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怡
【摘 要】电影《战狼2》从2017年8月上映伊始便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浪,最终以56.78亿票房完美收官,成为唯一一部非好莱坞制造的世界百强电影。《战狼2》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精心的艺术制作;另一方面更是得益于其中予以观众强烈审美体验的暴力美学。本文从暴力在电影叙事中的作用和暴力深化电影主题两个方面对《战狼2》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暴力美学电影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战狼2》;暴力美学;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8-0085-03
暴力,源于人性本身。康拉德·洛伦兹认为:“人的侵略性承继于他的动物祖先,是在大脑中先天产生的。如果没有发泄的渠道,就会越积越多,最后爆发出来。这样,人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表现出侵略性,以释放自身积累的能量。”[1]暴力作为人类最原始的能力,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中,无论部落的兴起与衰微,亦或朝代的建立与覆亡,都是在一系列暴力的行为中发生的。文明的驯服下是“和顺”,人性的坚守下是“暴力”。当下,人类虽然被禁锢于社会秩序和法律规则中,内心对于暴力的呼唤与渴求却日益增加,暴力美学电影便应运而生,不仅能让人们释放压力、发泄情绪,还能将暴力通过具有美感的方式展现出来,使人们赏心悦目的同时更能产生共鸣。
由于暴力美学电影将道德与价值评判的权力交给了观众,只是保留了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表意明确的电影文本,因此“暴力美学”的泛滥成为了常态,很多暴力美学电影仅仅为了暴力而暴力,对于一些价值判断低下的人群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战狼2》的出现,予以了暴力美学新的内涵,在满足观众内心对于暴力的原始欲望之余,满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情怀更是抒发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一、暴力在电影叙事中的作用
《战狼2》借鉴了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拍摄地点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走出国门,在非洲、冰岛、极地分别取景,整个故事背景趋于国际化。除此之外,“叙事视角方面,也从《战狼1》时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拓宽到更多,涉及了‘祖国后盾‘护照含金量‘军人使命以及‘同胞情感等,从保家卫国到拯救世界。” [2]
暴力美学电影擅长消解台词对于剧情的作用,通过一系列暴力画面来推动叙事,不仅强烈的刺激了观众的视觉神经,而且使观众更加直接的了解故事意义与内涵,这无不对于传统电影叙事模式进行了削弱与冲击。《战狼2》中,相对于演员台词的表达,镜头与画面更能推进叙事。在电影开场,冷锋跳入海底与四个海盗进行肉搏,六分钟的长镜头一镜到底,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军人的浩然正气之余,个人英雄主义的完美展现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在冷锋与海盗激烈的打斗中,全程没有任何对白,有的只是眼神交锋和肢体纠缠而交织出的一幅幅暴力画面,而海水本身给人一种神秘、寒冷的意象,在电影中,海水更是代表着残酷、危险的处境——冷锋徒手对付四个拥有武器、身材健硕的海盗,很明显,冷锋处于劣势,伴随着宏伟大气却压抑的背景音乐以及海水此起彼伏的声音,观众的神经无不时刻被拉扯着,最后冷锋以过人的武力与智慧,取得胜利。在冷锋的回忆中,有一个场景令人热血沸腾:拆迁队长扬言要对冷锋死去的战友小飞的家人不客气,冷锋陷入一阵沉默,镜头从小飞家人慢慢移到小飞那张黑白照片上,此时悲壮的背景音乐响起,夹杂着小飞家人绝望的哭泣声,这不但是对一名已逝世军人的惋惜与哀痛,更是体现出了拆迁队的嚣张跋扈,实在令人发指。随后,冷锋为了保护小飞家人一脚将拆迁队长踢到车上,令其当场死亡。冷锋由缄默到爆发,整个暴力的过程短暂而又简单,这非但没有引起观众的不适感,反而塑造了一个正义的硬汉形象,为接下来的剧情埋下了伏笔。《战狼2》中很多剧情都无过多的台词设置,无论是冷锋中途对于桑库加镇华资工厂的解救,还是最后对杀害他未婚妻的凶手——欧洲雇佣兵头目“老爹”的复仇,这两场激烈的打斗占据电影很大部分,甚至是电影的两波高潮,皆透过暴力画面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向观众传递情绪意义。
留白作为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旨在给人留有美的想象空间,当它被运用于暴力美学电影中,更能使观众了解到那未展现或者未完全展现的暴力情形之后的残酷与恐怖之意。《战狼2》中有这样一幕,一座昏暗的屋子里,欧洲雇佣兵老爹把电话递给蒙头黑人人质中的一员,让他告诉红巾军指挥官陈博士具体所在地,语毕,那名人质便被无情的用刀割破喉咙身亡。电影并没有直接展现黑人人质被杀死的过程,而是通过刀抵在人质脖子上那一闪而过的场景、老爹脸上诡异阴冷的笑容、人质脸上惊恐而又绝望的表情,以及通过刀片割破脖子的声音、皮肉绽开的声音和鲜血飞溅的声音,间接向观众传递了人质必死的信息。整个情景的画面呈冷色调,背景音乐惊悚且压抑,让观众体会到暴力将袭的沉闷与肃穆,以及暴力过后对于人质悲惨命运的怜悯和对于雇佣兵草菅人命的愤懑。电影还有一个场景,欧洲雇佣兵在一所华资医院找到了已被误杀的陈博士的尸体,然后镜头切换到医院大门口,此时观众不禁思索,医院其他工作人员的命运该如何呢?其实答案在电影的恐怖氛围之下已经有了分晓,随着一名雇佣兵轻快而戏谑的呼唤“伙计们!”落地,镜头又切换到医院内,多名工作人员抱着头瑟瑟发抖地跪在地上,一枚枚手榴弹被扔进来,紧接着镜头一黑,爆炸声传来,观众通过想象了解到医院工作人员的命运。赤裸裸的暴力能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而这种隐形的暴力,予以观众心灵震撼,发人深思。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甚至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描述和说明。在电影中,这种手法被称为对比蒙太奇,即通过镜头或形式上的强烈对比,将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这样的对立关系揭示出来,以此产生相互强调、相互冲突的作用,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与启示。片中的一个雨夜,中国大使馆的车辆載着侨民在撤侨的途中,驶入一段被战火摧残的“死亡”地带,车内一派安宁,车外是一片烧杀抢掠的景象;车内的侨民毫发无伤,车外的非洲难民伤痕累累、尸横遍野;车内侨民的脸上挂着同情与悲凉,车外的难民满是无奈与绝望。片中通过将暴力与安宁进行鲜明对比,一方面展现出在祖国的庇护下,撤侨行动最终会取得胜利,另一方面则为冷锋放弃安全回国的机会而甘愿陷入险境拯救余下侨民的英雄行为设下铺垫。
二、暴力深化主题
同其他艺术作品一样,主题是影片作品中的精魂,也是观众陶醉的“精神家园”。当代暴力美学电影,融合了多元文化因素,日趋商业化,其中受好莱坞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文化的影响尤为深重,《战狼2》中的主人公们皆健步如飞、身手敏捷,总能绝地逢生,正派反派在电影中都是勇者的化身。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暴力与牺牲,影片长达两个多小时,满盈着暴力与血腥色彩,却也洋溢着温情。吴京这一人物设定无疑是悲情的,电影一开场便表明冷锋女友在边境执行任务时被杀害,线索只有一枚来自非洲的子弹,于是他踏上了复仇之路。虽然在非洲他被称为“英雄”,仰慕者众多,但他不忘初心,无数次在黑夜里怅然的捏紧子弹,暗自发誓要抓住凶手。后来非洲国家叛乱,准备撤离之时得知子弹极可能来源于反政府武装分子,并且受“干儿子”Tundu之托去华资工厂救其母亲,冷锋毅然放弃安全回国的机会,转身投入命运未知的危险中。正是这场惨绝人寰的战乱,他看到了战火漫天后的断垣残壁与尸横遍野,看到了无数非洲人民家破人亡的绝望,因此,他的心态与情感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为女友而战到为拯救苍生而战、由最初只是准备解救Tundu母亲的小义到渴望将华资工厂所有的员工(包括众多非洲员工)全部解救出来的普世情怀,这种转变正是《战狼2》想要传达的:战争不能泯灭公平、正义与自由,以及众生平等。
电影中冷锋赴华资工厂并告知他们联合国将派飞机前来支援,一名中国管理人员立即划了一条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不仅代表着非洲员工将无法被解救,更是代表着歧视与不平等,于是冷锋说:“飞机是我带来的,大家听我的,明天大家一起走,妇女儿童上飞机,男人跟我走。Everybody, we leave together!”这样铿锵有力的承诺并非空口支票,哪怕他后来不幸感染拉曼拉病毒被工厂员工们所放弃,但最终仍然为了拯救全体员工而拼命与敌人搏斗,在一幅幅血肉横飞、枪林弹雨的暴力场面下,蕴藏着一名退役革命军人的侠骨柔情。
电影的主题往往是多元化的、多侧面的、多切入点的,《战狼2》中所展示的另一大主题则是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电影中052D型驱逐舰、071型船坞登陆舰、59D型坦克等重磅国产军事装备轮番登场,其所造成的巨大杀伤力不仅很大程度上凸显了片中暴力美学的价值,而且令观众大呼过瘾之时深刻体会到了祖国的日益强盛,整个观影过程贯穿着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如果说机械暴力能带给观众视听刺激,那么传统暴力(肉搏)则能带给观众心灵上的冲击。在冷锋知道欧洲雇佣兵头目“老爹”是杀害他女友的凶手之一后,与之肉搏,暴力之下僵持的紧张与孤注一掷的氛围达到顶峰。最后“老爹”用小刀抵住冷锋的喉咙,稍一放松警惕小刀将会刺穿喉咙,“老爹”趾高气昂嘲弄道:“这个世界只有强者和弱者,你们这种下等民族永远属于弱者。”冷锋用尽全力避开小刀,反败为胜,他一字一句道:“那是以前。”短短的几个字蕴含太多,浓烈的爱国情怀振奋人心。“以极端的暴力表现极端的美好理想,在暴力场景与美好理想的对比中,让观众自行判断主题的倾向性和思想的正确性。”[3]虽然“老爹”被冷锋用小刀刺杀而死,冷锋表面上是“犯罪”了,但是实则却保护了更多无辜的人民,是为正义而“犯罪”、为善念而“犯罪”,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持守正义、对抗邪恶的硬汉形象。除此之外,影片即将结尾的那一幕,冷锋将手臂作为旗杆,高高扬起五星红旗,带领侨民乘坐的车辆穿过硝烟与断井颓垣安全驶过交战区进入大使馆,仅仅一墙之隔,墙外是战火弥天,墙内是安全的中国大使馆地带,折射出祖国是所有中华儿女坚定且安全的避风港,电影蕴含的爱国深情达到巅峰。
三、国产暴力美学电影的发展方向
在当今的消费时代,观众更倾向于追求特技效果和视觉奇观,反而忽略了电影作品创作的深度内涵,暴力美学电影的兴起恰巧符合消费时代的受众心理,因此,很多电影的创作门槛日益低下,认为实现作品的价值只需满足观众视觉上的审美需求,因此暴力、血腥、性成为了常态。《战狼2》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我国暴力美学电影沦落为市场的奴隶、沾满铜臭气,表明了暴力作品的创作不一定只能反映社会的阴暗面或是揭露人性的丑恶,而是可以嵌入主流价值观与积极乐观的理念,提高观赏性,从而给予观众强烈的心灵震撼。但是,优秀的暴力美学作品也不仅仅只是凸显主旋律,还应反思人性、折射社会文化,达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真正统一。《战狼2》不仅树立了像冷锋、何建国等正面英雄的形象,同时构建了华资工厂管理员、非洲某家超市老板的中立形象。电影将管理员的自私冷漠、蔑视其他民族和超市老板的见风使舵、民族情怀淡薄刻画的淋漓尽致,这些中立形象并非有过谋财害命的行为,但面临战争所展现的人性的复杂面,发人深思。
《战狼2》在上映伊始便在国内掀起热潮,获得了无数观众的好评,但也存在不少批判的声音,例如中戏教师尹珊珊指出该电影“过度暴力”,除此之外,一些影院存在家长因暴力场景过多而带领孩子中途离场的现象,这些问题皆说明暴力电影需要适当的分级,但不能将青少年放置于一个只有真善美的“世界”里,在向他们传递正确价值观的同时也应让他们了解人性的恶,如此情况下,他们才能有效的认识这个世界,才能茁壮成长。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直言道:“世界一直都是属于男性的,而女性则成为这个世界中缺少话语权的,被塑造、被封闭的 ‘他者。”[4]《战狼2》为观众创造了宏大精彩的视觉奇观,其中蕴含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更是令人热血沸腾,但是,也仅仅是关于男性的英雄主义,男权主义倾向较为明显。《战狼2》中的女主角Rachel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曾一度拯救了很多非洲流民,更是救了冷锋的命,但她没有自保的能力,人物设定仍然是孱弱妇女的形象,所以她最后陷入了只有在男性的庇护下生命才能延续的境地。这个现象不仅存在于《战狼2》中,其他国产暴力美学电影亦是如此,因此我国暴力美学电影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在漫长的摸索过程中逐渐消解对女性形象传统的界定,达到两性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德)E·弗洛姆.生命之愛[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56.
[2]杜晓宇,王擎.战狼2:国产系列动作片的成功探究[J].百家论点,2017(15).
[3]司桂松.电影《魔兽》暴力美学解构[J].电影文学,2017(02).
[4](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