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七星大地,到处都闪现着耕耘者忙碌的身影……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育苗大棚里,绿油油的稻苗像绿色的“草原”涌现在眼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员张玉成正在通过棚内安装的高清摄像头、环境传感器、实时监测棚内秧苗长势及空气土壤的温湿度、光照度等环境数据……这是七星农场借助物联网平台,链接供应链,打造“七星粳米系列”水稻品牌,让消费者通过手机客户端就能看到秧苗生长的 “情景在线”。
七星农场总面积122万亩,其中水稻105万亩,机械化率达到98%,连续8年荣获国家 “粮食生产先进 (标兵)单位”,先后荣获“全国现代化农业示范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垦区农业生产标准化标兵单位”“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等荣誉称号。多年来,农场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更加注重管理和技术服务,通过“十统一”措施和“三化两管”技术模式,实现了农业种植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的独特优势,农业发展水平已经走在了全国农业的前沿,并成为现代化大农业的排头兵。面对这些光环,部分农场干部职工有些沾沾自喜……去年春天,在农场召开的一次民主生活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农场党委书记王伟诚恳的向班子成员说道:我们七星虽然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水平得到垦区、省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但如何让现代化大农业排头兵这面旗帜始终站排头不容易,尤其是近几年来粮食价格不断地下调,种植水稻靠国家高价收购赚钱的日子,肯定没了。今后企业该怎么生存,地该怎么种,特别是随着农垦企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企业化运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我们班子全体要破解的难题。
思路决定出路!2017年10月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七星农场如何经营推开了一扇窗,敲开了一道门。分公司总经理彭荣君在全场干部大会学习十九大精神时激动地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们七星农场要不忘初心、攻坚克难,迎接挑战,以十九大报告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导,冲破思想束缚,找准工作切入点,在建设水稻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对此,七星全场干部职工进行了多次专研讨学习,采取了“解放思想促改革”大讨论、入户走访、分类座谈等方式,迅速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形成了七星农场今后发展的整体工作思路,即以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切实做到 “四个坚持、一个支撑、一个创新”,即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坚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服务改善民生,坚持改进干部作风;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创新管理体制。以物联网农业信息化为平台,链接延长农业供应链,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思路的制定使农场的各项管理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全场上下形成了工作合力。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7年,农场在推进国家首批大田种植业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中,对原有物联网系统设计和框架进行了升级改造,从农业信息化、管理科学化、产品品牌化三个方面入手,建立了占地面积212平方米的农业综合数据处理中心,搭建了“大田作物生长信息管理”、“农场综合业务管理”、“信息推送服务”三个平台。
据信息中心技术人员介绍,通过这个平台,人们除了可以了解农业信息政策、农商动态等情况,还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实时查看每台联网农机的运行轨迹,当前速度、插秧深度、时间等都有最精确的显示,同时实现了农作物生长及病虫害高清无线多媒体监测、农机安全生产作业无线多媒体监控、田间生产无线多媒体指挥调度等多种功能。该系统不仅能看到受控地块的实时图像,还可以通过田地中的传感器等设备测量土壤微量元素、地温、水温水量、病虫害情况等等,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农作物优质优产。
与此同时,2017年,在大田农业物联网建设的同时,农场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开发了12个管理软件,管理软件涵盖了资源、资产、制度、程序、党建、文化、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等多方面内容,目前正在全面使用,效果良好。如:通过土地发包收费、种植户信息采集、生产资料定购、小额农贷等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做到了实时跟踪和反映各类财务往来数据,杜绝了费用代缴、借机摊派、搭车收费等问题的发生,受到了职工百姓的高度赞扬。
在此基础上,七星农场全面完善了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制定了水稻生产、生产资料使用、原料储存、水稻加工等各环节的质量标准、查询反映方式和信息管理模式。结合物联网实现田间生产、存储、加工、物流等环节的可追溯。目前,农场已实现400个地号的水稻生产全程追溯,追溯面积达12万亩以上。如今,农场已经设计了水稻品牌印戳,印戳包括二维码、水稻生产地、水稻品种及品名。只要消费者扫描商品上面的二维码,就可以进入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查询水稻供应链各环节信息,如:水稻从育种催芽、插秧、施肥、管理、收获的全过程。所有图片和视频都标着精确的时间和经纬度,确保了真实可信。消费者还可以采取“共享农场”的模式,看好哪块田里的水稻,可以在手机上提前预订,然后通过手机客户端就能全程“看到”水稻春种秋收,直到送进家门。截止到目前,农场已经和消费者签订“共享农场”协议20份,面积6000亩。
为实现由“种的好”向“卖的好”转变,七星农场按照体制上做强、品质上做优、数量上做多的原则,精心打造了“七星粳米系列”品牌。在品种选择上,推广种植三积温带上限种植的12片叶水稻优质品种;在水稻种植环节,健全了质量监管体系,全面开展双体系认证工作,完善了减氮、调磷、稳钾等技术措施,保证了水稻种植过程的品牌需求;在田间管理环节,充分发挥农场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的优势,做好订单种植和收购,保证了水稻的一致性和均衡性,为建设以水稻种植、收储、加工、物流、销售为一体的供应链条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对食品药品安全时强调:“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注重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提升监管效能,加快实现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让问题产品无处藏身、不法制销者难逃法网,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安全”。这一指导思想更加坚定了七星党政一班人做好水稻供应链的信心和决心。
为此,七星农场超前思维,大胆实践,聘请专家团队“量身定制”,先后出台了《水稻供应链建设实施方案》,编制了《基于物联网的水稻供应链管理规划》等,这是农场党政一班人冲破思想束缚、转换发展动力、确保合作共赢的重要举措。
国家首批大田种植业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走出了一条由农场当盟主的商业化联盟探索之路,打造了由种植户和种子、农资、仓储、种植、加工、销售等生产企业以及终端消费者为主体的水稻供应链,进一步提升水稻种植规模化、收购加工专业化、经营管理标准化、销售推广集约化水平,真正建立起农产品“绿色生长履历”,实现天、地、人、机一体化运行模式。
为进一步推进水稻供应链建设,这个农场通过召开班子会、推进会、培训会、学习会、汇报会等形式,自上而下地让广大干部职工对此项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和认知。并组建了水稻供应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水稻供应链建设实施方案,细化分工、明确责任。《方案》指出,在水稻供应链环节,农场主要是抓好生产者联盟、仓储企业联盟、加工企业联盟、物流企业联盟和销售企业联盟五个联盟,最终形成一个彼此保持独立又互相协作的联合组织;在销售环节,农场主要是做好与北大荒集团新体制运行小组的对接、发展大中城市的区域代理营销、开展社区直销、旅游公司转型营销、订单销售、对接展会营销、全民创业和自产自销等项重点工作。另外,农场还将做好生资服务体系、生产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财务金融服务体系、质量监管体系五个体系的完善工作。
“借助物联网平台,链接水稻供应链,打造‘七星粳米’系列品牌,将会进一步提升七星水稻,乃至建三江水稻品牌价值;但做好做强水稻供应链工作,必须吸收有关行业的加盟,建立约束机制,保持品牌的持续性。”分公司副总经理韩立彬坚定地说。对此,七星农场召开了水稻供应链座谈会,邀请辖区内30多家企业负责人参加。与会人员在座谈中谈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对七星农场借助物联网平台链接水稻供应链的做法给予高度赞扬,对建三江大米营销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下步利用七星物联网平台,积极参与水稻供应链建设,做好市场营销工作充满希望。
为把七星稻米品牌做大做强,这个农场利用到哈尔滨参加 “粮食流通经验交流会”之机,在北大荒创新创业大厦与北大荒双创中心、北大荒电商协会、京东商城东三省采购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商务会谈,双方就“垦区电商网络建设”“七星物联网发展”“水稻供应链建设”“七星粳米营销”“七星农产品追溯系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对七星“产业联盟”前景看好,当即申请加入联盟组织,并有意将正在搭建的“黑龙江垦区电商网络”建三江区域营销联络处设立在七星农场。
同时,农场水稻供应链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先后赴江苏农垦米业集团、双鸭山四达颐高国际电商产业园和绥滨县电子商务创业园进行了实地考察。每到一处,双方就七星农产品旗舰店、体验店的设计、经营理念以及“七星粳米”系列品牌打造和物联网应用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就今后合作共赢达成了意向性协议。
下一步,七星农场将通过链接水稻供应链,逐步打造水稻品牌,并树立“用水稻品牌支撑大米品牌”的理念,积极争取北大荒集团的指导和加盟,共同形成品牌建设合力,加速构建联合、联盟、联营抱团经营模式,在经营体系建设上形成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产业链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和垦地一体化,做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