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中遇到的三类词汇

2018-12-08 11:15沈芳杨永春
戏剧之家 2018年28期
关键词:官职

沈芳 杨永春

【摘 要】全球化给各个国家带来了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这里主要谈谈笔者在文言文的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三类问题:第一类是生僻字词,翻译此类不常见的字词需要丰富的背景知识以及进行大量的查阅工作;第二类是熟词生义,此类词汇平时出现频率较高,但在特定文本中,拥有不同含义;第三类则是官职的翻译,中华文化中官职文化为翻译增加了复杂性。但由于文言文本身文体的特殊性,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难题。本文,将就此作一个探讨,望对文言文的翻译有所裨益。

【关键词】生僻字词;熟词生义;官职;文言文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8-0235-01

文言文是一种特殊文体,其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笔者在翻译时,首先是通读全文,了解其大概脉络。后将文言文译成白话文,再进行汉英翻译。由于过程涉及两个翻译过程,故对文言文本身的理解就是重要的一环,不容出错。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查阅所遇到的词是否有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背景知识,避免产生误解,找到最合适的表达。

一、生僻字词

译文接受者是没有中华文化背景知识的群体,故我们在翻译一些具有古代语言特色的文字时,应该考虑在保留其特色的基础上,再将其清晰地表达出来。

例:“徙于国中及郊,则从而授之;若徙于他,则为之旌节而行之。若无授无节,则唯圜土内之。”笔者对此句中的“旌节”、“授”以及“圜土”进行了查阅。“旌节”是指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故将其译为tally即可。而“授”是指个人的身份证明,此处直接译为personal identification即可。至于“圜土”一词,是指监狱。但其有特定的背景知识,不宜直接译为prison。因其原专指夏王朝囚禁之地,后商、周两朝亦沿用,故成为夏、商、周三代普通监狱的通称。笔者认为此处应保留其特色,并加上注释。

在翻译中,对于直译与意译的选择,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两种方法皆有所长,而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应采取何种方法,这取决于我们所需翻译的内容及比较采用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效果。

例:“……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而辨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遂以名其社与其野……”此段为《周礼》中的一段话,笔者在翻译“辩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时,采取的是直译的方式。因为此处我们皆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找到相对应的词来表达,且不会产生误解。但“衍、原、隰”都有其特定的意思,如“衍”在此是指低下而平坦的土地,我们可以将其译为low and flat land,但此种译法并无特色。故此处可采取音译加注法,用拼音标出,再加以注释。如此一来,既保留其特色,又翻译出其本身所代表含义。

二、熟词生义

除了第一类生僻字词外,我们还会遇到另一类字词,即熟悉但意义不同的词语。由于文字所处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不同,其所代表的含义也大不相同。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经过小心求证,弄明白其在特定语言环境下是何种含义,再进行翻译。

例:“通过这种自下而上的乡遂制,国人和野人被较好地组织起来。”若我们将此句中的“国人”简单地译为countrymen,将“野人”译为savages,只会让人贻笑大方。因为此处的“国人”是指居住在都城之内的平民,而“野人”则是指居住在国城之郊野的平民。故笔者将其处理成Guoren和Yeren,并加上注释予以解释。此外,这句话中还有一处也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乡遂制”。在这个词语中,“乡”与“遂”都有其特定含义,“乡”是指上文“国人”居住之所,而“遂”则指“野人”居住之所。所以这里的翻译不能简单地译为字面意思,而要结合其本来含义,给出合适的译文。

三、官衔

此外,笔者在翻译时还遇到了另一类词——那就是官衔。中国朝代的更迭,也让官衔系统变得十分复杂,同一官衔在不同朝代中的職能也不尽相同。由于笔者所翻译的材料多是描写周代,故笔者在翻译时就考虑周代官衔系统的分布。

例:“在他们领导之下,还有乡师、乡大夫、州长、党正、族师、闾胥和比长等不同等级的行政管理者。”借译在此处并不受用,而意译也很难实现。这句话中的“党正”是指乡以下的行政区,每党有五百家,而“闾胥”和其他词一样,也是周代官名,是指掌管一闾政事的小吏,每闾有二十五家。笔者在此处采取了音译加注的方式,即保留汉语拼音,并加上文内注。这样既保留文化特色,又表达了其含义。

四、小结

综合以上分析来看,笔者认为,针对文言文中生僻字词的翻译,翻译者首先要做的是对这类字词的分析,弄清其在当时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含义;其次,应在不改变原文信息的基础上,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形式。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原文真正想表达的信息,不能降低其艺术性和创造性,才能译出合适的译文;最后就是对背景知识的补充,正如前文所探讨的一样,单单一个词,并不足以让读者了解其含义,适量的背景补充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李远东.从目的论角度看中国古代官衔翻译[J].探索争鸣学周刊,2017(28).

[2]杨艳.浅析文言文英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

[3]叶超.体国经野: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理论与历史[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4]周会碧.文言文翻译因素探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4(2).

猜你喜欢
官职
东汉班勇《西域诸国记》所载甘英出使大秦若干史实考论
心中有天平
西夏佛经所见官职名人名述考
“父母官”新注释
古代官职升降称谓浅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