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庆立
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外报有关前线战役的报道记录了中国人民顽强抵抗侵略者的壮烈情景,与清政府那些贪生怕死的腐败官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首先,是沿海守军英勇抗击侵略者。据一位当时参加过前线战斗的英军军官回忆,“英军与华军交战的几次,都证明中国人不缺少勇气。即使他们在那场惨烈的舟山战役中失败了,我们也不能对他们有任何指责。在那里,我们的实力是占绝对优势的,中国人的防御是极其幼稚的。乍浦之战也一样,一个中国军官在四周炮弹纷飞时,还能够毫无畏惧地指挥战斗”。问题是,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为什么失败了?
这位军官发现,“中国人缺少的是训练,而不是勇气。假如给他们足够的训练,供给他们以欧洲精良的武器,这将会证明中国人不是可轻视的敌手”。这位军官还谈到英国舰队北上时,在舟山不断遭遇中国人民的抵抗。有一次,他们在航行中,“遭遇了3只海盗船,由于不知道这些船是什么性质,舰长派出两条小艇过去,并且登上一艘海盗船。当小艇一行停在一只海盗船旁边时,突然,一百多名早已埋伏在那里的人突然从甲板上起来,向小艇开枪,并把矛头刺向水手,有的还投掷水罐。我们的人员立即驾驶小艇到一个不远的地方,把枪炮一齐向海盗船射击。海盗被打死过半,其余的跳进水里”。这位作者说的“海盗船”,其实是沿海地区清军水师的小型作战船。面对英军强大的战舰,他们采取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以这样的方式与强敌作战,仍是以卵击石,付出了巨大牺牲,但他们面对强敌表现出的英勇气概让英军感到敬佩。大屠杀的第一幕发生在水师提督的帆船上。1841年3月,中国军队为了保护广州,在珠江口岸各炮台与英军再度展开激战。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中国守军置生死于不顾,英勇抵抗。当时,英军凭借战舰,在海军陆战队的配合下,向各炮台发起全面进攻,中国的战船或被击毁,或被击沉,或被缴获,却没有—个人逃跑和投降,“他们依然坚守炮位”。
其次是中国百姓的英勇抵抗。英军攻下虎门炮台和珠江沿岸各炮台后,继续向前推进,于1841年5月,占领广州城外的一些炮台,企图进逼广州城。这时,“靖逆将军”奕山在广州城竖起白旗,英军索要600万元赎城费。5月27日,奕山与英军签订了《广州和约》。之后,英军在广州附近骚扰百姓。广州附近的老百姓纷纷拿起武器进行自卫,抗击英军。1841年7月出版的《中国丛报》(英文期刊)刊登了《英国军舰攻占广州城的高地和炮台之战役》,这篇报道的作者参加了这场战役,也是《中国丛报》的特约通讯员。报道以一个目击者视角,详细报道了三元里一带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情景。
这场大规模的群众抗英运动是怎样爆发的?“当广州北部的英军和印度军等待中国当局来履行赎买协定条款时,他们在三元里集镇上和集镇附近抢掠了几处庙宇和强奸了几名妇女。”5月29日这一天,一支英军闯入广州北部地区三元里一带,他们一路烧杀抢劫,骚扰百姓。当地人民忍无可忍,打死了几个英军士兵。三元里人民意识到英军很快会进行报复,就自发地组织起来抵抗侵略者,这些群众集中在三元里古庙,约定以三星旗为号令。
当天下午,附近103乡的代表在广州城北的牛栏岗举行会议,商讨作战方案,决定采取诱敌出击、集中力量歼灭来犯之敌的策略,这样可以对付英军的先进武器。5月30日这天早晨,三元里一带数千群众围住了英军司令部四方炮台。英军看到被群众团团包围,于是就出动了大部队。《中国丛报》的战地通讯员详细报道了这次战斗的情况:
5月30日早上,四面八方的号角响了起来。苏格兰联队第26团和马德拉斯本地步兵第37团,奉命前往驱逐这群向我们营地进攻的乌合之众。
这时,这群敌人距离我们的阵地差不多只有2英里,布满我们上面的地带。大约有l英里长,有15000人左右,而我们还没有500人。幸运的是,皇家炮兵队诺尔斯队长利用少量的火炮,很快挡住敌人的勇猛进攻。奉命向前的37团突然袭击敌人的前卫部队。正当他们在树下喝茶的时候,一看见我们前进,立即向各个方向逃跑,他们丢下长矛,还留下茶杯和几桶水。追赶者因为天热,也觉得那些茶是一种很好的饮料。这时,军需长忽然倒地中暑身亡。他们退守到大约2英里之外,驻扎在一块高地上,与往常一样,摇动着军旗和盾牌,挑逗我们继续前进。我们的火炮继续对着他们的队伍,一行一行地推过去,他们仍然没有什么畏惧的表现。不幸的是,风暴要来了,天气异常闷热,快要下雨了。远处的天边,沉闷的雷声隐约可闻。白天阳光把空气晒得这样热,以致吸入肺里就感到非常之热。
很明显,一定要把敌人赶出他们现在的驻地,否则他们可能在夜间偷袭我们的营地。……下午一点,将军命我们向前推进。我们终于把这群乌合之众赶出高地。37团三连被调到左翼,苏格兰联队第26团也向着左边的一个大村子前进。向往常一样,我们越向前走,中国人便后退得越远。……
倾盆大雨下了起来,几尺之外看不清任何东西,也看不见敌人,只见高地上站着几个人。大雨之前,我们分成几个部分的部队团结在一条战线上,相隔不远。因此没有人担心那支派出去的队伍安全。……雨水淹没了道路,我们前面什么都看不见,只有一片汪洋。电闪雷鸣,非常恐惧。毫无疑问,在中国人看来,这次暴风雨是神明对敌人的一次惩罚。下午四点钟,第37团官兵退回到原来出发的地点。在那里,可爱的将军依然伫立在雨中,他一直等待着我们。他浑身上下被雨水淋得湿透,但他还是屹立不动,一直站到我们安全回来。他对于一切经过都表示满意。他光着头,与马德拉斯步兵团的印度土著士兵握手。大家以为第37团第三连是跟在26团后面的,但26团到达时,听说还没有见到那一个连。倾盆大雨使毛瑟枪失去了作用,所以要派人寻找也不可能起到太大作用。于是,急忙派遣两队皇家海军配带单响枪前去。第26团的殿后部队在撤退时为敌人多次骚扰,我们没有一个人的毛瑟枪打得响,刺刀无法对付敌人的长矛。结果,是我们除了自卫外,极少抵抗。敌人使用一种工具,那是一根长的竹竿,绑着像牧羊人用的钩子,打算把我们的人勾过去,然后再把我们砍死。
对于失踪的那个连队,我们焦急万分。像我们这样少的兵力,相形之下,力量非常弱小,甚至为数60人的连队也损失很严重了。海军在搜寻时候,偶尔听到枪声。再向前进,又听到从远处传来的呼喊声,水手们于是随意放了几枪来回答。我们突然遇到一群中国士兵,这些人一看到我们立即逃跑。海军很清楚,失踪的连队,在那里排成方阵,随即,对着那些逃跑的人放了一阵礼炮,以后全队人马和海军们带着负伤的人回来了。事情大致如此:这个连队和其他部队同时后撤,走了几百米,其后卫遭到袭击。其中一人在援军没有达到之前被敌人用钩子勾了过去。年轻的柏克来带着五六个人冲了过去,可是太晚了。他拼命挣扎,甚至被敌人包围后,还利用刺刀搏斗,直到满身伤痕,无法抵抗为止。有一个敌人抬起了毛瑟枪,瞄准柏克来,小心翼翼地把枪杆架在树枝上,用手翻翻火门上淋湿的药,看起来,他一点也不懂得打火器的用法。他用火柴在火药上点火,轰然一声爆炸了,子弹击中柏克来的右臂。在这时毛瑟枪打不响,我们的刺刀对敌人的长矛来说,抵抗力也极其微弱。之后,我们退到一个便于防御的地方,但不久又被几千敌人包围了。若敌人略有决心的话,马上可以消灭我们。大雨停止了,使他们能够放几枪。……在这一段时间,这几支部队遭到敌人不断地骚扰,但他们表现得非常勇敢和镇静。
报道者是英军前线战士,自然站在英军的立场上。本来,在这场战斗中,英军节节败退,但报道中英军官兵都非常英勇,一位士兵“甚至被敌人包围后,还利用刺刀搏斗,直到满身伤痕,无法抵抗为止”;面对“敌人”,指挥官沉着应战,“他们灵活招架每一次打击,抵抗对方的突然袭击,决心营救不止一次陷入敌人手里的同伴”。这样的报道制造了英军在中国战场上的神话,他们英勇顽强,战无不胜。即使战斗一时失利,那也是因为偶然的天气所致。在这场“文明与野蛮的较量”中,报道者使英军完成了英雄的华丽转身。而那些捍卫自己的国家、保护家园的中国人却成了报道者笔下的“乌合之众”。事实上,当时中国百姓人数众多,又赶上天降大雨,英军先进的火药枪打不响,他们在这场战斗中显得非常狼狈。广州三元里的群众手持大刀、长矛、锄头追击,英军在泥泞的田野里东奔西逃,有的被吓得叩头求饶,仅仅一天的战斗,三元里百姓打死打伤二百多名英军。当天晚上,百姓又乘胜围攻四方炮台,英军只好向广州官方求救。后来,广州知府强令解散群众,英军才从驻地狼狈逃窜。
战争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大利益,演绎着许多人的生生死死。与其他新闻相比,战争题材的新闻更能吸引读者的兴趣。读者不经意的阅读,其中的场景、情节、故事乃至细节都会留下深刻的记忆印迹。战争期间的报刊媒体以新闻报道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建构交战国双方的形象。读者通过阅读,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对交战国双方的形象形成基本的认知。这种认知当然是属于感性的,但长时间地接受这些信息,就会逐渐形成一套对认知对象国的“知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