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
摘要:当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以手机为载体的多种新媒体成为时代的宠儿,亦受到当代大学生的强烈追捧,无论在大街小巷还是在校园教室,手机随处可见,而大学生的身影也出现在各种媒介App上。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掌握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热点,进而顺势而为,利用新媒体的受众广泛、形式特点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达到真正的“润物细无声”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新境界。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7-0183-02
近些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成为这个时代的宠儿,成为各种信息传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们已经愈来愈离不开这种媒介和文化符号。新媒体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主阵地,它迅速地占据了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也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信息接受源,而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也不得不紧跟潮流,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对大学生进行不同于以往的教育。
一、现状和问题分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20~29岁年龄段的青年网民占30.3%,学生群体占25%,大学生日益成为网民规模最大的群体。近年来,各种功能和各种形式的手机app层出不穷,从主要应用热度来讲,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社交类,微信、QQ、陌陌、微博等;二是购物类,淘宝、京东等;三是视频类,腾讯、爱奇艺、优酷等;四是社交视频类,快手、抖音等;五是生活实用类,美团、滴滴等;六是新闻资讯类,今日头条、网易、腾讯新闻等;七是游戏类,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新媒体占据了当代人,包括大学生的生活日常。
一方面,新媒体具有海量的信息资源,极快的传播方式和多种求证知识信源等的优势,新媒体的兴起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和交往方式,拓展了他们获取知识的广度和高度以及独立看待事物的知识信源,可以更好地从事各类社会工作,发挥自己的潜力,展示自我;拓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另一方面,新媒体也具有信息碎片化、娱乐化、交往虚拟化等弱点。长时间地接触新媒体,首先,它打断了大学生系统地学习信息和知识的时间,打破了知识的完整性;其次,大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容易沉迷于新媒体的娱乐内容,浪费时间和精力;再次,它减少了大学生与老师及同学之间的直接沟通,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交沟通能力的提升;最后,新媒体的许多虚假、糟粕信息也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针对手机媒体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利与弊,发挥手机媒体的独特优势,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是新时代我国高校教育管理者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近年来高校教育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借助新媒体的教育管理方法
(1)运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媒介,占领教育舆论阵地。当今时代,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手机App成为大学生获取资讯的主要途径,20岁左右的青年大学生,具有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思想前卫等鲜明特点,他们更乐于接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而新媒体思政教育无疑为其注入了新颖、活泼、创意的元素。教育工作者们要顺势而为,占领教育的主阵地。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建立本校贴近学生的微信公众号,提供查询自习室、查成绩、查课表、借图书等特质服务,每天推送具有本校特色的文章,凭借高质量的内容和接地气的语言风格,成为师生思想交流的新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一些传统的校园活动“打call”,吸引学生的关注度。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让传播手段变得更加多元的同时,也让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了新的抓手。新媒体可以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鲜活元素,让抽象的舆论教育工作内容更接地气儿,形式更喜闻乐见。[1]近年来,各高校主动适应大学生新媒体的使用特点和规律,开发一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阵地,将工作方式由“封”“堵”的被动参与模式,转变为“疏”与“导”的主动参与模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2)引进新媒体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准确转换虚拟与现实。当代大学生过于依赖微信、QQ等新媒体社交,却忽视了面对面的交流,长此以往必将造成人的社会功能日益消退。有一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交往侃侃而谈,但一进入现实生活中就狼狈不堪。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新媒体素养教育,一方面通过新媒体的方式方法传播普及媒介素养教育知识、讨论分析媒介信息、提醒注意媒介传播的负面影响等,使大学生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直接受到教育;另一方面也可组织大学生直接参与新媒体内容的制作并进行传播,消除他们对媒介的神秘感,认识真实的媒介。[2]这样有益于提高大学生媒体使用及甄别媒体信息真伪的技能,使大学生既能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正能量,又能摆脱其负面桎梏,置身于社会,融入社会生活,提高社会能力。
(3)运用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方法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手机即时通讯软件也是当前新媒体的潮流,90后大学生更习惯于通过微信、QQ等新媒体方式获取信息。因此,高校教育者应普遍构建qq群、微信群等渠道,通过各种班级群、院校群、和专业群等微信矩阵,了解学生们的各种动态和思想动向,把握学生的价值趋向,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工作的精致化,这需要增强与学生一对一交流的途径。通过群内聊天和单独聊天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关注学生的网络签名及个人留言等,及时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和危机干预;通过建立类似“好友”的朋辈交流方式,增进与学生的交流,使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把自己面对面时不愿意表达的信息传递给辅导员,使师生之间能够打开彼此的心门,敞开心扉,解决好问题。
(4)运用新媒体的多种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时效性。在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中,高校可以依托海量网络资源丰富学习内容,将具有不同授课风格教师的教学实录放到网上供学生学习,扩大学生学习的选择面;可以创新学习模式,利用新媒体交互式特点实现师生互动,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特点打造“特色思政课”,实现“私人定制”;还可以创新学习方式,利用快手、抖音等軟件,制作一些视频短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要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观念,充分借助新媒体提供的有利条件进行教育改革。[3]当前高校思政课教育中常常存在一个“时间差”的问题,即思政教育的最新的理论成果、重要内容暂时还没有收入思政教材,还没有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方法,更关键的就是根据新媒体具备即时性特征,通过手机上的App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纵览天下大事,避免教育信息的相对滞后性,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三、结语
新媒体在不断的创新,高校的教育管理方法也要不甘落后,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如果高校的教育方式方法都落后当今社会,那培养的学生将陷入“毕业即被淘汰”的尴尬境地。在高校教育中,让学生充分接触到新媒体,加强新媒体素养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尽快融入新媒体时代,也要提升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高校在主抓新媒体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拘一格,办成有情怀、有原则、有包容的育人平台,将本校的教学特色、良好学风和丰富生活展示到位,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关注和亲密接触,让新媒体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让新媒体成为培树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捷径,而不是绊脚石,引导大学生成长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马宁.手机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路径探索[J].当代青年,2015(6).
[2]董文波.手机互动: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新路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
[3]戴静.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3.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