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语在民航领域内一直被默认为工作语言,为了增强学生毕业以后的从业能力,将机务电子维修相关方向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课程建设为双语课程。在建设过程中,课程组老师经过多次讨论,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和专业课程特点,制定了该课程的英文教学文件、英文教学资料等。并且通过双语授课实施过程中发放的学生调查表,教师对学生上课和学习情况的观察,以及期末成绩分析,思考学生在双语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
关键词:双语课程;课程建设;自动飞行控制;课程考核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2.216
1 引言
近年来各高校都在发展双语课教学或全英文教学课程,此类课程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熟悉科技英语的环境,增强学生理解英文科技文献的能力,便于学生获取更广泛的专业动态,跟踪科学技术发展,相当于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窥探世界相应领域的窗口。另外双语课或全英文授课也为招收国外留学生提供了基础,进而促进国家教育产业以及科研发展,教育部在2001年与2007年相继发文鼓励高校开展双语教学[1,2]。
中国民航大学是培养民用航空领域专业人才的高校。民用航空不同于其他领域,英语的使用频率较高,被称为是工作语言,翻开波音或者空客的各种文件和手册都会发现,英语是主要撰写语言。我国目前服役的大飞机均来自于这两大飞机制造商,另外我国大飞机制造工业起步较晚,有很多方面都要向欧美学习,要求从业者能有较高的科技英语水平,而大学英语课程不能完全满足这一需求,短学时的专业英语课程也只能让学生多掌握些表面的专业词汇,对于提高民航科技英文水平的作用有限。双语课或纯英文授课的模式可以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熟悉民航科技英文环境,对于提升民航相关专业学生的从业能力有积极作用。为此中国民航大学鼓励各专业开设双语课程或全英文教学。其中《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课程于2015年开始建设双语教学,并于2016年开始实施双语教学,其间既有问题也有收获。
2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双语课程建设
在申请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双语课改革之初,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课程组成员查阅了很多关于双语教学的文章[3-6],以便了解其他院校或课程如何开展双语课教学,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在很多文章中都提到了教材、师资等问题,课程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制定了一些课程建设方案。
在师资方面,《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课程组的教师毕业于不同的大学,即有博士也有硕士,学缘和学历结构都比较合理。有两名教师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还有两名教师有出国访问和短期学习经历,任课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具有一定的英语授课能力,为开展双语课教学提供了师资保障。
承担双语课教学的老师母语均为汉语,英语发音或多或少都带有中国发音特点,部分教师认为是开设双语课的障碍,其实这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有短期影响,但对授课效果并没有大的影响。课程组中两位曾在法国留学的老师具有相关的学习经历,由于欧美高校之间交流广泛,给他们授课的老师经常来自不同的国家(法国、德国、西班牙、英國等),有些老师的口音很重,但借助于老师的幻灯片,认真听一段时间就能找出老师的发音习惯,基本都能跟上老师的节奏。课程组在《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双语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上课初期学生需要适应一下,习惯了老师的发音后,真正影响听课效果的是学生的词汇量和学生的学习态度。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双语课程在准备的过程中比较难解决的是教材问题,英文教学文件的制定则比较容易。在整理国外教学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国内外由于教学思路不同,在教材使用以及内容上也有所不同。国外的相应教材主要体现在自动飞行控制理论,比如Nelson 编写的 Flight Stability and Automatic Control,面向的学生比较广泛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通常只作为本科生的参考教材,本科生授课过程中一般是将教师的授课幻灯片或讲义打印之后提供给学生,而且学时较短,内容相对较少,学生无须购买价格昂贵的参考教材。而中国民航大学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课程面向的学生中毕业后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事机务维修工作的,课程的理论深度要求一般,但有一定的广度,包含有流体力学、飞机舵机、液压等知识,因此很难找到一本适合《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的英文教材。通过讨论在教材方面,课程组指定了汉语版教材,而英文教学教材以课程组制作的幻灯片代替,辅之以课程组教师搜集的英文资料。课程英文幻灯片的制作围绕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进行,参考了大量从国外带回的相关书籍和材料,力求做到用词准确,语法规范。针对流体力学、飞机舵机、液压等知识,有很多专业词汇是课程组教师所不熟悉的,课程组通过查阅书籍、飞机手册以及咨询一线的从业人员编写了该部分的幻灯片。从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反映和效果来看,所制作的英文幻灯片基本满足了双语课教学的需求。
3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双语课程引发的思考
到目前为止,《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双语课程已经开设了两年,授课对象为大学四年级的学生,由于民航领域内对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学生若是没有取得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将很难找到工作,而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各大航空公司,只有少部分学生脱离民航领域。因此教学班级中的学生都比较重视英语的学习,一般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就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整体四级通过率在90%以上,只有个别学生没有通过四级考试,大部分学生具有上双语课的英语基础。
开课之初,课程组特地讨论了双语课的授课方式,授课所用的幻灯片均为英文,根据以往的授课经验对于课程难点和重点用汉语讲授,之后再用英语进行简要复述,而简单易懂的部分以及每次的内容回顾用英语讲授。为了摸清学生对于课程的接受程度,在《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双语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项为调查学生能听懂英语授课部分的比例,以及影响理解的原因,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能听懂的比例在60%以下甚至更低,而主要原因是专业词汇太多,短时间无法记住,只要有几个单词不明白,理解不了老师当时讲的,后面就没有兴趣听课了。比如在讲飞机的控制舵面时,每个舵面的名称、引起飞机运动的方式等词汇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的,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也不现实,即便是多次反复提及这些词汇效果也不好。课程组对此进行了多次讨论,若能借助于大学英语课程,或许能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在大一和大二的大学英语期间都有阅读课程,对于类似中国民航大学这样行业特色明显的学校,英语课程中的阅读材料可以选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民航英语文章,促使学生学习一些较为普遍的专业词汇,还可以熟悉科技文章的语言特点,减轻后续双语课教学过程中的词汇学习负担,让学生能多专注于课程的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双语课程的试卷中前半部分为英文题目,占50%,题目类型主要分为选择题(20分)、填空题(20分)、判断题(10分),英文试题的内容多涉及原理性的知识,不涉及分析和计算,内容相对比较简单。课程组在考试之后对试卷分数进行了统计,三类题目得分情况分别如图1-图3 所示。英文题目总体得分比汉语部分低,在监考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学生拿到卷子跳过英文部分,先做汉语部分的试题,考试结束后也曾找了几名学生座谈,虽然学生从小就开始学英语,但是在心理上对英文考试还是有压力,很多同学担心考试无法通过,考前复习比较认真,尤其对于汉语部分的分析和计算题花费了较多精力。课程组认为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英文答题的小练习与小测验,让学生多适应英文答题的环境和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英文部分得分的情况以及卷面的书写情况不难发现,学生在双语课学习的过程中,专业词汇不熟悉是一个很大的学习障碍。选择题的难度并不大,但阅读量比较大,有时只要有个别词汇不认识就无法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因此在三类题目中得分是最低的,尤其是题目句子比较长,选项也比较长的选择题正确率就低。课程组在设置填空题时考虑到学生很多专业词汇可能不会写,在试卷上列写了一个词汇组,包含了大部分用到的词汇还有一些干扰词汇,但是在监考的过程中不止一个学生问能否用汉语答题,甚至有学生明确知道必须用英语答题的要求,还是使用汉语作答,其实所填词汇就在所给词汇组中,只是学生无法从那些单词中挑选出来。课程组也曾将一些专业词汇列成表提供给学生,但是作为老师,长期不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接触的都是这些专业知识和词汇,对于学生在学习课程之前掌握的英文词汇范围是比较模糊的,致使教师默认很多词汇都是学生认识的,因此给学生提供的词汇表不够全面。在后续授课过程中课程组应摸清学生的词汇范围,便于调节授课内容和方式。另外上课用幻灯片的内容相对比较精简,词汇重复率相对较低,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掌握词汇也有影响,因此课程组有必要将幻灯片的内容扩展为讲义,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理解英文科技文章的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4 小结
中国民航大学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双语课程从着手准备到具体实施已经历了近三年时间,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和理解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毕业以后的从业能力。在建设与授课过程中,课程组积累了双语教学的经验,而且在授课过程中不断锻炼自身的英文授课能力,防止其随着时间而退化。通过英文授课认识到课程建设的不足,努力进行完善。通过实施的效果,可以看出单靠一门双语课来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并不是很理想,若能得到大学英语课程的配合,并且伴有其他双语课程,给学生营造更广泛的双语学习环境,将会较大提升雙语课的效果,为国家民航事业的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也为招收国外留学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育部教高[2001]4号)(2001年8月28日)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23/201006/88633.html.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2007年2月17日)http://www.gov.cn/zwgk/2007-03/01/content_538286.html.
[3]叶新.双语教学的实质及在现代中国的两种现象[J].山东外语教学,2003(03):111-112.
[4]张惠玲.关于高校双语教学的思考[期刊论文全文][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4(03):62-64.
[5]吴欣欣,燕小青.高校双语教学热的冷思考——基于M大学双语课程调查问卷的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05) :117-120.
[6]江爱华.高校双语教学的背景、表象与对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01):95-98.
作者简介:伍红英(1972-),女,湖南祁阳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飞行轨迹优化方面的研究以及自动飞行控制方面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