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颖沛,中共兰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助教
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是新闻的把关人。媒介虽然不能主导受众的思维但是却可以影响人们对哪些事件进行关注。大众传播议程设置的核心就是选定一个话题,引导人们对话题的关注,并强化话题在公众心中的重要程度。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而言,媒体选择针对怎样的新闻事件发表评论以及在发布评论时进行宣传的强弱程度,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新闻舆论中心的形成。例如,有关民生问题的电视新闻评论,民生议题不同于其他议题,受众对民生领域的关注度极高,导致民生议题很容易爆发成为公众领域的热门问题。如果没有对民生问题进行准确解读,受众对政府颁布的有关民生问题的政策与措施的理解就有可能发生偏差,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缺少理性的分析。这很有可能诱发更大的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加剧了舆论引导的难度。所以,对民生议题的舆论引导应格外重视。
在2014年12月9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详尽分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并强调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发展问题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而新闻舆论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也体现在经济新常态下的新闻舆论工作中。这是因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从经济新常态论断提出以来的实践看,在当前,新闻舆论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对热点、难点性事件的引导上。从人们的认识上看,对新常态的理解和接受有一个过程,而认识的偏差导致的热点问题不少。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对省部级领导指出了三个需要克服的倾向:一是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二是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三是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可想而知,经济新常态下的舆论引导工作任务将会是多么繁重艰巨。从背景和主要特征来看,经济新常态热点问题主要出现在发展动能、经济周期和国际格局这三个方面。这是因为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背景下,热点、难点问题频发,且趋于复杂化。新闻媒体要想厘清事件发展脉络、准确做出报道,就需要花费较大的工夫。同时,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局部的、个别产业的利益与整体的利益之间矛盾更加突出,对新闻报道的时、度、效的把握难度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民众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面对众说纷纭、众声嘈杂的情况,如何凝聚社会共识,直面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难题,就成为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关键。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热点问题,既出现在经济领域,也出现在其他社会领域。例如,当前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土地供应、房产税、限购政策、保障房等敏感问题上,如果报道出现偏差,就会引起教育、卫生、就业等其他领域问题的连锁反应,进而导致社会公众的不满情绪。又如,当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媒体针对环境问题的不当报道,甚至会引发环境群体性事件。经济新常态下传统媒体也面临转型发展的问题,对热点问题的引导力减弱。如果媒体自身不能适应新常态,不推动自身的创新发展,形成新的舆论引导能力,就难以担当“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的重任。
新常态下,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方面。就当前来看,在政治思想认识的问题上,总体呈现出统一的态势,但局部的、个别的问题还不时成为舆论热点。换档还是断档,如何看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都有待通过媒体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二是经济方面。在经济上,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城乡差距问题、金融创新、房地产调控、互联网+等,既是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三是社会治理方面。在针对社会治理上,群体性公共事件等社会舆论事件多发,对新闻舆论的引导提出了挑战。四是国际传播方面。就当前我国的国际传播现状而言,国际话语权缺失问题依然突出,国际传播能力有待提升。为此,要加强经济新常态下新闻舆论工作,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现新闻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政治导向。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政治方向必须摆在第一位。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更要保持战略定力,“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确,不能有丝毫含糊”,“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问题导向。要提升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战略上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科学分析中国经济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从新闻舆论的角度挖掘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的本质。要善于从历史的、空间的角度,系统地报道我国面临经济发展速度换档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时的机遇和挑战。要坚持辩证法,在揭示我国经济发展基本的良性态势的同时,也要客观报道所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时度效导向。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担负起应有的历史使命。为此,媒体要“跟得上”,及时、准确报道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新闻媒体还要“说得上”,以具有深度性的专业分析,把问题讲透彻,把握好报道的分寸。此外,新闻媒体还要“用得上”,时刻注意舆论的反馈和与社会大众的互动,加强对效果的评估。受众导向。人民在哪里,受众在哪里,阵地就在哪里。新闻舆论工作要适应新常态的需要,就需要加大融媒体建设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媒体融合的路子;支持党报、都市报、广播、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着力打造一批能够有效占领互联网阵地的新型主流媒体,使之成为在经济新常态下发挥创新驱动作用的舆论主力军。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自从其诞生起,就赢得了观众的喜爱,电视评论节目以其深度的解析,对事件全面的分析以及声画并茂、形象直观的表现方式得到了受众的认可与青睐。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事关重大,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其舆论引导作用仍在不断增强,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够使人民安康、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