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刚权
摘 要:制造业为国家其它产业提供生产装备,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分析了我国当前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主要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8.10.015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制造业的发展任重道远。“中国制造2025”计划给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路,我们必须要分析发展现状,立足实际,有针对性地改革发展。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产业结构不合理
钢铁厂、水泥厂、煤炭厂等高能耗且高有害物质排放的企业比重较大;服装厂、玩具厂等科技含量低,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较少;沿海制造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内地制造业发展速度较慢。
1.2 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计算机芯片、高档数控机床等高科技产品引进多,精尖技术领域自主研发产品相对匮乏;像耐克运动鞋、苹果手机、佳能打印机等贴牌产品较多,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自有品牌较少;科技创新认识不足,产品设计、技术、生产、设备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投入不够。
1.3 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
产品质量问题较多,塑料制品和毛绒玩具等产品常常被抽检出存在安全隐患或甲醛超标等现象;产品价格优势不复存在,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使劳动力市场需求大增,劳动力成本快速走高,造成产品价格大幅提升;产品科技附加值低,国际市场利润小,对国内资源、能源浪费严重。
1.4 生产管理水平低下
落后的生产计划控制模式,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脱节,过分夸大提前期;科层式组织机构不佳,缺少面向业务流程的扁平化组织,组织管理机构冗杂,效率低下;人工管理信息分散、缺乏完善的基础数据,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
2 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我国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中国制造2025”计划,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需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2.1 创新驱动是核心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创新驱动可以从激励创新和创新引领两个方面思考。激励创新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创新的制度,鼓励企业和个人创新;推动交叉领域的协同创新,开发多领域融合产品;创新引领首先要从政策上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其次要率先在一些关键共性技术上加大创新投入,实现根本性突破。通过政策引导,创新驱动,调动人才的创新积极性,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2 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主线
借助网络,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合于制造业,促进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等新制造模式的发展,体现服务型制造;加快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变革,助力制造业走向中高端技术领域;提高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更优的质量、更低的成本、更快的交付、更高的满意度,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3 智能绿色制造是主攻方向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引发了制造理念的改变、制造模式的变革;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给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通过发展智能制造,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等,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制造强国。
为保证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是方向,是着眼点。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创新节能环保工艺,开发节能环保产品,推广节能环保应用,提倡清洁生产;加强资源回收利用,构建绿色环保制造体系,优化产业结构,保障我国稳步走向世界制造强国。
2.4 人才是根本保证
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制造业人才包括高级专业设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操作人才。我国目前高技能操作人才短缺,科技转化率低。从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的发展历程可知,支撑制造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经过技能培训的高素质勞动者。现代“制造人”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一批能胜任现代制造业岗位的高技能操作人才,是我国现在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根本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思路概括为:政策激励,制度保障,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整体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数以亿计的装备制造急需的专业技工人才,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引领中国制造走向国际尖端;提升高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打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企业,保证制造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志龙.论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及发展策略[J]. 特区经济,2009(6):92.
[2] 李思梅.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