因其爽口被作为水壶运往前线山洞。

乐平市如何扬优成势、提升“江南菜乡”品牌影响力,打造生态“大菜园”,发挥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作用,对构建赣东北现代化生态明珠举足轻重。

发展现状

乐平蔬菜生产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经历了规模扩张、质量提升和转型升级三个阶段。随着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乐平市推进实施“纵抓产业、横抓市场、龙头带动、科技支撑、整体推进”的蔬菜产业化发展战略,从人财物上予以倾斜,使蔬菜逐步成为乐平农业“半壁江山”。一是种植规模全省处于龙头地位。在巩固城郊型精细蔬菜基地基础上,以“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基地为抓手,集约化蔬菜基地向农区拓展,逐步形成了江南最大的毛豆产地、长江流域最有特色的夏秋地瓜、芹菜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红莴笋产地。目前,全市蔬菜常年种植面积12万亩,总播面达34万亩,且复种指数高,亩均效益超万元,蔬菜年总产量达113.72万吨,蔬菜年产值达14.1亿元。二是蔬菜认证面积和品种数量全省领先。全市有46个蔬菜品种通过全国“三品一标”认证。三是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大提升。在强化基地环保、防控“三废”污染的同时,逐步完善管理机制体制,着力推广应用“双低”农业投入品,全市蔬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先后获得省级认定基地9个12.6万亩,获得农业农村部认证无公害蔬菜产品46个,成为江西第一批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且为省内唯一通过农业农村部验收授牌,黄瓜、地瓜、莴笋三大主导品种播面12.8万亩。四是技术、人才储备优势明显。源远流长的蔬菜种植历史,为乐平留存了丰富的蔬菜种植理念、技术和资源。迈入新时代,传承好“江南菜乡”名片,让绿色成为财富,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责任。去年,省委省政府将“乐平蔬菜”列入江西省区域公共品牌全力打造,乐平因势利导启动蔬菜产业三年振兴计划。五是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升。乐平蔬菜产业经营模式属市场带动型,以鲜销为主,完善设施,增容扩能,合作联姻,提高市场辐射带动力成为乐平蔬菜突出重围的突破口。

基于此,乐平市引资兴建了第四代农产品市场,完善了市场监控系统、农药残检中心、市场信息中心、电子结算中心等智慧农业系统。蔬菜冷藏保鲜库和与之配套的分拣包装车间一并建成投入使用,且对接中国农业信息网、十亿农网、绿篮网、全国农产品信息网和乐平蔬菜批发市场网,乐平蔬菜产业迈入了现代化的信息时代,在蔬菜产销服务平台建设上取得突破,相关服务业异军突起,产业核心竞争力日益提升,全市专业贩销队伍达2200人,蔬菜加工龙头企业达48家,年加工蔬菜3万吨,蔬菜技物服务实体246家,乐平蔬菜品牌影响力向省外和沿海拓展。

存在问题

经过40年的发展,乐平蔬菜已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给乡村振兴注入了大动能。但因受区位、投资、结构等因素限制,与山东寿光、安徽和县等发达区域比仍有差距,带给我们一些困惑和隐忧。

一是品种“多而杂”的生产格局制约了市场扩张。乐平毛豆、地瓜、莴笋虽已初具规模,但因市场立足点在省内,营销半径难以拓展大中城市高端市场,主导品种特色品牌尚未凸显,缺少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

二是鲜销型经营格局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历史上,乐平定位赣东北“大菜园”,市场营销半径小,加之产后保鲜加工、商贸物流发展滞后,全产业链开发受限。乐平有很多流传千百年的传统食品产业集群,从“接地气儿”的萝卜丝,到“菜中娇子”灯笼椒。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变化,纯手工、零添加的传统加工工艺已不符合现代要求,蔡家灯笼椒相传明朝洪武年间就开始兴起,在诸因素冲击下遭遇信任危局,育种基地萎缩不振。绿乐公司产品单一,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如有风吹草动,很可能会带来区域性、行业性风险。话语权缺失的背后,暴露企业无自营出口权的致命缺陷。

三是松散型生产格局制约了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区域内蔬菜合作社大多仍沿袭松散型运作模式,利益联接不紧密,加之菜农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农民增收能力受制。

四是主产区核心蔬菜基地设施老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滞后,“四新”技术推广缓慢。普遍施用化肥和“双高”农药,砸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江南菜乡”的金字招牌。

五是产业融合尚未形成有效机制。突出表现在农产品加工流通尤其是蔬菜加工较薄弱,对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推动能力有限,农业生产要素分散,农业科技研发、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的联结机制较松散,“财政+担保+金融+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科技+金融”的融合机制不健全。

突围的对策思路

如何突破蔬菜产业之危局,让传统蔬菜产品拥有现代活力,总体思路是:以产城融合试点县为契机,以“江南菜乡”品牌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产业升级、农民增收为核心,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打造成为江西蔬菜生产示范区、贸易区和重要生产基地,重点建设5个绿色有机标准化生态蔬菜产业园(基地),布局重点建设项目10个,培育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主体50个,实现一年内同步进军京沪港澳和国际市场的夙愿,使乐平“菜篮子”成为强市富民的“钱袋子”。

演好“重头戏”,强化产业规划引领。当前,实现乐平蔬菜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布局、优化增量首当其冲。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立足乐平产区特点、园区分布、区位条件、产业定位,按照“特色产业带+产业板块”点线面的规划布局思路,通过夯实基础、彰显特色、项目推动、示范引领和产业扶持,政、企、农联动,构建全产业链。依托乐平南北气候过渡带资源禀赋,加快建设江南标准化出口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江南盐渍和脱水蔬菜加工原料基地,江南蔬菜休闲观光旅游基地,开辟早春特色蔬菜出口供应基地;找准定位,引资嫁接,建设蔬菜生态园,创建独具特色的一村一品特色基地,发展蔬菜观光旅游。围绕构建江南蔬菜贸易中心,改造江南第四代新型蔬菜批发市场,不断完善市场功能,着力构建江南最大的现代化蔬菜生产、加工、冷藏、物流基地,创新营销手段,进一步扩大乐平蔬菜市场在江南地区的辐射影响力,努力实现买全国卖江南;围绕建设江南蔬菜技术服务中心,扩张产业规模,吸引国内外蔬菜种业和农业投入品生产厂商入驻乐平,构建江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在全市形成“两区一体、一带多点”的蔬菜产业布局。

念好“五本经”,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建设“品种优、技术优、管理优、品质优、价格优”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基地。围绕蔬菜转型升级,加大老菜区棚体和基地改造,选育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围绕蔬菜龙头企业发展需求,采取土地流转、订单生产、基地共建、协作销售等方式,建设标准化、节约化及全程可追溯的绿色生态生产基地。加速构建入股分红、品牌溢价、拓展增收、订单生产等联农助农增收模式。乐平蔬菜产业发展要以提质扩面、增加效益为重点,努力使全市蔬菜常年种植面积达30万亩,复种面积100万亩。一是念好规模扩面经,构建特色“江南菜乡”。在空间拓展上,巩固城郊老菜区,依托“一河七水”和交通主动脉开拓东南蔬菜新产区;深挖冬季蔬菜发展潜力,突出主导品种规模化特色,用3-5年时间力争乐平蔬菜复种播面达100万亩。二是念好设施提升经,打造现代化“江南菜乡”。

以转变观念、提升素质为抓手,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生态示范为引擎,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汇聚资金集中投放,叠加优势拢指成拳,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速“四新”技术推广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设施蔬菜,提升老菜区基地质量效益,有效增加蔬菜科技含量,提高土地产出率。三是念好基地改造经,引擎产业转型升级。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基地,积极申报和争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在优质高效上下足“绣花功”,出台鼓励促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的优惠政策,尽快做大做强区域蔬菜产业。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年投资10亿元高标准农田36万亩,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四是念好生态治理经,塑造高质量“江南菜乡”。以乐平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行生态农业循环集成模式,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具有乐平特色的现代生态有机蔬菜产业化模式,在蔬菜标准园大力推广运用“物联网+水肥一体化”应用系统、工厂集约化育苗、节水灌溉、集约化种养等绿色增效技术,促进产业链、要素链、利益链有效整合,提升蔬菜生产现代化装备水平和示范基地辐射带动能力。五是念好改革创新经,创建活力强“江南菜乡”。积极推进“三个三”即三权分置、三股分红、三手合力模式改革,发展股份化、资本化、公司化现代农业,盘活农村存量资产、资源和社会闲散资金,培育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产品、企业和产业三位一体生态圈。

打好“四张牌”,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打精“质量牌”,提升特色品牌附加值。以产业融合试点县建设为契机,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专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品牌意识,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叫响乐平有机蔬菜品牌,提升“乐平灯笼椒”、“乐平地瓜”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加快商业化应用。打强“整合牌”,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依托蔬博会、农交会等大型活动,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挖掘整合农业优势资源,尽快启动“乐平蔬菜”县域公用品牌建设,加速推出乐平蔬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做精、做特、做靓“绿乐”、“金鹄”等旗舰品牌,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增加附加值。鼓励以镇、产业园为单位成立基地联合体,推行“五统一”服务,主推一个品牌。蔬菜局、市场局出台主导品种分等分级地方标准,要求加盟联合体的各蔬菜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分级标准包装上市,以扩大乐平蔬菜品牌知名度。打活“营销牌”,提升优势品牌扩张力。汇聚蔬菜营销精英组建股份制营销公司,在沿海城市设立蔬菜直销窗口,并对乐平蔬菜批发大市场进行精细化、智能化、生态化升级改造。打好“创新牌”,提升品牌企业竞争力。构建网上交易平台。通过示范引导,将全市蔬菜品牌产品开展网上交易,拓展销售区域和渠道,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对沿河已建园区进行升级改造,嫁接改造生态蔬菜园,把蔬菜园区与休闲体验结合起来,形成现代观光农业走廊。

谱好“三部曲”,突破蔬菜精深加工。蔬菜加工业是江西蔬菜产业化短腿,从长远来看,乐平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要靠培育骨干龙头企业来实现。谱好项目引进、扶持培育、改制重组“三部曲”,做强做大加工园区产业集群。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内培外引”力度,在现有的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围绕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采取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招商合作、改制改造、兼并重组、联强做大等方式,重点发展一批产业链条完整、科技创新能力强、精深加工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品牌优势明显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对绿乐食品等规模化龙头企业,要在拓展加工原料基地订单基地的基础上,“走出去”引进国内外实力雄厚的农业龙头企业高位嫁接改造,并争取自营出口权,促使其尽快扩规模、上档次、提效益;建设众乐出口蔬菜速冻项目,建成年产5万吨的出口速冻蔬菜生产线及配套贮藏、运输设备,示范带动建成3个千亩出口蔬菜原料生产基地。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向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聚集,推动基地、企业和产业联动发展,带动全市农产品加工集群式发展。拓展冷链物流产业,在南郊金山创业园选建4个蔬菜采后处理加工及冷链物流中心。

倡导民本理念,农旅融合,组建新型蔬菜产业联合体,推进农业产业化、产业链条化、链条资本化,创新去中介化“互联网+现代农业”O2O全产业链电商平台,构建体验农业、智慧农业、育繁推广、加工物流、电子营销等农业新业态,实现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致富农民,让农民充分参股全产业链开发分享后续利润,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在政策导向上,应突出扶持线上线下的农产品销售及农技服务,鼓励扶持企业建立云平台,对销售蔬菜及提供农技云服务交易业绩突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奖补,加强蔬菜物流体系建设尤其是生鲜蔬菜冷链物流仓储一体化建设,加快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促进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及农技服务的“瓶颈”因素得到较快解决。

走活“三步棋”,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积极构建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与高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稳固的政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科技项目攻关,完善科技服务网络,开办专家讲座,建立教学基地,组织现场观摩,设立“博士工作站”,组建专家顾问团,引进高端技术人才,为蔬菜产业发展聚集、培育科技创新型人才和经营管理型优秀人才。围绕生态蔬菜产业化,依托县级菜科所,在关键技术领域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搭建蔬菜产业创新研发平台,联合开展产业关键性技术、高端技术、前瞻性技术的科研攻关和集成研究,丰富产业技术储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实践优质高效种植模式,积极开展蔬菜科技研发和示范推广,推进温室大棚工厂化育苗示范服务,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提升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加大实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应用和培训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生产、流通、加工各环节的科技含量,迅速提高蔬菜生产流通、加工效益。

猜你喜欢
乐平基地蔬菜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奇怪的蔬菜
乐平的眼镜
蔬菜
乐平戏台:绽放在乡土中的文化奇葩
数百座戏台遗存 上千年文化传承
我的基地我的连
最小二乘法教学研究
最小二乘法教学研究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