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月婵
【摘 要】现阶段,无论是钢琴专业的学生;还是喜爱钢琴的业余人士,在技术熟练度以及对音乐美感度的掌握程度上都存在着一定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并不明显,相反还比较模糊。因此,我们应该把美学教育融入到钢琴教育当中,使二者相互结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在钢琴教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钢琴教育;美学观;美学观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8-0187-01
钢琴教育的学习和其他科目不太一样。钢琴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对教师相关意识的要求非常严格,教师自身应意识到培养学生的美学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在教学代课中要利用合理的方法和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美学观
钢琴教育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美学观念,从而不断地提高钢琴学者的审美能力。最初,钢琴教师在进行演奏教学时,只侧重于学生弹奏出的音乐有无美感,而没有重视学生体会美、感悟美的过程,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在演奏钢琴曲的时候出现声音死板没有灵性的现象,就不会让人听起来觉得优美。[1]在钢琴教育中,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去观看大型的演出以及指导性的钢琴演奏会,使学生在其中感受到美妙的音乐,不断提升学生对美感的认知,领悟美学观念,提高鉴别能力。并通过演奏学到其中的知识,了解特点,从而更加轻巧的熟练演奏技巧,随之慢慢的把学生钢琴演奏的美学观提升上来。[2]
钢琴教育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美学观,就必须改变和创新钢琴的教学模式。第一,学校应主动重视学生的钢琴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钢琴学习的重要性。第二,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领悟能力不同,学习快慢自然也就不同。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不断培养和加强学生对钢琴音乐的美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引导学生去运用想象力,通过想象力对钢琴音乐进行深入的领悟和揣摩。钢琴音乐能表达出的思想非常丰富,学生要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感悟钢琴音乐所带来的美妙。教师也应主动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去进行感悟,使学生领悟出很多不同的审美理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品味。
二、明确教学目标
钢琴音乐作品的种类和风格很多,学生应该学习不同题材的音乐,根据音乐的不同而体会到不同的情感以及情绪,通过对这些的把握,演奏出好的作品,这样就要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以及体验,让我国的钢琴演奏水平有所提高。[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总是单方面地指责学生固有的演奏方法以及习惯,这种教育方式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很多学生的一些错误习惯根深蒂固,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过来。如果教师一味地指责学生,就会使学生对新的演奏方法产生抵触心理,从而感觉到这种新的演奏方法很难学好。更为严重的是,学生还可能会对钢琴教师产生不良情绪和抗拒心理。这样就学不好钢琴演奏方法,对以后的教学工作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4]教师在教育这类学生的时候,首先就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美学观,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思想,慢慢纠正学生不好的习惯,钢琴学习者也会意识到自己在钢琴演奏时出现的演奏方法错误或者知道自己存在不好的演奏习惯,才会慢慢改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培养学生的美学观,一边改正他们在演奏时出现的不良习惯以及手法,只有这样,钢琴学习者才能从内心和行动上很快的接受新的方法,就会达到较好的教育结果。[5]
在我国当前钢琴教育中,学院教师不仅应加强对学生美学观的教育,而且要把这种教育美学观融入到钢琴教育中,贯穿于钢琴教学的整个过程,使二者相互融合。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以及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和感悟优美的钢琴演奏以及作品,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这样才能提高我国钢琴教育的质量以及整体水平。而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练多学,反复训练技巧,多听好的作品,多演奏优秀的作品,培养学生对于钢琴音乐美的感知能力,这才是学生学习钢琴的基本条件。其实对于钢琴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美学观无非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想而已,让学生从思想上自觉认识到培养美学观念的重要性,从而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平时的练习当中,使学生培养出一种良好的感知能力。
三、结语
想要培养学生的美学观念,就应该落实到实处,在实践应用中操作,而且还要加强训练才能达到目的。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把钢琴的实践练习作为重点进行教学,当作教学任务的其中之一,这样才能够使钢琴教育和美学观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一种统一和谐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爱乐.钢琴教育应以美学观的培养作为依托[J].中国教育学刊,2017(04).
[2]秦贤荣.简析在高校钢琴教育改革中的问题[J].艺术研究,2013(01).
[3]王盛.简析基础教育改革下的高师钢琴教学[J].黄河之聲,2011(15).
[4]汪在东.钢琴教学中美学观的培养[J].艺海,2008(05).
[5]李春娟.培养正确的设计美学观[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