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分析

2018-12-08 03:34章童妙四川大学计算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金融专业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宇通盈余管理层

文/章童妙,四川大学计算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金融专业

资产是最重要的会计要素之一,与资产相关的会计信息是财务报告使用者关注的重要信息。会计信息内在质量要求资产在存续期间真实反映资产未来的盈利能力,揭示资产存在的可能风险,这样就产生了资产减值会计。而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具有很大争议的问题,原因是早期的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规定各项资产减值的计提比例和标准,导致在操作中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为企业利润操纵提供了便利。

1 相关分录

资产减值准备是资产类,资产减值损失是损益类。

1.1 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科目。

1.2 企业计提减值准备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1.3 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2003年的会计准则中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是可以转回的;而在2006年,我国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将“减值准备”单独作为具体准则,并且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可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标志着资产减值会计走上了新的历程。

2 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的动机

对于管理层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的动机,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2.1 管理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为了体现资产的公允价值,因为计提资产减值能反映资产未来收益能力的下降,这可能与竞争者的行为、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管理层战略的改变等有关;

2.2 管理层可能利用会计规则赋予的弹性操纵会计盈余,不确认减值或者仅当对他们有利时才确认减值。

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动机,可以通过资产减值和未来经营业绩的变化关系予以检验。若计提减值的确是由于长期资产预期带来的经济利益下降,则未来经营业绩应为下降的趋势;若计提减值是管理者操纵盈余的行为,则资产减值和未来经营业绩的变化之间无相关关系。

2.1 基于未来经营业绩预期合理化的动机

Rees et al(1996)的研究显示计提减值的企业在计提当年业绩都有相当大的超常负应计项目,且在以后年度也没有转回,这被视为管理层对企业所处经济环境变化的正确反应,并非操纵盈利的行为。

有研究发现,当公司被强制要求执行资产减值政策时,具有扭亏动机、配股动机和临界动机的上市公司一般会选择增加(或不减少)当期收益的资产减值政策;而具有亏损动机、变更动机和利润平滑动机的上市公司一般会选择增加(或不减少)未来期间收益的资产减值政策。

Chen et al( 2004)发现公司自愿减值的行为对其价值有正面影响,因为无论是报酬模型还是价格模型,市场对自愿执行三项减值(只包括短期投资、存货以及长期投资减值)的行为都作出了显著的正面反应,说明公司自愿减值的行为被市场认为是公司将来业绩会得到改善的信号,并且市场的这种预期也在自愿减值与未来经营业绩变化关系的检验中得到了证实。

2.2 操纵会计盈余的动机

在现代产权制度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管理者有可能会产生利益上的冲突和分歧。管理者有如下动机:(1)管理当局的分红动机;

(2)管理当局的融资动机;

(3)降低政治成本动机;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形式动机在实证研究中也得到了相应的证实。总的来说:①减值前亏损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②减值前亏损并且无法转回资产减值避免亏损的公司会计提巨额资产减值,为下一年盈利做准备。

3 宇通客车MBO中的资产减值处理

中国证监会2002年10月11日下达给宇通客车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已查实,宇通客车1999年年报虚减资产1.35亿元,主要是两项资产:虚减银行存款4500万元,虚减短期投资9000万元。

另外针对宇通集团MBO案,操纵会计盈余这一动机因素更为明显。其通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清理”等将收购前利润缩小,对进行收购、降低收购成本起到了较大作用。

2000年至2003年通过以下手段进行了盈余管理,达到压低收购价格的目的:

手段一:过多计提跌价准备

手段二:大量清理固定资产

手段三:会计准则变化,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发生调整,使折旧额增加:

总而言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避免制度性虚盈实亏,保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为经营者的审慎经营以及投资者的谨慎决策提供可靠和相关的会计信息;而现在的相关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欠缺,为盗取利益者提供了可乘之机,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

猜你喜欢
宇通盈余管理层
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存在联合效应吗?——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核安全文化对管理层的要求
宇通八面“埋伏”
宇通T7团队再添新军
宇通以“铁三角”开启非洲新时代
宇通乘“需”而上推新品
论管理层收购的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