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军
摘 要:制造业是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原动力,是国家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在工业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苏州制造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资源环境的约束,苏州制造业面临着重大压力和挑战。据此,主要以苏州制造业发展现状为主,从经济结构、产业格局、发展趋势等多方面探讨苏州制造业当前状况,分析其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并寻找发展策略。
关键词:苏州制造业;经济结构;产业格局;两新产业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3.001
1 引言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行业,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苏州自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型城市,进而又形成了典型的“苏南模式”,在长三角地区地位显著,在全国工业产值也是名列前茅。但随着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国内部分城市的强势崛起,苏州制造业走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故深入了解苏州制造业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至关重要。本文以现状为基础展开分析和论述。
2 苏州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苏州制造业经济结构状况
2.1.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主导
据统计2016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16.39万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9616个,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数15.4万个,分别占比6%和94%;全市工业总产值35766.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造的产值为30713.9亿元,占比86%,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创造工业产值5052亿元,占比14%。也就是说苏州市6%的工业企业创造了86%的财富,企业数虽少,但产值高;而90%以上的企业属于小规模的中小企业,仅创造14%的产值,规模小,产值低。由此可见,苏州市工业企业数量众多,但多数属于小规模企业,真正创造大量工业价值的属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具体见图1和图2。
2.1.2 经济结构以“三资企业”为主
苏州制造业企业类型主要包括:国有、集体、股份制企业、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企业类型呈现多样化。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最多,约5300家,占比超过一半;其次为外商投资及港澳台企业形成的“三资企业”,数量为4000多家,占比约43%,其余为国企。但在工业总产值方面,三资企业创造工业总产值超60%,民营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约占33%。苏州市形成了以外商投资型企业为主,民营企业次之的经济结构。苏州作为外向型经济城市,经济结构具有显著的出口导向型特征。
2.1.3 重工业为主、重轻工业并存的中小企业发展格局
按企业规模分类,苏州制造业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其中中小型企业数量最多,占比9成,创造了近40%的产值;虽然大型企业数量仅有400多家,不足5%,但工业总产值约16000多亿元,创造了近50%的工业产值。同时苏州重轻工业并存,重工业与轻工业企业数量比约为2∶1,但是产值比约为3∶1,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重轻工业并存的发展格局。
2.1.4 行业分布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
苏州制造业的行业分布比较广,品类繁多,主要有电子计算机及通信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業、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纺织服装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文美体娱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比约30%,为苏州制造业的主要经济体,其次为电气机械及通用设备制造业,占比约15%,纺织服装业产值占比约10%,汽车制造业产值占比约5%,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机械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紧随其次,辅之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多样化发展的产业布局。
2.1.5 国企、民营、三资企业产业布局各异
国有企业数量较少,主要经营领域集中在电子计算机通信制造业、化工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制造业及通专用设备制造业;民营企业主要经营领域以轻工业的纺织、化纤、服饰业为主,其次集中在金属冶炼、电气机械、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化工和通专用制造业;三资企业主要经营领域包括: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工业及汽车制造业。由此可见国企及三资企业产业布局以电子计算机信息产业为主体,民营企业以纺织化纤服饰业为主体,具体信息见表1。
2.2 苏州制造业产业结构分析
2.2.1 产业结构由“两低中高”逐步向第三产业平移
2012年苏州市GDP为12011亿元,2014年苏州市GDP为13760亿元,2016苏州市GDP为15475亿元,近五年平均年增长率为7.2%,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从产业结构来看,2010年产业结构比重为1.5∶56.9∶41.6,2014年产业结构比重为1.5∶50.1∶48.1,2016年产业结构比重为1.5∶47∶51.5,由此可看到产业结构明显出现了“退二进三”的趋势,表明苏州市经济发展农业占比较少且相对稳定,1.5%的市场份额近几年几乎无变化;第二产业的产值占比逐年逐渐变小,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较猛,在稳步上升,大有赶超第二产业之势。表2展示了苏州市近五年产业结构的整体情况。
第二产业除去建筑业,其中工业制造业2012年至2016年生产总值分别为:6055亿元、6266亿元、6360亿元、6490亿元、6709亿元,在最近五年中生产总值在逐年递增,但相对于市区三大产业总值,产值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可见制造业发展速度变缓,正面临发展瓶颈。如图3所示。
2.2.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逐年减少,就业人员数量逐年下滑
工业企业数量相较于八年前有了大幅增长,从2008、2012年和2015年统计数据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来看,2008年法人单位数为106231个,2012年为132870个,2016年为163953个,相比2008年,增幅为54%,增加的企业个数平均以每年7%的速度在增加。但是最近几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呈现了连年下降的趋势,自2014年以来,每年平均以3.7%的比例在减少,每年减少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300多个,尤其以民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数量减少的最为显著。据统计,减少的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业、化工业、造纸印刷业,电子制造业等。受到国内外宏观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影响,在环保政策和企业利润的双重压力下,部分制造企业经历了倒闭或外迁的大洗牌。
從统计数据的就业人员来看,第二产业就业人数2012年427.1万人,2013年425.9万人,2014年419.8万人, 2015年为414.5万人,2016年为412.1万人,近几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和比例均呈现下降趋势,但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在三大产业中占比依旧最大,平均约60%,相当于创造了苏州市2/3的就业岗位,同时第三产业服务业就业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目前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有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具体见表3。
2.2.3 “两新”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值稳步提升
近年来, “两新”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值稳步提升。“两新”产业主要指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和规模以上工业新型产业。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制造业、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医药、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6年企业数为2955个,吸纳了135.8万个就业岗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381.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0.2%,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新型产业主要包括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平板显示、智能电网物联网、生物技术医药和新能源等,2016年全市企业数为2588个,吸纳了127.5万个就业岗位,全市制造业新型产业产值1526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3%,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具体见表4。
同时据最新数据统计,高技术产品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产量,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产量都有了半数以上增长。2017上半年新增省级示范智能车间32个,建立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5个。传统产业改造积极推进。
3 苏州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虽然苏州制造业在适时调整结构,转变发展策略,但在当前市场需求、用工需求、政策激励及环境制约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苏州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依然较多,要想顺利渡过难关,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努力。
3.1 劳动力因素使得制造业成本上升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我国人口红利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招工难、用工贵、留人难等问题,劳动力成本连年上升。目前80,90后群体是社会的主要力量,且受教育程度普遍增高。80后人到中年,面临家庭社会等各种压力,对薪酬、福利、社保、个人发展空间等更加看重,低薪资已难以留住这一群体。90后思想相对更加自由开放,很多人不愿意进入到制造业工作,跳槽频繁,或者直接转行到第三产业就业。再加上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供应在逐年递减。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22亿,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1.4386亿,占总人口的10.5%,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力的供应呈现减少趋势,劳动力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失衡已经成为我国就业市场的主要矛盾和突出表现。
基础劳动力供应频频告急,加上宏观经济不景气,企业利润不断被压缩,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人的操作,在这种矛盾的局势下,减少人力影响成为企业重点考虑的问题。
3.2 外部市场竞争因素加剧了制造业发展压力
外资是推动苏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外资主导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备受瞩目的“苏州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出口加工企业主要由外资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资,苏州经济发展的自身推动力即显得薄弱或缺失。在资源配置方面,政府的政策重心也向外资倾斜,导致外资企业对本土企业在生产要素、产品市场和资金供给等方面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无论是经济总量、产业层次,还是企业规模,民营经济并没有成为苏州经济的主导力量,企业经营层次和盈利能力较差,升级换代缓慢。
土地成本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的市场环境对外资企业吸引力下降,来华投资的制造企业数量逐年下降,还有一部分外资企业撤离中国市场,转而在东南亚地区设立新的工厂。苏州工业园区和新区的外资企业撤资、中小企业倒闭关门、宏观经济环境下行。苏州作为以外商投资、产品出口为主型的城市,外部面临着世界贸易格局的衍变、贸易战的加剧,内部受到长江经济带产业中西部转移的影响,市场需求数量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经营成本增加、融资困难,出口锐减、人民币升值等诸多因素,在这种内外环境的逼迫下,在市场竞争的加速下,给苏州的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3.3 粗放型经济限制了制造业的活力
纵观苏州制造业,多数制造业处在价值链的最低端,以组装代工为主,附加值低,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缺乏品牌竞争力。同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制造业已不适合当今时代,诸如企业数量正在逐年减少的化工和纺织企业。在世界各国都重视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我国提出了节能减排的要求,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低碳化生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苏州既是工业城市,也是旅游城市,良好的环境能同时促进两者健康发展。粗放型经济已不适合当今时代,从低附加值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环节转变,是苏州制造业当前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4 苏州制造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4.1 保护传统纺织产业,打造品牌优势
纺织业一直是苏州民营经济的主导力量,也是苏州最本土化的产业,既带动了经济增长,也吸纳了人员就业,为苏州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国外服装大品牌相比,同质量的产品,中国制造利润被打压的微乎其微,故纺织企业要加快调整提升,不断丰富产品品种,改善品质,打造自己的品牌,并提高品牌影響力和附加值,去伪求真,去粗求精,为纺织品服装国内外消费提供更多选择空间,更好挖掘内需潜力。
4.2 推动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国家推行的中国制造2025政策,提出要提高工业机器人的标准化、模块化发展,在汽车、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以及医疗健康、教育娱乐等服务业拓展市场应用。同样苏州制造业也要推行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应用高端智能装备,建设智能车间和智慧化工厂,减少资源消耗,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人力成本。由“苏州制造”向“苏州智造”转变。
4.3 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为了提升行业竞争力,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仪器仪表、医药制造、电子通讯等高新技术制造业要起到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同时新型平板显示、智能电网和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集成电路等新材料领域要以绿色低碳环保为前提,高效、精益、智能化发展。在相关领域打造一批示范应用项目,实现技术突破、模式创新、发展迅速的标杆,进而实现重点突破、集聚化发展。
4.4 鼓励研发创新,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目前苏州制造业大部分企业还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以代工组装为主,利润低,基础薄弱,受上下游企业制约严重。为了实现较高利润增长,应该逐渐由低端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和转化。鼓励制造业领域人才的专利发明与创造,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创新,重视科研成果转化。整合产业链创新资源,实现大中小型企业融合发展,同时引导加工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
参考文献
[1]苏州市统计局:2017年苏州市统计年鉴[Z].
[2]郁义鸿,孙金云,王克敏等.长三角中小企业成长报告2008-2010[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3:58-75.
[3]秦业.全球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的现状及思考[J].科技中国,2018,(0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