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研究

2018-12-08 22:55
活力 2018年17期
关键词:大众化思政农民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01)

1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现状

1.1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1 组织机构不健全,人才队伍建设薄弱

作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军,基层党组织在组织机构建设上的不健全和人才队伍建设薄弱是制约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基层党组织是党对人民进行政治教育和理论宣传的机构,从目前的部门设置来看,其在组织、宣传、监督方面的机构建设较薄弱,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村民监督委员会的职位空缺,履行职责能力弱,工作很不到位。即使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由于专业性人才的缺失和教育培训的落后,农村思政工作者的理论水平较低下,对思政理论和思政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也存在问题,机构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1.1.2 形式主义、主观主义盛行

当前一些农村思政工作者文化水平低、思政功底差,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具有随意性,不遵守工作准则和行为规范,在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形式,告示广播一阵风,不注重实际效果,对农民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没有评估,片面追求完成任务而不忽略任务质量。依据个人情感对群众进行有区别的对待,部分党员干部在人才选拔上不考虑实际工作能力,使得农村思政队伍越来越弱,思政效果也越来越差。

1.1.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陈旧,内容浅显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仍沿用上世纪的老方法,教育内容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未适时革新,思政工作难以发挥出应有效能,严重制约了思政工作的开展。由于农村发展较为落后,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育形式在当前仍占较大比重,张贴告示、“我讲你听”集体课堂、全村广播等方式广泛存在;在思政教育的内容方面较为浅显,缺乏理论性,对于农民的理解程度不做要求。这与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发展状况极不相符,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思想觉悟已达到一定水平,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提高思政理论深度势在必行。

1.2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面临的形势

1.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展顺利,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受新经济因素影响,农村经济呈现突破式发展,广大农民的人均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农民的生产方式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农+工”的方式转变,农业的经营方式经土地流转后向集体化、合作化经营模式转变。与此同时,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东西间、城乡间的人口迁移使农村的对外联系更加密切,农村受到外界的影响更大,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行为体系,这些变化使农村发展面临新的抉择。

1.2.2 西方的和平演变和错误思潮的传播

从长期的斗争来看,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和平演变从未停止,“虚无历史、腐蚀青年、瓦解制度”的活动一直存在。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西方国家更是通过书籍、网络等媒体进行反动宣传,自由化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虚无主义思潮此起彼伏,危及国家政权稳固。而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农民对于错误思想的抵御力不足,极易被其蛊惑站到国家的对立面,作为我国社会中占大多数的群体,农民阶层的政治影响相当大,这对于国家安全有巨大威胁。极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探索农村思政工作新方法、新路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1.2.3 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全新定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既肯定了我国前一阶段的经济进步,又指明了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改革的领域将由经济领域逐渐拓展到政治、文化领域,着力推进东西、南北、城乡之间均衡发展,加快解决不同产业间均衡问题,稳步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和脱贫致富,这是改革的下一步目标。但从目前来看,不均衡发展使社会矛盾不断积聚,这对思政工作提出新要求,统一社会思想,激发全民热情,维持意识形态领域和平安定,为党中央集合全民之力共渡难关服务。

2 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途径

2.1 抓住“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新时代,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农村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成为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党的十九大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分别作出重要指示,“乡村振兴战略”正式成为进行时。农村发展应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思政工作积极与党和国家政策接轨,农村思政工作在充分总结前一阶段发展经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家的各种资源投入,以经济发展为背景,针对新时代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什么、怎么教育的问题。

2.2 健全组织机构,培养引进优秀人才

建立健全相应部门,培养引进优秀理论人才和实践人才,有利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作为党的基层代表,农村党支部应参照上级党组织的部门构成,结合本地区实际需要进行部门设置,着重强化组织、宣传和检查监督方面的职能,吸引群众参与到思政宣传全过程,思政宣传的效果由群众打分。在人才引进方面采取长短期引进计划,与高校协作举行项目合作和优秀本硕博学生社会实践。积极促进“土人才”进修,提升本土思政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探索运用能力,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渐逐渐困境,提升实际的工作水平。

2.3 树立责任意识,改善工作作风

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提高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紧密联系人民群众,了解群众生活,体味群众疾苦,解决群众问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农村思政工作者应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作风,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到乡间田野,做好党的理论政策的宣传,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防止基层贪污腐败问题,避免滥作为、不作为的现象,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2.4 创新工作方法,促进思政工作与时俱进

全面开展农村思政工作的关键问题在于创新思政工作理念和方法,根据农民群体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农民对党的政策的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相较于其他阶层,农民群体在知识水平方面仍显不足,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够,通过自身的修习和灌输式的教育很难达成效果。在农技进村让农民真正感到实惠的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村落新闻式的传播,通过乡村影院、民俗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思想的建构,用通俗性的话语对理论进行解释,讲“农民话”,将思政工作开展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程度。

3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应注意的问题

3.1 党要牢牢掌握对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权

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明确为谁服务的问题,这是提高思政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的关键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思政工作中的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话语权,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在我国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在思想和行动上对其充分认识的同时又要加以理性批判,坚信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3.2 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

农村思政工作的另一关键问题是如何促进农民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认同马克思主义,文化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限制,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是由物质原因造成的,并未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文化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政治性,对于人的三观和思维具有很大的影响,文化教育的开展既能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人民群众的理解力也相应提高,能够自主的进行政治学习,提高个人的政治素养,文化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重要依托。

3.3 把握新媒体技术的双刃剑特征,趋利避害

第五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信息传递获取的途径更加多样,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基本实现,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但由于监管不力,网络不安定因素仍较为活跃,网络信息的片面性和人民的错误理解使得网络在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未得到全面发挥。严格网络监管,加大对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宣传中的指导,发挥网络在政治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大众化思政农民
耕牛和农民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农民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