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
开闭幕式上神话交响的成功首演得益于追根溯源的采风创作。作曲家们既熟练掌握西方交响乐创作技法,又对中华文化进行追根溯源,将经久流传的神话传说作为文学铺垫,形象的音乐语言在交响化吐纳的同时,秦音秦韵又毫不突兀地悄然契合,共同造就兼具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原创力作—用融汇贯通的语言讲述能被世界听懂的中国故事。
作为贯彻落实市委宣传部《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工程》重点项目,本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闭幕演出首尾呼应,分别以《中华创世神话原创作品音乐会(海上新梦XII)》和交响幻想曲《炎黄颂》,对中华创世神话的创新精神和救世情怀展开交响音乐的诠释与表现。
开幕演出《中华创世神话原创作品音乐会(海上新梦XII)》于4月27日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音乐会以“追溯中华文化之源”为创作主旨,由许舒亚、徐昌俊、徐孟东、叶国辉、周湘林、陈牧声、秦文琛、黄霭琳等8位知名作曲家,围绕“原初、砥砺、良夜、昌炽”四个篇章,用音乐诠释“盘古开天、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牛郎织女、嫦娥奔月、伶伦制乐、鼎定天下”等中华创世神话故事所承载的优秀传统和精神意涵。整台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许舒亚担任艺术总监,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上海春天少儿合唱团以及指挥张洁敏、男中音歌唱家沈洋、钢琴家俞湘君等共同演绎。
音乐节的闭幕演出交响幻想曲《炎黄颂》于5月17日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办。作品灵感源于创世神话华夏始祖炎黄二帝的传奇故事,以多乐章交响幻想曲体裁,对“混沌初分”到“华夏一统”的创世史诗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品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家周湘林、赵光、张旭儒、尹明五合作完成,分为“源”“生”“化”“祥”四个乐章,旨在致敬古圣先贤所创造的伟大文明,礼赞天下归一的美好愿景。音乐会由青年指挥家林大叶执棒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子组成的联合乐团演奏。
在笔者印象中,力推新作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闭幕式,在主题形式上从未如此般和谐统一。两场神话题材的演出有着极为相似的共同点—除了均为首演以外,都以交响音画作为叙事手法、均通过实地采风收集创作素材,并且以合作共赢的方式为上海“文化码头”树立品牌形象。
交响音画的叙事表达
自拉威尔为穆索尔斯基配器的交响音画《图画展览会》面世,以绘画为体裁描写自然界及生活中的景物为主要内容的“交响音画”概念为更多人所接受。开幕式上,《中华创世神话原创作品音乐会》的八部作品风格鲜明,音乐与神话主题相得益彰,犹如交响乐版的神话故事连环画。其中,叶国辉作曲的《牛郎织女》以管弦乐形式展开一段浪漫如仙境般的爱情叙述,采用加料单簧管、长笛和竖琴作为叙述背景,小提琴和大提琴分别代表织女与牛郎互诉衷肠,短笛、首席小提琴、单簧管与铜管乐器的音色组合来表现鹊桥相会,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陈牧声作曲的《愚公移山》—为钢琴、合唱与管弦乐队而作,由女声合唱哼鸣和钢琴音色描绘山川共鸣的和谐景象,由男声合唱吆喝出充满节奏律动的劳动号子,合唱歌词取自《诗经》之《小雅·南山有台》篇中的“南山有台,北山有莱。……南山有桑,北山有杨。……”,寓意着“北山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停留在长音上的不协和音程似回声般回荡于山间;徐孟东创作的《精卫填海》采用三管编制交响乐队,并加入四部合唱,其中有一段乐队与合唱打击乐的自由演绎,渲染同族亲人们对已被大海吞噬的女娃急切呼唤的情感,令人感动;黄霭琳创作的《嫦娥奔月》,通过“时间变奏”与“交响中的室内乐形式”等现代作曲技法表现神话故事中的戏剧性与人文情怀,寄托思乡之情的童声合唱广东童谣《月光光》尤为令人惊艳;徐昌俊作曲的《夸父逐日》,采用一大段充满张力、节奏感强劲的打击乐华彩,来表现夸父追赶太阳的情景,四音动机形成连续上行的模进、钢片琴演奏出的角调式主题旋律均营造出生动的故事画面;秦文琛创作的《伶伦制乐》为展现凤凰与万鸟和鸣的场面,找来源自泰国的捕鸟神器竹笛;周湘林创作的《鼎定天下》以气势恢宏的混声合唱与交响乐队造就金声玉振之势。
事实上,音乐的抽象性与故事的具象性往往不容易达到完全匹配。换句话说,用音乐展现中国听众耳熟能详的创世神话也并非易事,作曲家许舒亚说:“相比有画面感和故事性的《精卫填海》或是《愚公移山》,《盘古开天》更难表达。与其用音乐来展现画面,莫若传递一种情绪。它要表述的是天地诞生的开端,人类还未出现,所以任何优美、精致、成熟的表达都不太适用。”因此,许舒亚特邀低男中音沈洋加盟《盘古开天》,用无具体语义的半音哼唱来表现盘古开天辟地后的所有情绪表达。
闭幕式上的交响幻想曲《炎黄颂》,采用多乐章的交响套曲结构,以交响音乐的形式展现文学性和戏剧性的情节构想,叙事方式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作品分为“源”“生”“化”“祥”四个乐章,从混沌初始到生命萌发、从生产发展到繁荣文化、从铁血柔情到磅礴气势、从敬天祭神到礼赞天下,展开一系列交响化音乐叙事,完美贴合中国传统文化“起承转合”的结构美学。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第一乐章,几声钟罄共鸣打破起初的宁静,单簧管以起伏变化的旋律模仿“水源”之声,弦乐与其他木管组乐器随之响应,如同黄河之水从源头不息奔流的气势,让人不禁联想到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酷似梆子鼓的打击之声在轻重缓急的节奏衬托下,与主题动机中的四五度音程共同展现出西北民间音樂浓郁宽广的土地风情。随后的交响篇章中,能够听到生生不息的灵动、金戈铁甲的戏剧张力,和最终走向大气祥和的安乐盛世。
追根溯源的采风行动
去年6月,上海市文联组织26位艺术家远赴甘肃天水的秦安县,进行“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主题创作”的采风活动。这场“寻根之旅”是探寻民族血脉,弘扬中华精神,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奠基之石。无独有偶,《炎黄颂》创作团队的四位作曲家亦专程赶赴甘肃、陕西等地采风,他们深入民间,探寻山川大地、风土人情,将民间曲调巧妙地揉捏进管弦乐载体之中。作曲家尹明五参加了上述两次采风活动,他说:“身临其境地在中华文化发源地实地风采,让我深深感悟前人的智慧及处处蕴涵、散发出的灿烂文明,无数艺术经典之作到底体现着什么?我认为概括就是‘虔诚‘纯粹。”作曲家周湘林说:“采风给我们带来了直接的刺激,真正去寻根溯源,才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厚重和深远。”
从西洋音乐体裁创作发展来看,我国作曲家深入民间采风、向民族民间音乐借鉴素材的做法是有历史渊源的。1934年,由齐尔品发起组织的“征求有中国风味之钢琴曲”活动,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获得首奖。这是第一部被公认为真正具有中国风范的钢琴曲,娴熟的中国五声音调与西方对比性复调的写作手法得到完美结合。此后,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吕其明的管弦乐《红旗颂》、朱践耳的交响组曲《黔岭素描》等等优秀作品都离不开作曲家亲历民间生活而诱发出创作灵感,更是西方音乐体裁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完美结合的成功典范。朱践耳曾说:“我到云南、贵州去采风,发现民间的音乐非常丰富,过去以为民歌就是简简单单的单旋律,而令我很惊叹的是,村民们自发地汇到一起唱,唱出的竟然是多调性的、复杂的复调性的音乐。这不就是现代派音乐吗?后来我就运用到我的创作中去了,所以说,我的创作是来源于生活。”
因此,开闭幕式上神话交响的成功首演得益于追根溯源的采风创作。作曲家们既熟练掌握西方交响乐创作技法,又对中华文化进行追溯,将经久流传的神话传说作为文学铺垫,形象的音乐语言在交响化吐纳的同时,秦音秦韵又毫不突兀地悄然契合,共同造就兼具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原创力作—用融汇贯通的语言讲述能被世界听懂的中国故事。
“文化码头”的品牌效应
日前,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总目标。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承载着城市的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报告指出,“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既要抓好“码头”建设,又要抓好“源头”建设。笔者理解,“码头”建设的意义在于集聚优秀的文化资源和人才,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打造“文化码头”的品牌效应。
此次开闭幕式的演出,充分体现“上海之春”力图打造“文化码头”的理念。《中华创世神话原创作品音乐会》集结了八位来自上海、北京、天津以及奥地利的作曲家,以交响为笔追溯中华文化之源。首演《炎黄颂》的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是一支学生乐团,也是历届“上海之春”的主力军。今年,更有来自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12名学子加入到这支队伍当中,中英两国青年音乐家同台演出,以交响的名义共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创世神话”题材音乐创作的思考
除了以上共同点以外,两套神话交响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首先,从作品形式来看,开幕式采用单乐章作品串联的拼盘音乐会,而《炎黄颂》是一部各乐章互为关联的交响套曲。再有,从作品内容表达来看,开幕式《中华创世神话原创作品音乐会》旨在表达华夏文明对自然和世界的原始认识及丰富想象,闭幕式交响幻想曲《炎黄颂》则极力表达华夏儿女向先贤致敬。两部作品在力图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展现了上海音乐创作的特色与实力。
“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组织实施,2016年1月启动,规划历时3年。市领导强调,实施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是为中华文化培根固源的基础工程,是为中华民族塑魂铸魂的文艺复兴工程,是新形势下振兴海派文化的龙头工程。中华创世神话的“开天辟地”也显现出双重含义,在历史的源头上,它开启了中华文明,而今人们努力让它“穿越”到当下,在“中国梦”的征程中开辟新天地。1随着“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艺术精品工程的深入开展,上海歌剧院《天地神农》、上海交响乐团的交响曲《山海经》、打击乐协奏曲《大禹治水》、交响诗《精卫填海》、上海爱乐乐团《炎黄颂》、上海轻音乐团《“创世神话”组歌》等一系列作品也正在创作过程中,亟待首演。
正如前文所述,相比电影、美术、舞剧、杂技等艺术门类,用抽象的音乐讲述具体的神话故事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如何用交响音乐语汇生动表现中华神话里包含“天地人和”的信念与“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是音乐创作的重要难题。从开闭幕式演出来看,作曲家们根据中华创世神话中的部落传说,依托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平台,不约而同地采用西北民间音乐元素作为曲调素材,配以合唱、管弦乐等表现手段,其形式类似西方清唱剧。所不同的是,西方清唱剧大多取材于宗教内容,即便是诸如描述世俗生活的德语清唱剧《四季》,海顿仍然不忘藉着美好生活来赞美神灵的奇妙作为。而中华创世神话强调“人定胜天”的信念,体现于《易经》中记载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不论面对自然环境的艰难困苦还是远古时代的部落之争,从“大禹治水”“夸父追日”“炎黄二帝”等等故事皆透视出华夏儿女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笔者认为,既然是通过“创世神话”体现民族精神,不应该缺失中国民族器乐的声响。相较于交响乐的呈现方式,建议是否采用一到两件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以世界音乐的语汇来演绎神话主题,似乎更为贴切。
第二,交响曲是纯音乐作品的最高形式,是衡量作曲家写作功力的音乐体裁,考验着创作者对音乐结构的把握力,更是足以全面展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因此,如果神话题材的交响乐作品能够由一位作曲家独立担纲创作,则较能整体体现创作者的交响思维,更能展示作品表达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提升作品的含金量。
第三,鑒于“中华创世神话”自有的文学性与戏剧性特点,使其具备很强的视觉可塑性,如若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绎的方式可以有助于音乐内容的表达与传递,亦可为尚未拥有交响音乐鉴赏经验的听众提供一丝聆赏线索。当然,多媒体动画的表现方式需要进一步探讨与商榷。在此,笔者个人有一个小小的提议,可以采用沙画、光影画等艺术形式,通过沙画艺术家的一双妙手在灯光沙画台上瞬间变化出各种惟妙惟肖的图案,与现场的交响音乐同步演绎、共同讲述中华创世神话的魅力。
第35届“上海之春”以“中华创世神话”作为原创音乐创作主题是具有时代意义,同时,也为神话主题音乐创作提出进一步思考。走过半个多世纪的“上海之春”,为着力抓好“打造海纳百川的文化码头”和“力推新人新秀新作”两个内驱力,坚持搭建艺术创作与表演的交流平台,更为树立“上海文化”品牌打响第一个“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