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 徐志红
□ 浙江大学 李正荣
本文立足于存量城镇工矿用地,通过对近年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关联性分析,寻找经济发展与用地之间的关联关系,推进合理高效利用土地。
从2008年起,原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年度全国城镇地籍调查数据更新汇总工作,要求各地全面查清各地年度城镇土地的利用类型、面积,土地利用强度等信息,按照“建制镇-县(市、区)-市-省-国家”的层次逐级汇总,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多角度分析,实现对城乡土地利用状况的全覆盖管理,为城镇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各地在城镇土地调查工作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方案开展城镇土地调查,其数据来源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城镇地籍数据库
城镇地籍数据库实在完成土地地籍调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记录着每一块宗地的使用情况以及权属等信息,而且会依据土地变更调查等情况及时更新,因此城镇地籍数据库记载的数据具有准确性和现势性。对于已经完成城镇地籍调查,并且已经建立数据库的城镇,数据来源主要是城镇地籍数据库。
2.地形图和遥感图像
地形图和遥感图像能反映土地几何属性、土地分类等基本信息。根据专业判读和量算方法,可以从最新的地形图和遥感图像中得到土地利用现状的相关信息。对于部分缺乏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城镇,这是一种较好的数据来源。
3.土地登记
土地登记数据包括土地使用权申请登记资料、土地变更登记资料、用地审批资料、勘测定界资料等汇总变更数据,能反映土地所属类、土地权属等基本信息。
由于浙江省各地在进行土地数据调查汇总时的数据来源差异,因而采用的汇总方法也存在差异。数据汇总方法分为:实际调查、内业判读、土地登记及抽样推算。
1.实际调查
对于已经全部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城镇土地调查任务,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覆盖每一块土地,具有较强的现势性,且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撑着地籍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城镇,可直接利用系统中的数据;将数据按照统计软件中的土地利用分类项对应填入,利用软件的汇总功能得到汇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2.内业判读
对于基本完成地籍调查、建立了较完善的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的城镇,存在部分地块缺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在开展汇总工作之前,应先对这部分地块进行补充地类调查,借助最新地形图或者遥感影像图上的地块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判读量算,并将补充调查得到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添加至原地籍数据库中,然后按照要求进行数据的汇总输出。
对于未开展地籍调查,但具有一定基础资料的城镇,根据已登记发证宗地的资料,得到部分土地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而对于其余部分土地,结合实地调查以及利用卫星影像和最新地形图等资料进行判读和量算,形成城镇汇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3.土地登记
对于完成属实地籍调查,但未及时变更调查的城镇,利用汇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对初始地籍调查数据进行更新,形成汇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汇总数据。
4.抽样推算
对于未开展地籍调查并且缺乏基础资料的城镇,城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获取困难的情况下,先选取汇总范围内的某一地,利用实地调查得到这一块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然后采用区域抽样调查计算或依据已有典型城镇数据推算的方法获取城镇汇总范围内的各分类面积。
通过城镇土地利用产出效益分析可知,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与二、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依赖程度很高,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对二、三产业发展的贡献较大,同时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者城镇工矿仓储用地规模的扩大。引入脱钩理论重点分析浙江省不同研究区域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与二、三产业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关系,更能具体研究和探讨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脱钩指数源于物理学领域,是用来表示具有相应关系的两个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存在的方法。借鉴Petri Tapio的分析思路,建立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脱钩指数计算模型:
表1 浙江省土地利用效益与工矿仓储用地脱钩状态
参照Tapio对脱钩状态的分类,本文将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与第二三产业产值之间的脱钩状态分为以下几类:当城镇工矿仓储用地规模变化率和第二三产业产值变化率均呈正向增长且0≤≤0.8时为弱脱钩;当第二三产业产值变化率呈正向增长而城镇工矿仓储用地规模呈负向增长且〈0时为强脱钩;当第二三产业产值变化率和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呈负向增长且〉1.2时为衰退脱钩;当城镇工矿仓储用地规模变化率和第二三产业产值变化率均呈负向增长且0≤≤0.8时为弱负脱钩;当第二三产业产值变化率呈负向增长而城镇工矿仓储用地规模变化率呈正向增长且〉0时为强负脱钩;当城镇工矿仓储用地规模变化率和第二三产业产值均呈正向增长且〉1.2时为扩张负脱钩;城镇工矿仓储用地规模变化率和第二三产业产值变化率均呈正向增长且0.8≤≤1.2时为扩张连接;当城镇工矿仓储用地规模变化率和第二三产业产值变化率均呈现负向增长且0.8≤≤1.2时为衰退连接。
图1 脱钩程度坐标图
采用脱钩指数模型分析浙江省在 2008-2009,2009-2010,2010-2011,2011-2012,2012-2013,2013-2014,2014-2015,2015-2016,2016-2017这9个时段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与第二三产业发展脱钩特征。见表1。
根据脱钩指数测算方法得到浙江省2008-2017年不同时段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率、第二三产业产值变化率和脱钩指数并根据脱钩程度确定脱钩状态。脱钩指数测算结果表明,2008-2009时段内,浙江省第二三产业产值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呈现为扩张性负脱钩状态,二者的关联性较强;从2009-2017年的8个时段内浙江省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与第二三产业产值的关系均在弱脱钩区域。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与第二三产业发展关系减弱,达不到脱钩的状态。但在不同时期内脱钩指数差异明显,对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率而言,2008-2009年变化较为剧烈,这主要是受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2010,2014-2015,2015-2016和 2016-2017变化微弱但保持了平稳状态;2010-2011,2012-2013,2013-2014时段变化率为较高的水平,说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规模增量较大;2011-2012时段的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率变化不大且保持了平稳状态。对于第二三产业产值变化率而言,浙江省不同时期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与第二三产业脱钩状态,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第二三产业产值变化率为研究期最低水平;2009-2010,2010-2011时段经济复苏,相较于2008-2009年变化上升较快但在2010-2011年开始下降;2011-2015年的这5个时段有升有降,但变化不大;2016-2017年第二三产业产值上升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就脱钩指数而言,2008-2009年达到研究期最高值,这是因为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和第二三产业产值变化剧烈的原因导致的;2009-2014年这5个时段脱钩系数开始缓慢上升;2014-2017年这3个时段则开始缓慢下降,但高于最低水平。
为进一步剖析浙江省11个地市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之间关系的差异,分别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浙江省11个地市级城市在不同时段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与第二三产业脱钩指数进行分析,测算结果见表2及其续表。
从时间维度看,2008-2009年,杭州市、温州市、湖州市、绍兴市、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和丽水市的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发展呈现出扩张性负脱钩状态,宁波市、嘉兴市和金华市呈现为强负脱钩状态,说明各市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发展间的关系不断增强,而且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城镇工矿仓储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单位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二三产业产值不断变小的现象,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率大于第二三产业产值变化率。
2009-2010和2010-2011两个时段除了杭州市、湖州市、舟山市在2009-2010年变现为强脱钩状态即经济增长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关联性最弱的情况,这是我们追求的最好状态,金华市在2010-2011时段变现为强负脱钩状态即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率增大而第二三产业产值与脱钩指数小于0的状态,这种状态表明金华市的工矿仓储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浙江省其他地市则处于弱脱钩区域,即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与第二三产业发展关系密切,达不到脱钩的状态。
2011-2012年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嘉兴市为弱脱钩状态,即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与第二三产业发展关系密切,达不到脱钩的状态;湖州市、绍兴市、金华市、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和丽水市呈现为工矿仓储用地变化率不断增加而第二三产业产值与脱钩指数减小且小于0的强负脱钩状态,表明这7个地市工矿仓储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应不断增强城镇工矿仓储用地集约程度。
2012-2013年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金华市、台州市的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减弱但达不到脱钩状态;衢州市和丽水市的第二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以及脱钩指数均呈现出正向增长的变化趋势,说明这两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增加;舟山市呈现出第二三产业产值和脱钩指数均小于0,而工矿仓储用地增加的状态,表明该区域的工矿仓储用地由集约向粗放转变。
2013-2014年浙江省11个地市的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减弱但达不到脱钩状态。
2014-2015,2015-2016,2016-2017这三个时段中衢州市在2014-2015年呈现为第二三产业产值、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和脱钩指数均呈正向增长且大于0,说明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对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的依赖性较强;其他市呈现为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减弱但达不到脱钩的弱脱钩状态。绍兴市在2015-2016年呈现为呈现出第二三产业产值和脱钩指数均小于0,而工矿仓储用地增加的状态,表明该区域的工矿仓储用地由集约向粗放转变;衢州市呈现为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发展关系最小的状态;其他市呈现为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减弱但达不到脱钩的弱脱钩状态。2016-2017年舟山市为强负脱钩状态,即第二三产业产值和脱钩指数均小于0,而工矿仓储用地增加的状态,表明该区域的工矿仓储用地由集约向粗放转变;其他地市则为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减弱但达不到脱钩的弱脱钩状态。
通过对不同时段的第二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浙江省除个别市外,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减弱。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促进地均产值增加,在一定的土地增量中产出更多的效益。见表2。
表2 11个地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工矿仓储用地脱钩状态
从空间维度看,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嘉兴市除了2008-2009年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与第二三产业发展变化关系较大,2009-2017这8个时段的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与第二三产业发展变化关系逐渐减小,其中,杭州市在2009-2010年的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与第二三产业发展变化的关系最小。
湖州市和绍兴市2008-2009年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率、第二三产业产值变化率和脱钩指数均呈现正向增长且脱钩指数大于1.2,该时期第二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间的关系最为密切;2009-2010湖州市的第二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间的联系最小,即第二三产业产值增加不依赖于工矿仓储用地规模的增大;2010-2011,2012-2013、2013-2014、2014-2015、2015-2016、2016-2017这 6个时段湖州市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减弱但达不到脱钩状态;2011-2012年的湖州市、2011-2012年的绍兴市和2015-2016年的绍兴市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增加,而第二三产业产值和脱钩指数则呈负向增长且小于0,该区域的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由集约向粗放转变。
金华市在2008-2009、2010-2011、2011-2012这3个时段的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增加,而第二三产业产值和脱钩指数则呈负向增长且小于0,该区域的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由集约向粗放转变;2009-2010、2012-2013、2013-2104、2014-2015、2015-2016、2106-2017年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减弱但达不到脱钩状态。
表2 11个地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工矿仓储用地脱钩状态(续表)
衢州市 2008-2009、2012-2103、2014-2015的第二三产业产值随着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增加而增加;2015-2016年衢州市的第二三产业产值变化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关联性最小;2009-2010、2010-2011、2013-2014、2015-2016、2016-2017时段,衢州市的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减弱,但达不到脱钩状态。
舟山市2008-2009年第二三产业产值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变化最为密切,表现为第二三产业产值随着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增加而增加;2009-2010年则与2008-2009年相反,表现在第二三产业产值变化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关联性最小;2011-2012、2012-2013、2016-2017时段该区域呈现出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增加而第二三产业产值呈负向增长且小于0的状态,该时段城镇工矿仓储用地较为粗放;2010-2011、2013-2014、2014-2015、2015-2016时段的撑着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产值变化的关系减弱,但达不到脱钩状态。
台州市2008-2009年的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发展间的关系最为密切;2011-2012年随着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增加而第二三产业产值呈现出负向增长的状态,说明该区域的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由集约向粗放转变;2009-2010、2010-2011、2013-2014、2014-2015、2015-2016、2016-2017的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产值的关系减小,但尚未达到脱钩状态。
丽水市2008-2009、2012-2013时段的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与第二三产业产值变化的关系最为密切;2011-2012年该区域为强负脱钩状态,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由集约利用向粗放利用转变;2009-2010、2010-2011、2013-2014、2014-2015、2015-2016、2016-2017年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间的关系减小。
为进一步剖析浙江省不同区域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之间关系的差异,采用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及结构分析中的区域划分方法,分别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杭州湾地区、浙中地区、温台沿海地区三个分区在不同时段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与第二三产业脱钩指数进行分析,测算结果见表3。
从时间维度看,2008-2009年,杭州湾地区和浙中地区第二三产业产值并未随着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增长而增加,反而呈现出负向增长的状态且小于0,凸显了该区域工矿仓储用地发展由集约利用向粗放利用转变;温台沿海地区则表现为第二三产业产值和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均呈正向增长且不断增长。
2009-2010年,杭州湾地区、浙中地区和温台沿海地区的第二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关联性减小,但尚未达到脱钩状态。
2010-2011年杭州湾地区和温台沿海地区第二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关联性减小,但尚未达到脱钩状态;浙中地区则表现为第二三产业产值与工矿仓储用地第二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关联性减小的状态,但未达到脱钩状态。
2011-2012年杭州湾地区第二三产业产值并未随着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增长而增加,反而呈现出负向增长的状态且小于0,凸显了该区域工矿仓储用地发展由集约利用向粗放利用转变;温台沿海地区的第二三产业产值与工矿仓储用地的关联性减小。
表3 分区域土地利用效益与工矿仓储用地脱钩状态
2012-2013年杭州湾地区和温台沿海地区第二三产业产值与工矿仓储用地的关联性减小;浙中地区第二三产业随着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增加而增加,二者的关联性不断增强。
2013-2014、2014-2015、2015-2016、2016-2017时段杭州湾地区、浙中地区和温台沿海地区第二三产业产值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为弱脱钩状态,表现为第二三产业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关联性减小。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浙江省不同区域第二三产业产值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间的关系逐渐减弱。
从空间维度看,杭州湾地区2008-2009、2011-2012年第二三产业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为强负脱钩状态,即第二三产业产值和脱钩指数呈负向增长且小于0,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呈正向增长的状态,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由集约利用向粗放利用转变;2009-2010、2010-2011、2012-2013、2013-2014、2014-4015、2015-2016、2016-2017年为杭州湾地区第二三产业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关系不断减小,但尚未达到脱钩状态。
浙中地区2008-2009、2010-2011、2011-2012这3个时段第二三产业产值和脱钩指数呈负向增长且小于0,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呈正向增长的状态,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由集约利用向粗放利用转变;2012-2013年浙中地区第二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联系最强,二三产业产值的提高随着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增加而增加;2009-2010、2013-2014、2014-2015、2015-2016、2016-2017时段,浙中地区第二三产业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小,但尚未达到脱钩状态,但是一个好的现象。
温台沿海地区2008-2009年第二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联系最强,第二三产业产值随着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增加而增加;2009-2017这8个时段温台沿海地区第二三产业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小,但尚未达到脱钩状态。
从全省、11个市以及分区域的城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脱钩分析看:
一是当新增工矿仓储用地较大,但二三产业发展不景气时,呈现强负脱钩状态;新增工矿仓储用地较大,但二三产业发展与用地需求不匹配时,呈现扩张性负脱钩状态。因此,选择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土地供应,是保障土地有效供给、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
二是全省普遍呈现出来的态势是:(1)全省工矿仓储用地逐年增加,但增加量逐年减少;(2)第二三产业产值与城镇工矿仓储用地的依赖关系逐步减弱,从强负脱钩、扩张性负脱钩状态逐步变为弱脱钩状态。可以说,土地在一段时间内对浙江省二三产业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在当前新增建设用地逐步减少甚至实施减量规划的前提下,实施现有存量土地挖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从弱脱钩到强脱钩的转变,是推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终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