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对专业课成绩的影响

2018-12-10 06:35:26苏战强沙黑拉巴合提佟盼盼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课兽医少数民族

苏战强,沙黑拉·巴合提,张 毅,佟盼盼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 (MHK),是在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特点,专门测试母语非汉语少数民族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1]。2000年3月在桂林市全国汉语教育相关专家召开会议,对新疆HSK考试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得到了新的想法与建议;2001年4月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MHK考试的研制工作;2002—2003年在新疆部分地(州)进行了测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在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进行了正式考试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并开始大范围推广。自2010年以来,新疆各个高校取消了HSK考试,改用MHK来作为检验新疆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考试,目前MHK已经成为新疆各个高校唯一的汉语水平检验方式。MHK的开发,不仅是一种考试形式的改变,还是一种评价方式的改变,更是汉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一方面,可为评价少数民族考生的汉语水平和能力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另一方面,也将对汉语教学产生积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从而不断促进汉语教学的改革,提高汉语教学水平[2]。

MHK考试在新疆的实施,对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面临着各方面的困难,MHK考试会对少数民族学生专业课成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者会有什么样的助力?是否汉语水平较高,学习专业知识就会越有效,专业课成绩就会越高?而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针对上述问题,希望通过该研究能够找出问题的关键之处,找出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和专业课成绩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提高该院少数民族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2015级的97名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分别在2017年5月和11月参加了学校统一组织安排的MHK考试,在2017—2018第一学期期末参加了专业课程考试。

1.2 研究方法

该次课题以兽医产科学为例来探讨与MHK成绩之间的联系,在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的要求下,该次研究选择了专业课期末考试难度相同、日常授课的条件也相同的97名少数民族学生为对象,采取传统的方法进行授课,期末采用同一试卷同时进行闭卷考试,由学校安排经过培训的老师统一监考。围绕该文研究目的,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3]。

首先,分别对MHK成绩和兽医产科学成绩进行分级划分,统计出各个等级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别有多少人,通过率占多少。之后在各自的基础上将MHK成绩与兽医产科学成绩进行统计,算出MHK各个等级中兽医产科学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再结合通过MHK考试的学生人数算出该等级中兽医产科学的平均分,用GraphPad Prism 6进行制图和统计,看有无明显的差异性,将最终数据用图、表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探讨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2 研究结果

2.1 2015级97名少数民族学生成绩概况

少数民族学生MHK等级由低至高共分为1~4级,该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等级要求为三级及以上。由表1可见,在动物医学学院2015级97名少数民族学生中,获得四级甲等的学生占20%,四级乙等占25%,三级甲等占32%,三级乙等占20%,不入级的学生占3%。由图1可以看出,各个等级的通过率相对来说比较均匀,但大部分学生的等级集中在四级乙等和三级甲等。

表1 2015级97名少数民族学生MHK成绩统计结果

图1 2015级97名少数民族学生MHK成绩分布图

2.2 专业课成绩概况

为了方便计算,对2015级97名少数民族学生兽医产科学考试成绩进行划分:90分以上、80~90分、70~80分、60~70分、60分以下。2015级 97名少数民族学生兽医产科学成绩统计见表2。由表2可见,在2015级97名少数民族学生中,兽医产科学成绩在90分以上仅有3人,成绩在80~90分共23人,成绩在70~80分共56人,成绩在60~70分共13人、不及格的2人。由图2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学生分数集中在70~80分,柱状图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局势。

表2 兽医产科学成绩统计结果

图2 兽医产科学成绩分布图

表3 MHK成绩与兽医产科学成绩统计

2.3 MHK成绩与兽医产科学成绩统计

在97名少数民族学生中,获得四级甲等的学生专业课平均分为83.47分,四级乙等为平均分79.08分,三级甲等平均分为74.48分,三级乙等平均分为70.94分,不入级的学生平均分为56.66分,同时能够看出MHK等级越高,专业课平均分也越高。MHK成绩与兽医产科学成绩的统计见表3。

由图3 MHK成绩与兽医产科学成绩差异性分布的柱状图可以看出,通过MHK考试的学生与未通过的学生之间兽医产科学成绩差异极显著,MHK四级甲等、四级乙等、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之间也有非常显著地差异,根据图形的分布来看,MHK等级越高,兽医产科学的成绩平均分越高。

图3 MHK成绩与兽医产科学成绩差异性分布图

通过对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2015级97名少数民族学生的MHK成绩与专业课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对他们学习专业课成绩有着较大的影响,学生MHK的成绩与兽医产科学成绩两者具有相关性。MHK成绩较高的学生,其兽医产科学成绩也越高,从而可以得出汉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其专业课成绩就会越高的结论。

3 讨论

语言会制约少数民族学生专业教育的发展。MHK成绩高的学生,可能在日常学习中认真的学习汉语,在和其他人交流时多用汉语,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住在同一宿舍,这样,他们能够每天和汉族同学交流对话,也有助于其提高汉语水平。在学习兽医产科学等专业课程时,成绩好的学生会在上课时坐在前排,上课认真听,并做好笔记,课后自觉地去复习,在考试前也会认真的整理知识点,这样考试能够发挥好,并能取得好的成绩。

该校对少数民族学生毕业时的MHK等级的要求为三级及以上方可毕业,这样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三级、四级都能毕业,只要过了最简单的三级就可以的想法,所以建议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毕业时MHK等级要求,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考取较高的等级,使其在为考试努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汉语水平。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日常教育中要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听说能力、阅读理解、书面表达都会比汉语基础弱的学生强,对于上课时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也能够较好的接受,课下复习也会比其他学生轻松一些,这样,在学习方面会比较顺利,不会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那么最终的考试也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MHK考试关注的是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明显,经过多年的推行收获了良好的效果[5]。汉语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能够运用。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会使用汉语进行交流,不会影响到他们与周围人的交流,更不会影响到他们日后的生存,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积极性不高的问题[6]。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一定要非常注重学生阅读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两种能力关系学生长远学术能力的建构[7]。学生之间应合作学习,同学、朋友之间多用汉语交流,提高表达能力,上课时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大胆发言,不要怕说错,不应该害羞,同时还发现学生对上课时语言风趣幽默、能够结合生活中实例等方法授课的教师更为喜爱,在这样氛围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对更高。总之,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方法诸多,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指导和培养,还要通过不断探索,努力寻求并掌握适合的教学方法,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和综合素质。

4 结语

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在充分考虑专业发展需求和学生特点的情况下,从健全汉语教学体系等方面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进行改革,进而达到提升汉语教学质量和成效的目的[8]。该研究探索了汉语水平在动物医学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对专业课成绩带来的影响及产生的效应,汉语水平的高低对专业学习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MHK测试已经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深深地影响着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会越来越大[9]。

猜你喜欢
专业课兽医少数民族
我是兽医志愿者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16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动物园兽医
小主人报(2015年23期)2015-03-02 01:52:44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