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春慧,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在这种体制的推动下,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得到了更为普遍的推广和应用。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除了能够为企业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外,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发挥出色,管理会计是企业面对现代化社会,适应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企业的会计如果有了一定的贡献,都会认为是财务会计的功劳,往往忽视了管理会计在这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现阶段财务会计体系越来越健全,这在无形中会使管理会计的发展受到限制,但这其实是挑战与发展并存的,对此我们要迎难而上,促进管理会计良性发展。
管理会计是是管理与会计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属于会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需要。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为了给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让管理者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科内容的多样化。管理会计的学科内容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部分研究人员将财务报表、社会经济学、企业管理等内容均纳入到管理会计的学科内容之中,甚至将与之相关的法学内容也纳入其中,可见这一学科内容的多样化;第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管理会计需要运用管理和会计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计算企业资金、生产成本、现金流量、可实现净值等等,相对于传统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运用的数学知识难度更高;第三,计量指标的多样性。管理会计的计量不仅包括对货币方面的计量,也包括对非货币方面的计量。它不仅要计量企业经营收入、现金流量、利润等等,也需要计量顾客价值,如顾客满意度、售后服务的质量,以及市场需求,市场占有率等等;第四,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相对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机制,管理会计更具有人性化,更注重人的发展,注重发挥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作用,注重激发内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自觉性。
管理会计的体系尚不健全。一方面,因为管理会计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研究较少。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认识缺乏深度,尤其是企业,不够重视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管理会计的工作标准也不健全。因此,需要由企业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探索。企业决策分析与绩效评价是管理会计工作的另一项主要内容。它具体包括成本习性分析、单位成本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和经营绩效分析、用满意度以及用户价值分析等内容。部分大中型企业如上市公司能够基于此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多数企业仍处于探索与粗放式发展阶段。缺乏能够有效指导企业工作的准则体系,缺乏对制度与规范的深层次的解读与指导。
从当前的实际现状来看,我国在管理会计方面的理论研究还相对较为滞后,仍需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工作。管理对象模糊、管理目标不确切、权利与责任不清楚等问题十分突出,在管理理念与管理能力上也表现出了严重的滞后性,具体表现在过于关注当前的实际发展现状,对于企业的长期性发展未能够开展相应的思考与研究。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大对管理会计的深入探究工作,力争确保能够达到与时俱进,确保企业可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
作为会计体系中的衍生概念,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会有学科交叉的问题,而对于管理会计形成独立科目也是争议性比较大的。(1)管理会计能够形成独立科目,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发展,并彼此融合,形成独特的会计特色。(2)将管理会计融入到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科中,之所以会出现这一观点,主要是认为管理会计是成本会计的所属品,是成本会计的衍生物,进行形成成本管理会计学科,其中如果与成本会计不相符合的,将划归到财务管理中,进而完全取消管理会计的说法。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不仅可以用于管理会计,同时还可以用于金融保险、医疗卫生等行业。我国众多企业的生产方式是多品种以及小批量形式的,伴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深化企业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观念,同时不断完善市场,促进产品的大规模应用,进而形成大范围的成本管理,获得极佳的教学成果。作业成本法在我国成本管理中得到了比较重要的应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愈显激烈,企业的经营战略也在不断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企业组织形成发生变化也是大势所趋,所以管理会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管理会计多使用静态分析研究法,但其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要创新研究方法,进一步加强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动态研究法应运而生,其不但能够动态跟踪企业的新情况、新问题,还能够对企业的权益人负责。在企业发展的不断完善中,企业的管理层也不断增多,也带来一些矛盾和冲突,这就对管理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以管理会计的工作为媒介,提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
近年来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同时也取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也应当看到,要想保障企业管理会计的长久、健康发展,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要确保管理会计从业人员具备有较高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只有确保具备了专业化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才能够确保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更好的应用到实践工作之中,促进企业管理会计的良性、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为企业发展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效益。
研究管理会计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还能够指导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因此,积极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与实践经验,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为了让管理会计更好地指导企业实践工作,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完善应与我国的基本国情、企业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会计实际应用情况相结合。因此,未来的管理会计研究应更加贴近我国企业的实践,系统形成我国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和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循序渐进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系统。
我国的管理会计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中。在信息技术时代下,必须要不断综合国内外管理会计发展的经验,加强企业的管理会计发展水平,不断促进会计行业的变革,进而推动管理会计不断发展。