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铃
摘 要: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英语是重要的学科,英语阅读又是整个知识中的重中之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大多是按部就班地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所采取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小学英语阅读本身来说,由于小学英语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要进行有效的创新性的教学改革,提升英语教育的效果,这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多元创新模式;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一、引言
小学英语阅读知识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实用性,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则无法实现教学改革目标,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多元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让创新模式成为优化教学的有效载体,推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档升级,实现现代小学英语教育改革目标。
二、多元创新模式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分析
作为一种积极的教学创新探索,多元创新教学模式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在传统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固守传统的课堂理念,整个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和体系性,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英语阅读作为学习难度比较高的内容,学生往往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对英语阅读知识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元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强化课堂导入效果,让知识更好地渗透到课堂中,同时也能提升课堂的代入感和参与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与教师理念。在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多元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复杂的知识,通过由浅入深、趣味导入的方式,提升课堂的活力,让学生真正逐步理解知识,同时通过多元创新教学模式的优化,能充分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尽可能让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比如,在教授闽教版五年级下册Unit 2 “A Visit to the Zoo ”Part A 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著名英国动画片Peppa Pig的视频,展现各种动物进行动物单词的复习,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动物,再进入文本的学习,这样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中的内容,并通过语言的输入到输出再到输入的过程,提升阅读学习效果。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现实困境
从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長足的进步,但仍有不足,特别是在学生人文性和实践性培养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分析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提升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1.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亟待优化
对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将它定义为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并使用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和程序。因此我们既要遵循其固有的原则,又要进行合理的创新。换言之,课堂上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操作,并让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但多数教师的课堂存在教学模式固化的问题,体现为教学内容的不丰富、方法的单一,课堂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多数教师都存在教学模式概念不清的问题,对教学缺乏系统性总结,教学反思不到位,使学生核心素养得不到有效锻炼。
2.英语阅读教学目标亟待确定
小学英语阅读课程的有效开展是围绕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兼顾教学的合理性与目的性。为了尽可能地规范阅读教学的过程,我们常常采用导入讲解、分析检测的流程,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因此有些课程会表现出一种机械呆板的状态,让学生难以发挥自身的作用,降低了阅读教学的标准,忽视了教学的效能。对于多数教师而言,教学的外在形式是基于其内在思维逻辑之上的,因此,良好的英语阅读课程需要小学教师具备能够切实有效提高学生能力的思维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学科教学当中,发挥自身的思考力和思维力,在教学实际中构建属于阅读的教学思维框架。
四、创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路径研究
在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多元教学模式,优化现代教学路径,通过课程设计、体系安排、思路优化等路径,实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目标,提升现代小学英语教学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以学生能力素养培养为根本目的,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素养,助力英语课程教学提档升级。
1.做好课程设计,优化英语阅读教学体系
小学英语课本的编排具有科学性与体例性,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多数教师都会按部就班开展教学。其实在常规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整合与分解,对于同类型的文本,可以安排在同一单元进行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能只着眼于文本,还应该在文本的基础上做好有效的拓展,从而发挥课本的实际效用,达到讲、练、考、读的有效结合。这种灵活的阅读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与组织能力要求很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具有很强的严密性与组织性,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到教学的基本目标,并进行有效的提升,让知识能够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科向前进一步发展。创新型阅读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组织的严密性,能够畅通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渠道,达到一种共赢的目标。虽然我们常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的指导与实践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寻求一个更为有效的教学程序模式,让教师能够在教学与培训当中增强自身对教学的把控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严密性。
2.扩充教学容量,做好“1+X”英语阅读教学部署
“1+X”是我们近年来提出的有效拓展小学英语阅读知识含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的手段与方式。那么在对“1+X”教学方式的部署上,首先我们就要明确“1+X”的含义,选好“1”这一基础的教学内容,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拓展。这个“X”既可以是与之相类似的同等文本材料,也可以是与“1”相反的材料,这样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科教学的不断发展。在常规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当中,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从多角度认知英语学科内容,通过拓展阅读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引导学生融入阅读知识体系中,实现教育模式的有效创新。
3.激活教学过程,提升阅读教学的互动性与生动性
良性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环境应是教师与学生达成和谐互动的一种学习状态,教师能够按部就班地将知识传授于学生,并在必要的环节进行有效的拓展,而学生则是在教师的传授过程当中有意识地进行思索和回答。这种学习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激发二者的互动,让课堂呈现一种蓬勃的生命力。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主动性的一种有效措施,真正做到了将英语阅读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高效地驾驭课堂,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明白自己的劣势,通过学习补充不足,提高自身的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对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科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活力。一堂生动的英语阅读课程,必然能够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同时促进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思考之中。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与生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无限的乐趣,并能够在这种乐趣的驱使下,有意识地进入深层次的思索,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活力,让课堂教学呈现更加突出、更加新颖的英语阅读发展形式。
4.借助微课模式,打破学校与家庭阅读教育的壁垒
微课是近些年逐步兴起的一种教学形式,微课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能够将知识点浓缩在3~5分钟的课程当中,而且不要求学生在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上进行观览,而是可以在课下或是回到家中遇到问题时进行二次复习使用。也就是说,微课学习打破了时间与地点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中。微课的出现也有效地解决了我们目前难以攻克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家长在家庭当中难以指导子女学习,微课的使用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有意识地进行阅读微课教学的设计,并进行有效的指导,将重点知识进行一定的整合。与此同时,小学英语教师在制作阅读微课的时候,要注重微课类别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微课设计为某一个知识点内容的讲解,也可以设计为对某册书重点知识的有效复习,这样才能够拓宽微课使用的范围,让微课教学成为一种有效的模式。
5.梳理阅读知识脉络,激发学生英语阅读能动性
在杂芜的小学英语阅读知识体系当中,我们很难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尤其在较短时间内需要向学生灌输大量知识的时候,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为了便于学生对不同阶段与层次知识的掌握,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总结与反思能力,从而形成自身的对学科知识的认识,让创新思维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顿悟。创新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梳理所学的知识,并能将思维按照导图的形式进行排布,让某一个知识点成为整个英语阅读系统的一个分支,在学生需要汲取的时候进行快速的查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与生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无限的乐趣。
例如,在讲解闽教版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Olympic Games” Part A的时候,就要避免平铺直叙的教学模式,通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采取教学互动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组阅读,然后用基础英文词句进行交流,以思维导图形式探讨奥运会,提升英文表达能力,然后再进行深度阅读,夯实英文基础。通过培养学生阅读创新思维,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综合效能。
五、结语
在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作为教学重点,突破传统课堂的壁垒与瓶颈,通过构建现代的科学英语阅读教学体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上来,实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素養。
参考文献:
[1]郑自有.整体语言教学理念在闽教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导学,2016(31):92.
[2]郑自有.基于整体语言教学理念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教师,2018(10):61.
[3]曾 芳.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英语教师,2015(24):103-104.
[4]郭 瑞.浅谈《牛津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9):58.
[5]张 宁.《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9语篇教学中支架理论运用解析[J].小学教学设计,2014(18):32-34.
[6]鲁子问.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7]曾燕虹.小学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4):87-89.
[8]吴燕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模式研究[J].北方文学,2017(1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